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61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841 条与 相关的标准,共 57

本文件规定了4N高纯氧化锌的生产规范的术语定义、分子式和相对分子量、技术要求、取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4N高纯氧化锌的生产和检验。

Production specifications for 4N high purity zinc oxide

ICS
71.060.20
CCS
C261
发布
2024-03-28
实施
2024-04-13

本文件规定了 R-碳酸丙烯酯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 R-碳酸丙烯酯的生产和检验活动。

R-propylene carbonate

ICS
71.080.70
CCS
C261
发布
2024-03-25
实施
2024-04-01

本文件规定了石墨电极沥青生产工艺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技术参数标准、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 本文件适用于石墨电极沥青的生产。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process of graphite electrode pitch

ICS
71.020
CCS
C261
发布
2024-03-22
实施
2024-04-05

本文件规定了溴化钠制溴副产氯化钠产品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识、运输、贮存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以溴化钠、氯气、盐酸等为主要原料生产溴素的过程中,反应蒸馏工段产生的酸性水经中和、蒸发结晶、离心工序生产得到的氯化钠。溴化钠制溴副产氯化钠主要作为生产融雪剂、烧碱、纯碱的原料,不得用于饲料、食品工业。

Sodium bromide produces bromine by-product sodium chloride

ICS
71.100.40
CCS
C261
发布
2024-03-12
实施
2024-03-12

5  计算范围 5.1  涉及非能产品生产的能源加工转换装置,应计算原料用能,包括但不限于:石脑油裂解装置、芳烃装置、乙烷脱氢装置、丙烷脱氢装置、碳五分离装置、碳八抽提苯乙烯装置、碳九树脂装置、乙烯焦油提萘装置、炭黑装置、天然气制甲醇等。 5.2  非能源加工转换装置根据需要考虑原料用能计算。非能源加工转换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装置、聚丙烯装置、苯乙烯装置、丁辛醇装置、合成橡胶装置、合成树脂装置、PET装置、涂料装置、表面活性剂装置等。单一非能源加工转换装置消耗的氢气、溶剂油、沥青等能源产品可不考虑把氢气、溶剂油、沥青等能源产品计入能源消费和计算原料用能,若企业装置界区还涉及煤制氢、炼油等能源加工转化装置的,应计算原料用能。 5.3  氧化反应装置应计算原料用能,包括但不限于:正丁烷氧化制顺酐装置、甲醇氧化制甲醛装置、丙烯氧化制丙烯酸装置、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装置、邻二甲苯氧化制苯酐装置、对二甲苯氧化制PTA等。 