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120.30 铜和铜合金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1140 条与 铜和铜合金 相关的标准,共 76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高强高导铜合金线的术语和定义、代号和表示方法、化学成分、尺寸及偏差、机械性能、电性能、晶粒度、交货要求、验收规则及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汽车电线、机器人线缆、医疗、消费电子、航天航空等领域用的高强高导铜合金线(以下简称铜合金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048.2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2部分: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 GB/T 5121(所有部分)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JB/T 8137  电线电缆交货盘 YS/T 347  铜及铜合金  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YS/T 482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  光电发射光谱法 YS/T 483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波长色散型) T/SOECC 001.2  高强高导铜合金线  第2部分:铜镁合金线 T/SOECC 001.3  高强高导铜合金线  第3部分:铜锡合金线 T/SOECC 001.4  高强高导铜合金线  第4部分:铜银合金线 T/SOECC 001.5  高强高导铜合金线  第5部分:铜铬、铜铬锆合金线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型式试验  type tests 按一般商业原则对本部分所包含的一种类型铜合金线在供货之前所进行的试验,以证明产品具有能满足预期使用条件的良好性能。 注:该试验的特点是除非铜合金线设计或制造工艺的改变可能改变铜合金线的特性,试验做过以后就不需要重做。 4 产品分类(牌号、状态、规格) 4.1 产品牌号、状态、规格应符合表1规定。 4.2 表示方法 铜合金线用牌号、状态、直径及本标准编号表示。示例如下: 示例1:CuMg0.2、高强度、硬态、直径2.10 mm的铜合金线表示为CuMg0.2H Y-2.10  T/SOECC 1—2021 示例2:CuCr1Zr、硬态、直径1.00 mm的铜合金线表示为CuCr1Zr Y-1.00  T/SOECC 1—2021 表1 产品的牌号、状态、规格 分类 牌号 状态 规格 mm 铜镁合金线 CuMg0.2 高强度(H) 软(R) 硬(Y) 0.50~3.00  CuMg0.5   铜锡合金线 CuSn0.1 软(R) 硬(Y) 0.50~3.00  CuSn0.2    CuSn0.3    CuSn0.5   铜银合金线 CuAg0.1 软(R) 硬(Y) 0.50~3.00  CuAg1    CuAg2    CuAg4   铜铬、铜铬锆合金线 CuCr1Zr 软(R) 半硬(Y2) 硬(Y) 0.50~3.00  CuCr1    5 化学成分 5.1 铜合金线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铜合金化学主成分 % 牌号 ω(Cu) ω(Ag) ω(Mg) ω(Sn)  ω(Bi)  ω(O)  ω(P)  其他元素 总和 CuMg0.2 余量 — 0.14~0.26 — — ≤0.002 0 ≤0.01 ≤0.05 CuMg0.5 余量 — 0.40~0.60 — — ≤0.002 0 ≤0.01 ≤0.05 CuSn0.1 余量 — — 0.03~0.12 — ≤0.002 0 — ≤0.05 CuSn0.2 余量 — — 0.15~0.25 — ≤0.002 0 — ≤0.05 CuSn0.3 余量 — — 0.25~0.35 — ≤0.002 0 — ≤0.05 CuSn0.5 余量 — — 0.40~0.70 — ≤0.002 0 — ≤0.05 CuAg0.1 余量 0.08~0.12 — — ≤0.000 5 ≤0.002 0 — ≤0.03 CuAg1 余量 0.90~1.10 — — ≤0.000 5 ≤0.002 0 — ≤0.03 CuAg2 余量 1.90~2.10 — — ≤0.000 5 ≤0.002 0 — ≤0.03 CuAg4 余量 3.90~4.10 — — ≤0.000 5 ≤0.002 0 — ≤0.03 CuCr1Zr 余量 Cr:0.5~1.2 Zr:0.03~0.3 Fe:≤0.08 Si:≤0.10 — ≤0.002 0 — ≤0.10 CuCr1 余量 Cr:0.5~1.2 Fe:≤0.08 Si:≤0.10 — ≤0.002 0 — ≤0.10 注:—表示该类铜合金线不涉及此类元素的化学成分。 