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2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188 条与 相关的标准,共 13

本标准明确了美国白蛾性信息素应用的相关术语和定义、使用要求和美国白蛾成虫发生量、种群动态、发生期、分布和发生范围的监测方法,适用于美国白蛾虫情监测和调查。

Technical code for the application Hyphantria cunea sex pheromone attractant

ICS
65.020.01
CCS
A052
发布
2024-06-06
实施
2024-06-06

4 环境标准 4.1森林资源及质量 4.1.1 体验基地及其毗邻区域的森林总面积达1000-1500hm2以上,近成熟林比例达30%-40%以上、森林基地覆盖率30%-50%以上、平均森林郁闭度0.4-0.5、植物资源相对丰富,体验服务区面积50-200hm2。 4.1.2 拥有保健功能的林木树种、道地的药材和产品、种植区(中草药、食物),能体现当地植被特色。 4.2环境资源及质量 4.2.1 大气环境:基地内大气环境质量达到GB 3095-2012国家三级标准以上;AQI空气质量年平均指数达二级(含)以上;PM2.5浓度达到GB 3095;环境空气污染浓度限值二级标准;空气负离子含量达到每平方厘米 ≧3000个以上。 4.2.2 水体:基地内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 GB 3838 规定的 III 类以上;地下水环境质量达到GB/T 14848规定的II类(含)以上标准;污水排放达到GB 8978 规定的要求;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符合GB 5749 ; 有温泉和矿泉水资源的地区优先。 4.2.3 声环境质量:基地声环境质量达到 GB 3096 的 II 类标准以上。 4.2.4 环境天然外照射贯穿辐射剂量水平:基地远离辐射高的地区,符合标准 GB 18871。 4.2.5 土壤污染风险筛查和风险管控应符合GB 36600的要求。 4.2.6 体验区域内气候条件适宜,具有舒适的森林小气候。 5 道路交通标准 5.1 体验基地外部交通体系健全,交通方式快捷多样,可进入性强。距离最近的机场、火车站、客运站、或码头等交通枢纽距离1-3小时内路程,离市区1小时内路程。 5.2 内部交通体系较完善,建设有适宜的慢行交通系统,各类型、各等级道路符合相应标准。 5.3 区域内交通工具形式多样,运力充足。 5.4 停车场建设应符合GB 17775的要求。 6 康养体验式服务场地、设施及标准 6.1 室内有瑜伽、太极、武术等运动场馆及手工制作类、认知类体验类场所、诊疗空间、床位等。 6.2 户外有森林康养步行道,素质拓展步道等,森林浴、日光浴、温泉浴等体验区。 6.3 室内外康养康复体验服务区布局合理、流程科学,体验高效。 6.4 康养体验服务区域承载力大于150人以上。 6.5 森林康养设施应保证安全性好、标识科学、简明、清晰,养护规范,满足森林康养活动的正常开展。 6.6 建有专家特约服务站和互联网医院服务站,诊所或医院需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中医诊所基本标准》的要求。 7 森林康养体验式服务管理标准 7.1 森林康养体验式服务需有医疗资质(中医优先)和基本的医疗保健管理方面的软、硬件设施、急救设施设备、应急药品。(包括常规化验、血压仪、B超、心电图、吸氧设备等)。 7.2 配备相应的管理、医护(其中至少有一名应急救援人员)、营养师、心理咨询师、森林康养师、自然教育解说等专业人员,结构合理、数量充足,满足基地内森林康养项目开展的需求。 7.3 建立科学的森林康养体验式服务业务管理体系,以疗程、课程、活动等方式设置适合不同人群、年龄、时长、需求的体验服务方案。 7.4 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有合法、合规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康养效果的监测和评价系统。 7.5 基地设有运营管理机构和人员,明确职能责任范围,形成运营管理体系。 7.6 基地可与专业机构或学校合作引入师资力量,形成一定的课程体系,定期组织业务培训。 7.7 与周边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就医绿色通道,形成医疗资源共享机制。 