5.4  非能产品作为燃料、动力使用,或作为生产另外一种能源产品的原料或作为辅助材料使用,按照GB/T 2589、GB/T 50441作为能源投入计算能源消费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直接进行燃烧,如甲醇、合成氨等掺烧或直接燃烧,甲醇、合成氨应按照能源投入使用;氧化反应,如甲醇氧化制甲醛、乙醇氧化制乙醛、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丙烯氧化制丙烯酸、苯氧化制顺酐、邻二甲苯氧化制苯酐、对二甲苯氧化制PTA等氧化反应,原料甲醇、乙醇、乙烯、丙烯、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等非能产品作为能源产品投入使用,产出甲醛、乙醛、环氧乙烷、丙烯酸、顺酐、苯酐、PTA等化工产品应计算原料用能;作为生产另外一种能源产品的原料或作为辅助材料使用,如甲醇制氢、甲醇制二甲醚、甲醇制MTBE、混合芳烃调油等生产装置中,原料甲醇、混合芳烃作为能源产品投入使用。 6  计算方法 6.1  能源加工转换装置原料用能计算。原料用能为各能源加工转换装置原料用能之和,各装置原料用能为非能产品产量乘以非能产品折标准煤系数,按公式(1)计算。   (1) 式中: EM —— 原料用能; n —— 生产过程中非能产品的种类数; Qi —— 生产过程中实际产出的第i种非能产品产量; Ki —— 第i种非能产品折标准煤系数。 6.2  非能源加工转换装置根据需要计算原料用能。乙烯聚合制聚乙烯、丙烯聚合制聚丙烯、丙烯羰基化制丁辛醇、沥青基防水卷材、树脂涂料等单一非能源加工转换装置消耗的氢气、溶剂油、沥青等能源产品可不考虑把氢气、溶剂油、沥青等能源产品计入能源消费和计算原料用能,企业装置界区还涉及煤制氢、炼油等能源加工转化装置的,应计算原料用能,按公式(2)计算。   (2) 式中: EM —— 原料用能; n —— 生产过程中用作原料用能的能源的种类数; Gi —— 生产过程中实际购入的第i种用作原料用能的能源消耗量; Ki —— 第i种用作原料用能的能源的折标准煤系数。 6.3  氧化反应装置原料用能计算。氧化反应装置的原料如烷烃、烯烃、芳烃、醇类等应作为能源投入计入能源消费量,产出的主化工产品如环氧乙烷、丙烯酸、顺酐、苯酐、对苯二甲酸(PTA)、甲醛、乙醛等应计算原料用能。原料用能为制取氧化产品的理论原料消耗量乘以对应氧化原料的折标准煤系数,按公式(3)计算。   (3) 式中: EM —— 原料用能; Wf —— 氧化反应装置主产品对应原料的分子量; Wp —— 氧化反应装置主产品的分子量; Qp —— 氧化反应装置对应原料的主产品产量; K —— 氧化反应装置主产品对应原料的折标准煤系数。 6.4  能源加工转换装置及氧化反应装置项目综合能源消费量(含原料用能)计算,指企业(单位)在工业生产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并将各种能源品种的消费量换算成按照标准计量单位(如:吨标准煤)计量的消费量,按公式(4)计算。  E=E购入-E产出 (4) 式中: E   —— 项目综合能源消费量(含原料用能); E购入 —— 项目购入能源折算的综合能源消费量; E产出 —— 项目产出能源折算的综合能源消费量。 6.5  能源加工转换装置及氧化反应装置项目综合能源消费量(不含原料用能)计算,指企业(单位)在工业生产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扣除原料用能后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按公式(5)计算。  ENM=E-EM (5) 式中: ENM —— 项目综合能源消费量(不含原料用能); E   —— 项目综合能源消费量(含原料用能); EM  —— 项目原料用能。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alculation of the energy used as raw material in the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y of Guangdong Province