5.2 铜合金线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按GB/T 5121(所有部分)、YS/T 482或YS/T 483的规定进行。制造方每炉取1个试样进行试验,型式试验时按GB/T 5121(所有部分)的规定进行。 6 尺寸及偏差 铜合金线直径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铜合金线直径及偏差 单位:mm 直径 偏差 * ≥0.50~1.20 ±0.010 >1.20~3.00 ±0.020 * 当需方要求允许偏差为(+)或(-)单向偏差时,其值为表中数据的2倍。 7 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按产品分别在T/SOECC 001.2、T/SOECC 001.3、 T/SOECC 001.4、T/SOECC 001.5中规定。 8 电性能 8.1 20 ℃时电阻率和导电率按产品分别在T/SOECC 001.2、T/SOECC 001.3、 T/SOECC 001.4、T/SOECC 001.5中规定。 8.2 计算时,铜合金线截面积按GB/T 3048.2标准6.4.1计算法测量,电阻温度系数按表4的规定。 表4 电阻温度系数 牌号 电阻温度系数 1/K 牌号 电阻温度系数 1/K CuMg0.2 0.003 10 CuAg0.1 0.003 80 CuMg0.5 0.002 70 CuAg1、CuAg2 0.003 60 CuSn0.1、CuSn0.2 0.003 20 CuAg4 0.003 40 CuSn0.3、CuSn0.5 0.002 80 CuCr1Zr、CuCr1 0.003 00 9 晶粒度 9.1 当需方有要求时直径1.20 mm以上采用细化晶粒工艺制造的铜合金线可进行晶粒度检测,其结果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横向晶粒尺寸 序号 铜合金 坯杆制造工艺 横向晶粒尺寸 mm 1 铜银、铜锡、铜镁 上引或水平连铸+连续挤压或其他细化晶粒工艺 ≤0.008 2 铜铬、铜铬锆 上引或水平连铸+热连轧+析出强化 ≤0.030 横向晶粒尺寸值为晶粒平均面积折算为等值圆的直径值。 9.2 晶粒度测定选取铜合金线横断面,按YS/T 347标准5.1比较法执行,由制造方每批次任取1个规格样品进行试验。 10 表面质量 表面应光洁,不应有飞边、毛刺及裂口等与良好工业产品不相称的缺陷。 11 交货要求 11.1 铜合金线的交货质量应符合表6的规定。 11.2 根据供需双方协议,允许以任何质量或长度的铜合金线交货。 表6 交货质量 直径 mm 最小质量 kg  质量 占比 ≥0.50~1.20 50 应不超过交货总质量的10 % 12 验收规则及试验方法 12.1 试验分类 12.1.1 本部分规定的试验类型分为抽样试验(代号为S)和型式试验(代号为T)。 12.1.2 铜合金线应由制造方的质量检验部门抽样试验合格方可出厂。 12.1.3 型式试验用于检验产品的主要性能,对于新设计的产品或用新的生产工艺生产的产品,试验只做一次,并且仅当其设计或生产工艺改变之后试验才重做。型式试验只在制造厂抽样试验合格的产品上进行。 12.1.4 试验项目和试验类型分别在T/SOECC 001.2、T/SOECC 001.3、 T/SOECC 001.4、T/SOECC 001.5中规定。 12.2 抽样规则 产品的抽样规则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如需方未提出要求,则按制造方的规定执行。 12.3 合格判定 抽样试验有任一项不合格时,应对不合格试验项目进行加倍抽样试验,如仍不合格,应进行100%检验,其中合格的产品可以提供交货。 13 包装、标志和运输保存 13.1 包装 铜合金线应成盘或成圈(桶)包装,每盘或每圈(桶)铜合金线应为一整根,不允许焊接或扭接。 成盘包装时,盘具应符合JB/T 8137的规定,并妥善包装。成圈包装时应至少捆扎三处,然后加垫防潮材料并用麻布或类似材料绕包。其他包装方式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13.2 标识 成盘铜合金线的线盘外侧及成圈铜合金线的附加标签应标明: a) 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b) 产品名称; c) 产品型号及规格; d) 毛重及净重:  kg; e) 制造日期:  年   月   日; f) 本标准编号。 13.3 运输保存 在正常的装卸、运输和保管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产品损伤。

