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1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190 条与 相关的标准,共 13

根DB65/T 3503《地理标志产品 阿克苏苹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年修订)、《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 2003年第6号)、《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2020〕第354号)等相关规定及要求,结合阿克苏苹果产品的包装情况和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实事求是的制定,有关的技术指标都严于国家标准,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引用国家、行业有关标准。

Aksu Appl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Special Mark Application and Use Management Regulations

ICS
01.020
CCS
A021
发布
2023-12-12
实施
2024-03-01

4 质量要求 5 检验方法 6 检验规则 7 标识及追溯 8 包装、储存和运输

Shiny-leaved yellowhorn seed for oil

ICS
65.020.01
CCS
A021
发布
2023-12-12
实施
2023-12-31

4 林地调查与监测 4.1 小班区划 宜对所调查林地进行自然区划,操作步骤如下: —— 现场勘察;确定区划的依据;  —— 区域划分:视林地大小划分或以林地内的自然界线、永久性标志等进行区划; —— 定界立桩:根据区划的林班线利用地形图、航摄像片或测量成果进行实地落实。 4.2 小班调查 土壤改良前应对改良小班地块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种类及养护概况等进行调查。小班调查表见附录A。 4.3 植被调查与监测 4.3.1 宜在生长旺盛季节对林地内的植被进行一次普查,并填写植被情况调查表。植被情况调查表见附录B。 4.3.2 区划内植被出现以下表现时,应及时对土壤进行取样及检测。 a) 叶片表现:黄化、失绿变色、焦边、卷曲、小叶、花叶、空洞、畸形萎缩等。 b) 茎秆表现:茎秆纤细、柔弱,易倒伏。 c) 花果表现:只现蕾不开花、不能结实、果实小或不发育、花果少且易脱落。 d) 植株表现:植株矮小,生长缓慢或生长停滞,分枝、分蘖很少,顶芽、侧芽、根尖等分生组织腐烂死亡。 5 土壤检测 5.1 土壤取样 土壤取样的方法、点位及取样密度按照DB11/T 864执行。 5.2 土壤检测分析 土壤检测、分析方法按照DB11/T 864执行。 5.3 土壤质量评价 5.3.1 指标评价 高质量林地土壤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5.3.2 综合评价 结合土壤物理指标、生物学指标、化学指标,对土壤质地、土层厚度、酸碱度及有机质含量等进行综合评判,确定土壤质量及改良方案。 6 土壤改良 6.1 土壤改良原则 应在原有土壤资源的基础上,坚持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相结合,合理施用微生物菌肥。 6.2 土壤改良措施 6.2.1 质地改良 6.2.1.1 掺砂改良 根据土壤质地黏重程度,混入适量的砂子。 6.2.1.2 掺黏性土壤改良 根据土壤质地沙化程度,混入适量的黏性土壤。 6.2.2 酸碱度改良 6.2.2.1 改良物质 宜使用硫酸亚铁、过磷酸钙等物质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常见改良物质及主要用途见附录C。 6.2.2.2 改良时间 宜在春季和秋季结合浇水进行。 6.2.3 营养成分改良 6.2.3.1 改良物质 宜使用有机肥及微生物菌肥调整土壤的营养成分,常见有机肥、微生物菌肥种类及主要用途见附录C。 6.2.3.2 改良时间 应在春季和秋季的早晨、傍晚或阴天进行,避免在雨季进行。 6.2.3.3 改良注意事项 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的施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应满足GB/T 18877的要求; ——有机肥应完全发酵腐熟; ——有机肥应按照NY/T 2911的要求,配合施用化学肥料; ——生物有机肥使用应符合NY 884的要求; ——有机肥应符合NY/T 1868的要求。 6.3 施用方法 6.3.1 “沙压黏”或“黏压沙”宜在晚秋初冬进行,厚度为5 cm~10 cm,把粘性土壤或砂土均匀分布,通过翻耕把客土与原土充分混合,翻耕深度30 cm~40 cm。 6.3.2 宜用硫酸亚铁水溶液浇灌、过磷酸钙与土壤充分混合降低土壤酸碱度。 6.3.3 营养成分改良方法示意图见附录D。草本植物或中小灌木种植区,应采用条沟状或散点状等方法,深度不少于30 cm;高大乔灌木种植区,应在树冠下投影线范围内采用放射状或开“环”状沟等方法,根据植株规格大小确定施肥沟的宽度和深度,一般宽×深为30 cm×60 cm。 6.4 施用量 常见改良物质建议施用量见附录C。 6.5 施工记录 应及时记录改良方法和检测结果,填写土壤改良施工记录表,详见附录E。 6.6 土壤监测 应对改良后的林地土壤质量进行定期跟踪监测,及时了解植物长势、土壤质量变化情况,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相应的措施。 7 档案管理 7.1 档案主要有土壤调查资料、植被生长状况调查表、土壤检测报告、土壤改良设计方案、土壤改良施工记录、改良材料信息、效果评估资料等。宜建立土壤电子档案。 7.2 档案应由专人管理。 7.3 档案应长期保存。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oil improvement of high-quality woodland

