T/CEC 287-2019
背接触晶体硅光伏电池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Back Contact Crystalline Silicon Photovoltaic Cells


标准号
T/CEC 287-2019
发布
2019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CEC 287-2019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背接触晶体硅光伏电池的结构、外观、性能、检验、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用背结背接触晶体硅光伏电池。

T/CEC 287-2019相似标准


推荐

隆基太阳电池再度刷新纪录,第二代BC产品面世

当地时间5月7日,隆基绿能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接触异质结太阳电池(HBC)光电转换效率再度刷新单结晶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并推出其第二代BC(接触)组件产品Hi-MO 9。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隆基绿能副总裁佘海峰,隆基绿能首席科学家、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徐希翔博士等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现场。隆基供图发布会现场,隆基绿能公布了其研发团队刚刚创造的BC技术效率新纪录。...

江苏科技大学首次以第一单位在《自然》发研究性论文

不同的技术路线,包括钝化发射极接触(PERC)、隧穿氧化物钝化接触(TOPCon)、异质结(SHJ),商用转换效率在24%~25%范围内。另一方面,目前较为先进的晶电池厚度一般在150~180 μm范围内,重量大、易破碎、无柔韧性。对安装弧度要求高和重量要求严苛的使用环境,如海面漂浮式(海)、曲面屋顶(陆)、卫星空间站(空)等,晶太阳能电池无法胜任。...

超薄太阳能电池的技术进展和前景

研究人员补充说,多结超薄电池也有可能成为一种有前途的应用,但在整体宽带光谱上的高效捕获以及亚电池之间的电流匹配方面仍然存在问题。然而,科林相信超薄太阳能电池可以用于建筑综合(BIPV)。...

有机/无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方面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通过在背面引入高掺杂层,形成合适的表面电场,通过有效降低少数载流子在表面的富集浓度来降低电子-空穴在表面的复合。高掺杂层还有助于降低电子向背电极输运的势垒,同时降低与电极之间的电阻接触损失。由此,团队在20μm薄膜衬底上制得了光电转换效率超过13.6%的n-Si/PEDOT:PSS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这一效率与现有已报道的300μm体杂化电池的最高效率相当。...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