ICS
27.010
CCS
C261
发布
2024-03-06
实施
2024-04-01

项目 LM-1 LM-3 LM-4 LM-4A 外观性状 水溶性 pH值 密度(20 ℃)/(kg/m3) 动力粘度(20 ℃)/(mPa·s)  热导率(20 ℃)/[W/(m·K)] 比热容(20 ℃)/[kJ/(kg·K)] 闪点(闭口)/℃ 沸点(标准大气压)/℃ 有机醇含量 冰点/℃ 腐蚀性

Organic alcohol secondary refrigerant

ICS
71.080.60
CCS
C261
发布
2024-03-01
实施
2024-06-01

本文件规定了能源化工管道用圆形金属波纹管膨胀节(以下简称“膨胀节”)补偿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选型标记、膨胀节柔性补偿设计基本要求、管架设置与膨胀节选型补偿通用规定、典型管道膨胀节选型补偿具体规定、膨胀节设计条件与特殊功能要求、膨胀节设计制造与检验试验要求、膨胀节安装与使用维护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物料输送工艺管道、储运管道、公用管道、能量回收管道与泄放管道等能源化工圆形管道的膨胀节补偿,其他领域管道的补偿可参照使用。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xpansion joint compensation of energy and chemical industry pipelines

ICS
71.120.99
CCS
C261
发布
2024-03-01
实施
2024-06-01

5.1 一般规定 5.1.1 地脚螺栓的工程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地脚螺栓类型的选择; b) 材料选用; c) 作用和作用效应的确定; d) 地脚螺栓直径预估及初步布置; e) 地脚螺栓极限状态验算; f) 地脚螺栓直径、布置终选及构造要求保证; g) 制作、安装、防护等要求; h) 满足特殊要求的专门设计。 5.1.2 地脚螺栓的安全等级和设计工作年限宜与被连接构件的安全等级和设计工作年限相同。 5.1.3 地脚螺栓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5.1.4 地脚螺栓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地脚螺栓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地脚螺栓钢材强度破坏、基座混凝土强度破坏及锚固钢筋的强度破坏。 5.1.5 持久承受拉力或剪力的地脚螺栓宜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当被连接件设计方提出明确的地脚螺栓允许变形限值要求时,应验算荷载标准组合下地脚螺栓在拉力或拉力与剪力的合力作用下的弹性变形量不大于允许变形限值。当无明确的地脚螺栓允许变形限值要求时,符合本文件构造要求即可认为已经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 5.1.6 本文件预埋式地脚螺栓形式分带钩地脚螺栓及带锚板地脚螺栓,其中带钩地脚螺栓分为直钩地脚螺栓[图1 a) ]、弯钩地脚螺栓[图1 b) ],带锚板地脚螺栓分为带螺栓连接锚板地脚螺栓[图1 c) ]、带焊接锚板地脚螺栓[图1 d) ]。

Specification for cast-in anchor bolts design based on failure modes in chemical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CS
21.060.10
CCS
C261
发布
2024-03-01
实施
2024-06-01

项 目 指 标  一等品 合格品 氧化钾(K2O)的质量分数/%                     ≥ 62.0 58.0 水分(H2O)的质量分数/%                       ≤ 2.0 2.0 钙镁含量(Ca+Mg)的质量分数/%                ≤ 0.5 1.2 氟化物(以F计)含量/(mg/kg)                  ≤ 2.0 5.0 水不溶物的质量分数/%                          ≤ 0.1 0.5 总有机碳(TOC)含量/(mg/kg)                 ≤ 100 100

Trifluorodichloropyridine by-product industrial potassium chloride

ICS
71.060.50
CCS
C261
发布
2024-03-01
实施
2024-06-01

4 评价原则和方法 4.1 评价原则 4.1.1 生命周期评价与指标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依据生命周期评价与指标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考虑碳酸氢钠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产品生产、产品包装等阶段,深入分析各个阶段的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生态环境影响、人体健康危害等因素,选取各阶段的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 4.1.2 环境影响种类最优选取原则 根据碳酸氢钠产品特点和生产工艺特性,同时考虑社会关注度高,国家法律或政策明确要求的环境影响种类,选取原材料的消耗量、单位产品新鲜水消耗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大气污染物、单位产品工艺废水排放量等指标进行评价。 4.2 评价方法和流程 4.2.1 评价方法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碳酸氢钠产品可称为绿色设计产品: a)  满足基本要求(见5.1)和评价指标要求(见5.2); b)  提供碳酸氢钠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 4.2.2 评价流程 根据碳酸氢钠产品的特点明确评价范围,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对照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对碳酸氢钠产品进行评价,符合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同时提供该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报告,可以判定该产品符合绿色设计产品的评价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assessment for green-design product— Sodium bicarbonate

ICS
13.020.30
CCS
C261
发布
2024-03-01
实施
2024-06-01

5评价方法 5.1 评价信息来源 评价信息主要来源于在评价期内企业公开发布的相关报告。 5.2 指标评分 5.2.1 指标权重 一级、二级指标权重确定方式采用专家研判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得出,三级指标权重根据不同企业不同子行业实际情况确定。 一级、二级指标权重参见附录A。 5.2.2 评分方法 a)对应一级、二级指标权重,结合各级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依据企业所发布的公开信息的详细和完整程度,利用专家研判逐项确定三级指标分值(0~100分),三级指标见附录A。 根据三级指标的得分,依据三级、二级和一级指标权重逐级加权三级指标分值得到企业ESG信息披露评价得分,最高为100。

Evaluation standard of 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 disclosure for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ICS
13.020.01
CCS
C261
发布
2024-03-01
实施
2024-06-01