8 森林康养体验服务内容 8.1 健康养生类:应用中医药疗法、康复治疗、森林浴、日光浴、温泉浴、森林药膳食疗、芳香疗法等开展养生保健和慢病治疗。 8.2 心理疗愈类:通过心理咨询、正念训练法、森林冥想、禅修、森林宣泄、森林绘画、森林音乐等活动进行心理疏导,减缓压力,改善心理状态,调整心情。 8.3 运动休闲类:通过林中漫步、慢跑、登山、骑行、瑜伽、太极、林中宿营、素质拓展等活动增强体质、辅助疗效。 8.4 教育体验类:包括自然知识观察、生态体验讲座、林中阅读、林下采集、园艺修枝、林产品工艺体验等内容。 9 森林康养体验式服务流程 9.1 根据体验者需求和健康状况,提供群体或个性化的康养方案 9.1.1 健康咨询:体验者携带3个月内体检报告进行康养体验咨询。根据咨询结果和体验者本人意愿确定是否参加康养体验服务,参加者进入康养体验流程,不参加者给予相应的饮食方面等口头指导。 9.1.2 制定康养方案:由专业人员对体验者健康状况进行全方位的测试和评估后形成《健康综合评估报告》,之后由专业医师制定康复疗养方案,开具处方(包括中医药、营养、心理、康复运动、环境等综合处方),以满足客户的康养需求。 9.2 引导和组织体验者参与康养活动。专业医师开具处方后,体验者需根据康养专业人员的引导,在基地进行为期3天以上的体验式康养康复治疗服务。 9.3 线上健康指导体验式康复阶段后,再进行3个月的跟踪服务,包括饮食、营养、运动心理指导等。 9.4 定期进行体验者健康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养计划。体验式康复的第21天-28天,进行体验前异常结果复查,进行疗效评估。 9.5 定期进行服务满意度调查,收集体验者反馈。 10 森林康养体验式服务模式及条件 10.1 综合服务:在气候适宜、地貌多样、树种丰富,生物种类多样化、有人文景观等综合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开展的康养服务模式,该模式为体验者提供娱乐、观光、休憩、文化、运动、保健、养生等综合康养活动,适合人群广泛。 10.2 专项服务:利用地域性保健功能树种、特色中草药、气温、水体、地理等自然资源,结合当地养生文化和现代医疗康复设备,针对体验者某种亚健康症状或病证提供帮助改善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 10.3 专项服务的内容及条件 10.3.1 五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体重)康养服务 a)优先选择拥有治疗五高的植物(银杏树、松树、蓝莓等)、矿物和地道药材资源的地区。 b)优先选择自有生化检测设备的基地。 c)配有康复、心肌缺血检测仪等设备。 d)优先选择配有负氧离子发生仪、氢气发生仪和低压氧舱的基地。 e)服务区域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5000个 10.3.2 过敏性疾病与皮肤病康养服务 a)便于检测皮肤过敏和脱敏。 b)区域内有含硫量高的温泉。 c)负氧离子每平方厘米≧3500个。 d)优先选择拥有独特的治疗过敏性疾病与皮肤病的植物和矿物地道药材资源的基地。 10.3.3 呼吸道(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康养服务。 a)优先选择拥有道地的治疗哮喘和支气管炎的植物(桂花、香樟、女贞、枇杷、玉兰花等)矿物地道药材资源的地区。 b)服务区域内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10000个。 c)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宜人。 d)交通便利,距二级甲等医院距离≤40㎞,转运时间≤30分钟。距三级甲等医院距离≤80㎞,转运时间≤60分钟。 10.3.4 老年骨质疏松与慢性骨关节疾病康养服务。 a)配备骨质疏松治疗仪和骨密度检测仪。 b)优先选择拥有治疗骨质疏松、慢性骨关节炎疾病的植物、矿物地道药材资源的地区。 c)气候相对温暖宜人、海拔不超过1500米左右 10.3.5 慢性疼痛康养服务 a)拥有治疗疼痛的的植物、矿物地道药材资源的地区。 b)配有止疼治疗、中医康复设备。 c)配有心理治疗、中医康复室。 10.3.6 睡眠、减压康养服务 a)拥有中西医、心理康复资质医师。 b)优先选择拥有治疗失眠的植物、矿物地道药材资源的地区。 10.3.7 前列腺保护康养服务  a)配有前列腺功能康复治疗仪、运动仪等。 