ICS
65.020.40
CCS
A021
发布
2023-12-11
实施
2023-12-31

本文件规定了白玉兰种苗繁殖的砧木培育、嫁接苗培育、绿化工程苗培育、苗木分级出圃和苗木档案管理。

Yulania denudata Part 3: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propagation

ICS
65.020.20
CCS
A021
发布
2023-12-05
实施
2023-12-05

本文件规定了白玉兰种质资源圃规划与选址、基础设施、收集保存对象和方法、种质信息记载、资源圃营建、资源观察记载与评价、档案管理的技术要求。

Yulania denudata Part 1: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 bank

ICS
65.020.20
CCS
A021
发布
2023-12-05
实施
2023-12-05

本文件规定了白玉兰园林绿化应用过程中种植设计、苗木选择、栽植前准备、栽植,以及后期养护管理等技术要求。

Yulania denudata Part 4: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engineering

ICS
65.020.20
CCS
A021
发布
2023-12-05
实施
2023-12-05

本文件规定了白玉兰的培育目标、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新品种测试、良种区域试验和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Yulania denudata Part 2: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superior variety breeding

ICS
65.020.20
CCS
A021
发布
2023-12-05
实施
2023-12-05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花境 flower border 运用艺术设计手法,模拟自然界林缘地带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状态的一种自然式植物配置形式。 3.2 复壮 rejuvenation 通过人为干预,使花境植物恢复到正常生长状态的措施。 4 植物选择与质量 4.1 花境植物选择 宜选择能露地越冬,有较长花期和较高观赏价值的宿根花卉,可兼顾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球 根花卉、观赏草、水生植物、灌木等。常见花境植物参见附录A。 4.2 质量要求 4.2.1 应能展现花境整体设计效果。 4.2.2 应整体景观效果优、观赏性好、生长健壮: ——整体结构合理,疏密得当,层次分明,轮廓线条清晰饱满; ——观花植物花色正常,无倒伏。观叶植物叶色正常,无倒伏,无枯叶。观果植物果色鲜艳,着 果丰硕。观茎植物枝条色彩鲜明,无干枯枝; ——植株健壮,枝叶茂盛,叶片大小及色泽正常,无病虫害。 5 日常监测 应有技术人员日常巡视,记录养护日志,发现问题并制定养护、复壮或更新措施。养护日志内容包 括植物生长状态、土壤墒情与浇水、杂草长势与中耕除杂、病虫害监测与防治、修剪、垃圾清运等信息。 养护日志表见附录B。 6 养护措施 6.1 浇灌与排涝 6.2 施肥 6.3 修剪与整形 6.4 病虫害防治 6.5 中耕除杂 6.6 防寒 6.7 防盐 7 复壮 7.1 需要复壮的植物 7.2 复壮措施 8 更新 9 档案管理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intenance and rejuvenation of flower border plants

ICS
65.020.20
CCS
A021
发布
2023-12-01
实施
2023-12-31

本文件规定了放牧草场饲草质量评估的术语与定义及基本任务、样方布设、样方测定、质量评估等。适用于放牧草(场)饲草生产测定。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quality assessment of forage in grazing pastures