High strength and high conductivity copper alloy wire-Part 1: General

ICS
77.120.30
CCS
C324
发布
2021-12-03
实施
2021-12-04

1 范围 T/SOECC 001的本部分规定了铜银合金线的技术要求、试验及检验规则等。 本部分适用于高强高导铜银合金线(以下简称铜银合金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048.2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2部分: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 GB/T 4909.2 裸电线试验方法 第2部分:尺寸测量 GB/T 4909.3 裸电线试验方法 第3部分:拉力试验 GB/T 4909.4 裸电线试验方法 第4部分:扭转试验 GB/T 4909.5 裸电线试验方法 第5部分:弯曲试验 反复弯曲 JB/T 8137  电线电缆交货盘 T/SOECC 001.1  高强高导铜合金线  第1部分:一般规定 3 技术要求 3.1 化学成分 铜银合金线的化学成分应符合T/SOECC 001.1的规定。 3.2 尺寸及偏差 铜银合金线的尺寸及偏差应符合T/SOECC 001.1的规定。 3.3 机械性能 铜银合金线的抗拉强度、伸长率、扭转圈数和反复弯曲次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3.4 电性能 铜银合金线20 ℃时电阻率和导电率应符合表1的规定,铜银合金线电阻测量用温度系数按T/SOECC 001.1的规定。 3.5 晶粒度 铜银合金线的晶粒度应符合T/SOECC 001.1的规定。 4 试验及检验规则 4.1 铜银合金线应按表2的规定进行试验。 4.2 抽样规则及合格判定应符合T/SOECC 001.1的规定。 表1 机械性能及电性能 代号 状态 直径 mm 抗拉强度 不小于 MPa 伸长率 不小于 % 扭转圈数 (至断开) 不小于 反复弯曲 (至断开) 不小于 电阻率 (20 ℃) 不大于 Ωmm2/m 导电率 (20 ℃) 不小于 %IACS CuAg0.1 Y >1.20~3.00 430 — 35 8 0.017 96 96 CuAg1   450    0.019 16 90 CuAg2   520    0.019 82 87 CuAg4   600    0.021 55 80 CuAg0.1  ≥0.50~1.20 510  — — 0.017 96 96 CuAg1   530    0.020 28 85 CuAg2   580    0.021 03 82 CuAg4   700    0.022 39 77 CuAg0.1 R ≥0.50~1.20 215 20 — — 0.017 59 98 CuAg1   250    0.018 94 91 CuAg2   270      CuAg4   290      注:—表示该规格不需要做此项检测。 表2 试验要求 序号 项目名称 技术要求 试验类型 试验方法 1 化学成分 T/SOECC 1.1的5.1 T,S T/SOECC 1.1的5.2 2 尺寸及偏差 T/SOECC 1.1的6 T,S GB/T 4909.2 3 抗拉强度 3.3 T,S GB/T 4909.3 4 伸长率 3.3 T,S GB/T 4909.3 5 扭转试验 3.3 T,S GB/T 4909.4 6 反复弯曲 3.3 T,S GB/T 4909.5 7 20 ℃时电阻率 3.4 T,S GB/T 3048.2 8 20 ℃时导电率 3.4 T,S GB/T 3048.2 9 晶粒度 T/SOECC 1.1的9.1 T T/SOECC 1.1的9.2 10 表面质量 T/SOECC 1.1的10 T,S 正常目力检查

High strength and high conductivity copper alloy wire-Part 4: Copper Silver alloy wire

ICS
77.120.30
CCS
C324
发布
2021-12-03
实施
2021-12-04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silver slag from copper smelting Part 7: Determination of antimony content Cerium sulfate titration method

ICS
77.120.30
CCS
H13
发布
2021-12-02
实施
2022-04-01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pper smelting silver slag Part 8: Determination of bismuth content Na2EDTA titration method

ICS
77.120.30
CCS
H13
发布
2021-12-02
实施
2022-04-01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silver slag from copper smelting Part 6: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content by iodometric method

ICS
77.120.30
CCS
H13
发布
2021-12-02
实施
2022-04-01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silicon in titanium and titanium alloys

ICS
77.120.30
CCS
发布
2021-11-30
实施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pper phosphorus brazing filler metals