b)优先选择提高肾阳植物、矿物质道地药材资源地区。 10.3.8 糖尿病肾病康养服务。优先选择拥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植物、矿物地道药材资源地区。 10.3.9 胃肠道生态健康康养服务 a)优先选择拥有治疗胃肠道的植物、矿物、动物地道药材资源的地区。 b)配有肠道菌群种植仪 10.3.10 心脑血管疾病康养服务 a)优选拥有含有多种矿物质的矿泉水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植物、矿物地道药材资源的的地区。 b)优先选择配有心脑血管评估仪和心肌缺血仪的基地。 c)医疗保健管理方面的软、硬件设施和急救设施完备,有1名以上医师、2名以上护士人员,1名以上健康管理师、1名以上营养师、1名以上森林康养师。其中至少有1人具有应急救治技能。 d)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10000个,气候相对温暖宜人、海拔不超过1500米左右。 e)交通便利,距二级甲等医院距离≤40㎞,转运时间≤30分钟、距三级甲等医院距离≤80㎞,转运时间≤60分钟。 10.3.11 抑郁症、焦虑症康养服务 a)优先选择拥有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的植物、矿物地道药材资源的地区。 b)配有焦虑抑郁检测设备和治疗设备,配心理治疗室。 c)拥有中医、精神科及心理康复资质医师。 e)体验区气候条件适宜,具有舒适的森林小气候,全年日平均气温16℃~28℃的时间不小于120d。 10.3.12 肿瘤早期筛查与康复康养服务 a)拥有中西医、心理康复资质医师。 b)基地负氧离子每平方厘米≧15000个。 c)优先选择土壤中含有富硒、有多种矿物质的矿泉水的地区。 d)优先选择拥有治疗肿瘤独特的植物、矿物和动物地道药材资源。 e)全年日平均气温16℃~28℃的时间不小于120d。 f)配有肿瘤早期筛查和治疗的相关设备,有心理疗愈中心。 11 综合服务设施标准  11.1 服务配套设施规模、布局与接待需求和能力相匹配,设置接待中心和服务点,建立统一的智能管理平台。 11.2 基地内提供住宿、餐饮并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11.3 基地应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信息咨询、预约、预定、引导等服务。 11.4 购物设施,设立有专门的森林康养产品购物场所,销售特色化、品牌化的森林康养商品、森林生态食品和当地林副特产品等。 11.5 游憩服务设施,提供体系完善的公共游憩空间和设施,符合LB/T 047-2015中4.3.3的规定。 11.6 设置无障碍通道,配备相关设施。无障碍设计规范符合GB 50763标准。 12 配套基础设施标准  12.1 通讯设施。设置以5G、物联网、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通讯条件和智能化服务,以满足信息咨询、导览服务要求。  12.2 卫生设施 12.2.1 设置环保厕所,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免费使用、有效管理,符合GB/T18973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12.2.2 进行垃圾分类,合理配置分类垃圾收集点、垃圾箱(桶)、垃圾清运工具等,并保持外观干净、整洁、不破损、不外溢。符合GB/T 19095要求。 12.3 配备必要的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监测设备。  13 基地的安全保障 13.1 基地应配置防火防灾预警监测设施、应急避险场所、应急救险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环境。 13.2 要求体验者提供相关健康状况和紧急联系方式,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联系到亲属或医务人员。 13.3 森林康养活动设备和产品应经过安全性评估,符合安全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xperiential service innovation of forest health care