ICS
65.020.20
CCS
A021
发布
2023-11-27
实施
2023-11-27

果用型油料能源林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果用型油料能源林的培育技术,包括树种适生条件和区域、育苗、造林、经营管护、采收和贮藏、技术档案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麻疯树、文冠果、黄连木、光皮树、无患子、油棕等树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0016 《林木种子贮藏》 GB/T 16619 《林木采种技术》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LY/T 1557 《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 LY/T 1607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LY/T 2280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LY/T 2293 《光皮树育苗技术规程》 LY/T 2309 《麻疯树育苗技术规程》 NY/T 3519 《油棕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果用型油料能源林 fruit-utilization type of oil-bearing energy forest 以生产油脂基液体燃料为目的,果实或种子富含油脂或其它类似碳氢化合物,具备含油量(或含碳氢化合物)高、产量高且稳定、适合规模化培育等特点的森林。 4 树种适生条件和区域 参见附录A。 5 育苗 5.1 苗木类型 麻疯树、文冠果、黄连木、光皮树、无患子宜用优良无性系的营养繁殖苗,油棕采用优良实生苗。具体参见附录B。 5.2 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光照充足、便于灌溉、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地块。坡度1°~3°为宜,多雨地区可以为3°~5°缓坡。 5.3 播种育苗 5.3.1整地 播种前翻耕土地20 cm ~30 cm。育苗前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药剂消毒,按照GB 6001执行。 5.3.2施基肥 以生物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混肥为主,撒施腐熟的有机肥、厩肥或复合肥。具体用量参见附录B。 5.3.3苗床类型选择 根据树种特性、立地条件、气候特点确定苗床类型。气候湿润地区、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或地下水位高的圃地采用高床或垄作;气候干旱或水源不足、灌溉条件差的圃地采用低床或平作。 5.3.4选种及种子处理 应采用粒大饱满、色泽正常、无病虫害和经过认定的种子园的种子。如无种子园,可在现有林中选择高产、高含油率的优良单株做采种母树。种子质量应达到GB7908要求的Ⅰ级种子或LY/T 2293、LY/T 2309等规定的合格种子的标准。播种前应做好种子处理。 5.3.5播种 5.3.5.1  大田育苗 根据树种特性和气候条件确定播种期。春播应适时早播,对晚霜敏感的树种适当晚播。覆土厚度应考虑种粒大小、发芽类型、育苗地土质等。播前灌足底水。实生繁殖和砧木苗培育所需播种量参见附录B,可根据圃地环境条件、育苗技术水平调整。 5.3.5.2  容器育苗 根据树种根系特性、造林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容器和基质。具体参考LY/T 1000、NY/T 3519等的要求执行。 5.3.6播后管理 按照GB 6001、NY/T 3519等规定执行。 5.4 嫁接育苗 5.4.1砧木培育 5.4.1.1  砧木树种选择 选择与培育树种同种或嫁接亲和力强,对于营建地区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并且病虫害少的树种或品种作为砧木。 5.4.1.2  砧木育苗 参考5.3、附录B。 5.4.2接穗采集 从良种采穗圃或优良品种、无性系、母树上剪取发育正常、芽体饱满的枝条作为穗条。 5.4.3嫁接时间与方法 选择1~2年生、生长健壮、抗逆性强的实生苗作砧木。春季嫁接在休眠期采集接穗,夏季随采随接。接穗放置于低温湿润处,防止失水、霉烂和发芽。根据树种特性和季节选择嫁接方法,具体参见附录B。 5.4.4苗期管理 嫁接后及时检查成活率,解除绑扎物,芽接的在接口上方1 cm~2 cm处剪砧。未成活的及时补接。去除砧木萌蘖,接穗上保留1个健壮萌芽为主干,根据情况立防风柱。根据树种特性适时适量灌溉,雨季注意排水,适时适量施肥。出圃前1个月停止施肥浇水。 