ICS
77.120.30
CCS
发布
2021-11-30
实施

Copper alloys — Determination of chromium content —Titrimetric method

ICS
77.120.30
CCS
发布
2021-11-25
实施

Copper and copper alloys — Determination of bismuth content —Diethyldithiocarbamate spectrometric method

ICS
77.120.30
CCS
发布
2021-11-25
实施

Copper and copper alloys — Determination of bismuth content —Diethyldithiocarbamate spectrometric method

ICS
77.120.30
CCS
发布
2021-11-25
实施

Copper alloys — Determination of chromium content —Titrimetric method

ICS
77.120.30
CCS
发布
2021-11-25
实施

铍青铜是一种含铍铜基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弹性极限、高疲劳极限,同时又具有高耐磨性、耐腐蚀性、无磁性、无冲击火花的特点。高端产品应用航空领域,对铍铜显微组织的要求非常高,特别关注晶粒大小、缺陷、夹杂等检测数据。而目前,尚无统一适用铍青铜显微组织检测的方法标准,涉及铍青铜的标准有色标准、航天标准、航空标准等多种规范,多而不统一,且均有所不足。这些标准均未规定大晶粒、缺陷、夹杂的检测和评价方法,不能满足铍青铜产品的发展需要。因此,有必要制订一种适用于铍青铜显微组织中大晶粒、缺陷、夹杂的量化评价方法,规范铍青铜的显微组织检测。本标准的制定有助于范铍青铜的显微组织检测,为铍青铜生产和推广提供一致化的研判数据,对提升铍青铜尤其是航空、国防用高端铍青铜的研发、应用与生产,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件在于确定适用于测量铍青铜显微组织中大晶粒(ALA晶粒)、缺陷、夹杂的方法,并提供具有不同便利性和精确性的多种选择,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Testing method for microstructure of beryllium bronze cast and processed products

ICS
77.120.30
CCS
C321
发布
2021-11-11
实施
2021-11-11

1.1 This specification establishes the requirements for copper-beryllium alloy forgings and extrusions. The following alloys are specified: Copper Alloy UNS No. Nominal Composition, % Beryllium Cobalt Nickel C17500 0.50 2.6 ... C17510 0.40 ... 1.8 C17540 0.50 1.5 1.5 1.2 Units—The values stated in inch-pound units are to be regarded as standard. The values given in parentheses are mathematical conversions to SI units that are provided for information only and are not considered standard. 1.3 The following safety hazard caveat pertains to Sections 10 and 11 of this specification:This standard does not purport to address all of the safety concerns, if any, associated with its use.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user of this standard to establish appropriate safety,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practices and deter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regulatory limitations prior to use. 1.4 Thi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was developed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principles on standardization established in the Decision on Principl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Guides and Recommendations issued by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TBT) Committee.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Copper-Beryllium Alloy Forgings and Extrusions (UNS Nos. C17500, C17510, and C17540)

ICS
77.120.30
CCS
发布
2021-10-01
实施

本文件规定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及铜合金中铁和锰含量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铜合金中质量分数为0.1%~5%的铁和锰含量的测定。

Copper and copper alloys —Determination of iron and manganese content—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ICS
77.120.30
CCS
C325
发布
2021-08-26
实施
2021-08-26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in copper and copper alloys

ICS
77.120.30
CCS
发布
20210823
实施
20210823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pper smelting fume Part 1: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content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nd iodometric method

ICS
77.120.30
CCS
H13
发布
2021-08-21
实施
2022-02-01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pper smelting fumes Part 2: Determination of lead content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nd Na2EDTA titration

ICS
77.120.30
CCS
H13
发布
2021-08-21
实施
2022-02-01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pper smelting fumes Part 5: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content Ferrous ammonium sulfate titration method

ICS
77.120.30
CCS
H13
发布
2021-08-21
实施
2022-02-01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pper smelting fume Part 8: Determination of silver and gold content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nd fire assay

ICS
77.120.30
CCS
H13
发布
2021-08-21
实施
2022-02-01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pper smelting fume Part 7: Determination of cadmium content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nd titration

ICS
77.120.30
CCS
H13
发布
2021-08-21
实施
2022-02-01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