ICS
01.120
CCS
A052
发布
2024-05-30
实施
2024-06-10

标准共8个部分内容,包括6个正式章节和配套的附录内容。其中,前3章是标准化文件的制式内容,即,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及定义;后4章是本标准的核心内容,分别规定了利用视频、无人机和卫星技术开展森林草原火灾监测的技术规范,以及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系统建设的基本要求。此外,标准还包括了4个附录文件,除“无人机监测飞行方式”为规范性附录外,其余均为资料性附录,用于补充说明利用无人机和卫星开展监测的技术规范。 第三章术语和定义,给出了森林草原火灾数字化监测技术、地面监测技术、无人机监测技术、卫星监测技术、高寒地区等专有名词的定义。 第四章地面监测技术,从总体要求、配置要求、实施流程和技术要求四个方面进行了规范。本章征求意见之前原定名为“视频监测技术”,但后期考虑多光谱扫描传感器产生的是图像,不属于视频监测的范畴,为了扩大表述范围,修订为“地面监测技术”。无论是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还是多光谱扫描,其本质都是利用林区制高点塔台架设传感器,通过网络传输到指挥中心,实现实时监测。因此,在具体配置中,除了最重要的成像系统外,还包括前端控制设备、监控塔、成像系统等7个组成部分,我们在标准中分别提出了性能要求。在成像系统的要求中,我们在行业标准(LY/T 2581-2016《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中可见光和热红外的基础上,加入近红外、多光谱扫描成像传感器以及多种传感器配合使用的内容。这些都是目前技术成熟、应用较多的林火监测传感器。技术要求上,我们根据不同识别半径规范了最小识别监控烟火面积、报警定位的误差、监控范围和巡航周期(详见标准的表1、表2和表3);其中,识别半径的划分综合考虑了常用传感器的实际范围和指标验证的可操作性,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仅开展1km范围的验证试验,并通过平方率原则换算得到更大范围的性能指标;烟火识别面积综合考虑了多种传感器融合后的监测精度,技术指标较为领先;报警定位的指标考虑了实际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所有误差情况,按照识别半径综合划分。本部分内容在增加了“可见光、近红外成像双传感器”在不同识别半径的最小识别监控烟、火面积。在我们调研过的产品中,行业内头部公司的产品基本都能满足这些技术指标,因此,我们认为这些指标是具有一定先进性和包容性的。 第五章无人机监测技术,同样是从总体要求、配置要求、实施流程和技术要求四个方面进行表述的。本章未包含航空监测中乘坐飞机的人工巡护,仅考虑了数字化、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无人机监测技术。虽然有些无人机已经能够在无人操控的情况下实现自动监测,但综合考虑相关技术的推广程度,我们还是在总体要求中特别明确了人员要求“作业人员应不少于2人,即无人机驾驶员和1名安全员”。无人机监测技术的传感器要求与视频监测技术相同,因此,在配置要求中省略了该部分内容。我们参照GB/T 35018-2018《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分类及分级》和《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将用于林火监测的无人机分为旋翼无人机(包括多旋翼无人机和无人直升机)和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两类,并重点描述了这部分的配置要求。在技术指标方面,我们对适配无人机的小型传感器性能进行了综合衡量,在满足前一章要求的基础上加入了识别响应时间、巡航误报率等新的评价指标;并提高了无人机监测报警定位的精度要求,只是为了使用空天地一体化系统时能够实现更好的监测效果。 第六章卫星监测技术,我们主要参照国家标准(GB/T 42189-2022《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导则 火情》)进行编制,包括总体要求、数据要求、实施流程、技术指标和数据处理5部分内容。由于卫星监测与其他两种技术不同,这一章都是一些数据处理相关的内容,并不涉及硬件相关的内容(对应前几章的“配置要求”),仅在附录中提到了“火点判识”和“火场面积计算”所需要的卫星参数表。数据要求方面,我们加入了干扰校正必不可少的蓝光波段,并对其余波段范围进行了校正。实施流程方面,我们从数据预处理、局域图生成、火点判识、多点强度计算、过火面积计算、生成监测产品等6个步骤规范了卫星监测技术的实施流程。数据处理,包括火点识别、火点强度和过火面积3部分内容,后续随着国家标准和行业看标准的修订,还会加入时空分布统计和监测产品的相关要求。 第七章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系统,从一般规定、系统架构和系统功能要求三个方面进行了表述。这部分内容是有些超前的,相关的产品还不成熟,因此主要是提供了一些原则性的表述,并未划定具体的技术指标。本章通过逻辑架构和一般性要求规范了监测系统应有的要素,以及后续与其他地区系统集成所需要预留的注意事项。 附录A和B是针对第五章无人机监测技术提出的,附录C和D是针对第六章卫星监测技术提出的。

Technical code of forest and grassland fire monitoring

ICS
65.020.99
CCS
A052
发布
2024-05-30
实施
2024-06-10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了目前常用的三种手段,森林碳通量塔、激光点云扫描和星载遥感反演森林碳通量、森林碳密度、森林碳储量等指标,并根据获取数据手段的不同,如不同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等,将不同手段分别阐述,并融合开展分析。同时,构建森林碳指标遥感监测技术体系框架,包括不同手段的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数据融合、数据验证和数据存储等六个环节,并给出每个环节的技术方法、技术流程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内容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范围:给出了本规范制定的技术内容、监测范围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编制时引用的标准规范等文件; 3、术语与定义:对本技术规范中所涉及的名词术语进行定义; 4、总体要求:规定天地空一体化的森林碳汇监测的总体要求; 5、调查准备与样地布设:明确了调查林区样地尺度和区域尺度下实施的细节内容; 6、天地空一体化的森林碳汇相关仪器设置与数据采集:明确了碳通量塔安装布设、林木激光点云数据采集的规范与操作、卫星影像的预处理与分布制图。 7、碳通量塔森林碳通量与激光点云的森林碳储量计算:明确了碳通量塔系统的构成、安装、使用、碳通量数据采集等,以及林木激光点云数据的获取和碳储量计算方法。 8、天地空融合方法计量森林碳通量与碳储量:明确了激光点云与星载遥感数据的森林碳储量多尺度融合方法和碳通量塔与星载遥感数据相融合的多尺度森林碳通量计算方法。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orest carbon sink monitoring with space-ground integration

ICS
65.020.99
CCS
A052
发布
2024-05-30
实施
2024-06-10

本文件规定了科学绿化服务组织的类型与等级、评价条件、工作流程、日常管理等,适用于全国范围内从事科学绿化服务组织的能力评价。

Standard for capability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greening service organization