5.5 扦插育苗 5.5.1插穗采集 采穗植株的选择方法同5.4.2。根据树种特点选择硬枝扦插、嫩枝扦插或根插,参见附录B。种条选择当年生健壮木质化或半木质化枝条。种根采用起苗切断和修剪下的侧根或挖取幼、壮年树木周围侧根。硬枝种条和种根在晚秋或早春采集,之后沙藏或窖藏。嫩枝种条在夏季采集,制穗后插入水中,置于阴凉处。扦插前将种条(根)按一定长度截制成插穗,插穗至少保留2个节间。 5.5.2扦插时间与方法 硬枝扦插和根插在春季适时进行,嫩枝扦插随采随插。扦插易成活的树种可采用大田扦插育苗,成活率较低的树种及灌木可采用荫棚或建立全光喷雾设施。嫩枝扦插选用的床面地势应略高,易排水。插前用生根促进剂处理插穗,扦插深度为穗长三分之一左右。插前灌足底水,早晨或傍晚扦插。插后踏实,及时喷水保湿。生根后及时炼苗,适当减少喷水。具体参见附录B。 5.6 苗木出圃 出圃苗规格参见附录B。容器育苗出圃前应炼苗。起苗时间与造林季节配合。起苗时少伤侧根,起苗后进行分级。苗木出圃时应严格检验检疫。根据苗木大小和运输距离采取相应的包装方法。运输苗木注意保持根部湿润。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要假植。 6  造林 6.1 造林地选择 应结合树种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气候条件、立地条件选择造林地。宜选择阳坡、半阳坡、土层深厚的造林地。具体参见附录A、C。 6.2 规划设计 按照LY/T 1607的规定执行。 6.3 林地清理 杂灌荒草、采伐剩余物等影响到造林技术实施时应进行造林地清理,具体方式采用带状或块状清理,地势平坦、集约经营强度较大的也可采取全面清理。 6.4 整地 造林前需进行整地,根据树种、气候、立地条件确定整地时间和整地方式。平坦地采用穴状整地,坡地采取鱼鳞坑、水平阶、撂壕或反坡梯田整地。 6.5 施基肥 以各种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适当配以少量无机肥。施肥量视土壤养分状况而定,亦可测土配方施肥。基肥与一定量表土混合均匀,在定植前一个月施入种植穴中,表面盖土。具体参见附录C。 6.6 栽植 6.6.1栽植时间 北方地区一般春季土壤解冻后苗木发芽前、秋冬季落叶后土壤冻结前均可栽植。南方土壤不冻结地区可冬季造林。干热河谷地区6月中旬至7月下旬,透雨后尽早栽植。 6.6.2栽植密度 参见附录C。 6.6.3苗木处理 造林苗木采用Ⅰ~Ⅱ级苗。适当修剪受伤根系、过长主根和侧根。干旱地区栽植裸根苗宜采用蘸泥浆、保水剂等方法。 6.6.4配置授粉树 自交不亲和树种、雌雄异株树种、雌雄异熟树种,需要配置适宜的授粉品种。雌雄同株树种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3~4︰1。雌雄异株树种按8(雌)︰1(雄)中心点式配置。 6.6.5栽植技术 做到根舒、苗正、土实,栽植深度为苗木根颈处与地面齐平或略低于地面。栽植后浇透水,干旱地区宜采用栽植穴覆膜等保墒措施。 6.7 补植 未成活的苗木及时补植备用的同龄大苗。 7经营管护 7.1 土壤管理 7.1.1 中耕除草    幼林期春季进行中耕,每年宜割灌除草1~3次。提倡以耕代抚。具体参见附录C。 7.1.2水肥管理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树种特性、花果物候期的生长需求等进行适时适量合理施肥。花期前、果实膨大期、采收后应施肥。可采取环状沟施、放射沟施、条沟施肥、撒施、灌溉施肥等方式。随树体增大,施肥量酌量增加。提倡采用有机肥或测土施肥。可以根据需要在生育期进行根外追肥,参见附录C。 根据物候期及土壤墒情,结合施肥进行适量灌溉。鼓励使用滴灌。无灌溉条件的要充分利蓄水保墒措施。对于不耐涝树种,林地处于地势低洼地段或盐碱地或雨季林地有积水时,应及时排水。 7.2 树体管理 幼树至初产期,以整形为主,及时定干定型,加速扩大树冠,促进提早结果,修剪程度要轻。盛产期以后,修剪程度应适当加重,使营养枝与结果枝有一定比例。进入衰老期,更新复壮。及时疏除过密枝、交叉枝、病虫枝、细弱枝、徒长枝等。根据需要在花期、果期采取疏花、疏果等措施。具体参见附录C。  7.3 病虫害防治 及时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采取生物、化学和物理等防治措施,具体参见附录D,农药使用应按照GB/T8321执行。 8 采收和贮藏 按照不同树种果实或种子适宜的成熟度确定采收期和收获方法,可参见附录C。种实调制方法按照GB/T 16619要求执行。种实按规格、质量分级包装。种子库应避荫、通风,定期检查种温变化,避免果实或种子内油脂酸败和裂变,具体贮藏条件按照GB10016执行。 9 技术档案 按照LY/T 1557、LY/T 2280执行。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cultivation of fruit-utilization type of oil-bearing energy forest