ICS
65.020.40
CCS
A052
发布
2024-05-29
实施
2024-05-29

规定了建设项目湿地影响论证报告的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构成要素、编制程序以及编写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建设项目涉及一般湿地及保护范围的湿地影响论证报告的编制。其他如天津市域范围内,需编制湿地影响论证报告的,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eparation of general wetland impact demonstration reports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ICS
65.020.99
CCS
A052
发布
2024-05-24
实施
2024-06-01

红树林无人机遥感调查的调查对象与内容、调查流程、调查前准备、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红树林遥感参数提取、成果整理与归档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rone-based remote sensing survey of mangrove forests

ICS
65.020.01
CCS
A052
发布
2024-05-18
实施
2024-05-20

红树林生态质量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的评估原则、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技术要求、综合评估方法

Integrated monitoring index system an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ecological quality of mangrove forests trinity of space,sky and earth

ICS
65.020.01
CCS
A052
发布
2024-05-18
实施
2024-05-20

本文件规定了草原光伏电站生态保护的管理原则、建设要求、植被保护与恢复、野生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及监督管理等基本管理要求。

Specifications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management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period of grassland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s

ICS
65.020.01
CCS
A052
发布
2024-05-10
实施
2024-05-10

本文件规定了椰壳活性炭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椰壳为主要原材料制成的破碎活性炭。

Coconut Shell Activated Carbon

ICS
65.050
CCS
A052
发布
2024-04-25
实施
2024-04-25

本文件规定了自然保护地研学旅行产品、服务项目、承办手续、安全管理、评价与投诉处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自然保护地研学旅行服务。

Service specifications for study tours in nature reserves

ICS
65.020.99
CCS
A052
发布
2024-04-23
实施
2024-04-23

燕窝是雨燕科动物金丝燕及多种同属燕类用舌下腺分泌物粘结所筑成的巢窝,经深加工后可供人类食用的部分。燕窝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具有滋补养生功效。目前,能够产燕窝的金丝燕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等。 燕窝的品质和特性受其产地条件(包括产区条件和燕屋条件)的影响,适宜的产地条件,能够为金丝燕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舒适的居住条件,从而确保燕窝的品质。目前国内外还未见关于燕窝产地分级的相关依据及标准。 本文件是国内外首次对燕窝产地进行等级划分,开展燕窝产地分级将对燕窝产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本文件的制定旨在为燕窝产地等级划分提供依据。

Grading of edible bird's nest producing locations

ICS
01.020
CCS
A052
发布
2024-04-18
实施
2024-04-18

主要包括人工种植沉香树价值评估的基本原则、评估程序与步骤、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评估报告、评估档案管理等。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garwood Tree Assessment

ICS
01.020
CCS
A052
发布
2024-03-26
实施
2024-03-26

主要包括沉香珠串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条件。

Agarwood beads string

ICS
65.020.01
CCS
A052
发布
2024-03-26
实施
2024-03-26

主要包括沉香燃香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条件。

Agarwood incense products

ICS
65.020.01
CCS
A052
发布
2024-03-26
实施
2024-03-26

主要包括白木香易结香品种钻孔造香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造香条件、操作规范、造香后管理措施、采收等。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rilling and Making Fragrances of Aleochonthecus species that are prone to fragrant formation

ICS
65.020.01
CCS
A052
发布
2024-03-26
实施
2024-03-26

主要包括沉香精油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Agarwood essential oil

ICS
71.100.60
CCS
A052
发布
2024-03-26
实施
2024-03-26

4 一般要求 5 技术准备 5.1 地理环境 5.2 雷电资料 5.3 雷击火历史资料 6 现场勘察 7 雷击风险等级划分 7.1 高风险,Ⅰ级 7.2 中风险,Ⅱ级 7.3 低风险,Ⅲ级 8 区域防雷设计 8.1 雷电拦截器的保护范围 8.2 雷电拦截器保护半径r的值 8.3 雷电拦截点的选择 8.4 设计文件要求 9 雷电监测系统 10 现场安装及运维要求 10.1 现场安装  10.2 运维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ightning interception in forest area

ICS
65.020.01
CCS
A052
发布
2024-03-25
实施
2024-04-10

本文件规定了以涡喷发动机为动力的便携式风力喷水灭火机(以下简称“涡喷风水灭火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号编制方法,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Portable blower-spray for fire-fighting powered by turbojet engines

ICS
13.220.10
CCS
A052
发布
2024-03-12
实施
2024-03-12

本文件规定了火烧防火隔离带的通用技术要求,提供了对应的证实方法。

Specification for burning fire barrier zone

ICS
13.220.10
CCS
A052
发布
2024-03-12
实施
2024-03-12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