ICS
65.020.40
CCS
A021
发布
2023-11-13
实施
2023-11-13

1、青海东部地区霸王容器育苗:育苗条件、种子采集催芽、基质与容器装填(基质、容器选择、容器填装)、播种、水分管理、有害生物防治、炼苗出圃、造林(造林立地选择、整地与栽培密度、造林方式、苗期管理)

Bawang container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in eastern Qinghai

ICS
65.020.40
CCS
A021
发布
2023-11-07
实施
2023-11-15

为规范树状月季保护技术,提高树状月季保护质量,促进树状月季健康生长,使树状月季保护宣传、教育等环节与国际国内技术接轨,特制订树状月季保护技术。本标准规定了树状月季现场鉴定、树状月季分级标准、保护技术措施及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检验检疫、储运等的等级评价和质量评定。

Quality standards for tree-shaped rose seedlings

ICS
01.020
CCS
A021
发布
2023-11-03
实施
2023-11-04

本文件规定了棋楠沉香树的术语和定义、采穗、嫁接、育苗、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结香等。 本文件适用于棋楠沉香树的人工培育。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Agallochum Trees of Qinan Aquilaria

ICS
65.020.20
CCS
A021
发布
2023-11-01
实施
2023-11-02

本文件主要规定了盆栽观叶植物发财树商品化生产可采用的栽培技术,包括栽培条件、繁殖与育苗、田间管理、造型、主要病虫害防治和产品质量与包装运输等。

Technique Rules of Pachira macrocarpa cultivation in Guangdong

ICS
65.020.20
CCS
A021
发布
2023-10-25
实施
2023-10-25

       本文件规定奇楠沉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Spreng)苗圃营建、采穗母树园建设、砧木苗培育、嫁接苗木、苗木分级、苗木出圃、主要病虫害防治、建档等技术要求。

Breeding Techniques and Quality Grading of Qinan Aquilaria Sinensis Seedlings

ICS
65.020.20
CCS
A021
发布
2023-08-30
实施
2023-09-06

本文件规定了美国红枫‘秋火焰’(Acer× freemanii‘Jeffersred’)苗木培育的采穗圃建立、嫩枝扦插、种苗培育、大苗培育、虫害防治、苗木出圃、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美国红枫‘秋火焰’的苗木培育。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aising seedlings of American red maple 'Autumn Flame'

ICS
65.020.20
CCS
A021
发布
2023-08-24
实施
2023-09-07

具体包括四翅滨藜种植地的选择、造林时间、造林方式、造林密度、四翅滨藜苗木管理措施以及嫁接肉苁蓉时间、种子处理、嫁接方式、嫁接后管理等内容。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lanting cistanche deserticola in saline-alkali soi

ICS
01.120
CCS
A021
发布
2023-08-15
实施
2023-08-25

本文件规定了四翅滨藜穴盘移栽营养基质制备的技术要求,内容包括基质组成部分、主要理化指标、制备标准、基质使用方法等内容。

Standard for preparation of nutrient substrate for point tray transplanting of Atriplex quinquefasciatus

ICS
01.120
CCS
A021
发布
2023-08-15
实施
2023-08-25

具体包括整地、施肥、直播、未成林抚育管护等。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Atriplex cristatum L. in saline-alkali desert ecotone

ICS
01.120
CCS
A021
发布
2023-08-15
实施
2023-08-25

具体包括采种、种子处理、育苗、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温度控制、造林、抚育管护等内容。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edling raising and afforestation of Atriplex quinquefasciatus

ICS
01.120
CCS
A021
发布
2023-08-15
实施
2023-08-25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