项  目 指  标 液体Ⅰ型 液体Ⅱ型 固态型 乙酸钠(CH3COONa)的质量分数/%           ≥ 15 25 40 密度(20℃)/(kg/m3)                      ≥ 1.08×103 1.12×103 - 水不溶物的质量分数/%                       ≤ 0.05 0.05 0.5 化学需氧量(CODCr)/(mg/L)               ≥ 1.17×105 1.95×105 3.12×105 pH值 7.0~10.0 7.0~10.0 - 总磷(以P计)的质量分数/%                   ≤ 0.000 5 0.000 5 0.001 总氮(以N计)的质量分数/%                   ≤ 0.015 0.02 0.04 甲醛(以CH2O计)/(mg/L)                  ≤ 200 200 200 丙烯酸的质量分数/%                         ≤ 0.5 0.5 0.5

Carbon source from acrylic acid waste water—Sodium actate

ICS
13.030.20
CCS
C261
发布
2024-03-01
实施
2024-06-01

5 量热仪联合使用基本流程 5.1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开展毫克级物料热稳定性试验。 5.2 使用快速筛选量热仪开展克级物料热稳定性试验。 5.3 根据4.4和下列原则对5.1和5.2测试结果进行物料放热判定: a)  差示扫描量热试验与快速筛选量热试验都测出物料放热,判定物料放热,进入绝热量热试验; b)  差示扫描量热试验未测出物料放热,快速筛选量热试验测出物料放热,判定物料放热,进入绝热量热试验; c)  差示扫描量热试验测出物料放热,快速筛选量热试验未测出物料放热,判定物料放热,进入绝热量热试验; d)  差示扫描量热试验与快速筛选量热试验都未测出物料放热,判定物料无放热,结束试验。 5.4 使用绝热量热仪开展克级物料热稳定性测试,获取物料热稳定性参数。 5.5 试验结束。

Test code for thermal stability of chemicals by multi-calorimeter

ICS
17.200.10
CCS
C261
发布
2024-03-01
实施
2024-06-01

项  目 指  标 外观 淡黄色透明液体 氯化氢(HCl),w/%                 ≥ 20.0 氟离子(F-),w/%                  ≤ 5.0 磷(P),w/%                         ≤ 0.4 铁(Fe),w/%                      ≤ 0.002 镍(Ni),w/%                       ≤ 0.005 浊度/NTU                          ≤ 10

By-product hydrochloric acid in lithium hexafluorophosphate

ICS
13.030.20
CCS
C261
发布
2024-03-01
实施
2024-06-01

5 要求 5.1 外观:浅黄色颗粒或粉末。 5.2 2-(4-甲基-3-戊烯基)蒽醌按本文件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应符合表1的规定。

2-(4-methyl-3-pentenyl) anthraquinone

ICS
71.100.10
CCS
C261
发布
2024-03-01
实施
2024-06-01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用N-乙基哌嗪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哌嗪和乙醇为原料制得的工业用N-乙基哌嗪。

N-Ethylpiperazine for industrial use

ICS
71.100.01
CCS
C261
发布
2024-03-01
实施
2024-04-01

项 目 指 标 外观 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溶液 氟化氢(HF),w/%                               ≥ 20.0 氯化氢(HCl),w/%                              ≤ 5.0 灼烧残渣,w/%                                    ≤ 0.10 氟硅酸(H2SiF6),w/%                            ≤ 2.0 铁(Fe)/(mg/kg)                                  ≤ 40 铅(Pb)/(mg/kg)                                  ≤ 5 总铬/(mg/kg)                                     ≤ 10

Hydrofluoric acid by-product of incineration of organic fluorine chemical industry

ICS
13.020.20
CCS
C261
发布
2024-03-01
实施
2024-06-01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用五氯吡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吡啶与氯气为原料经氯化反应制得的五氯吡啶产品。

Pentachloropyridine for industrial use

ICS
71.080.30
CCS
C261
发布
2024-03-01
实施
2024-04-01

项 目 氢气(体积)/10-2 甲烷(体积)/10-2 C2+烃(体积)/10-2 氧气(体积)/10-2 氮气(体积)/10-2 一氧化碳(体积)/10-2 二氧化碳(体积)/10-2 水

By-product hydrogen via propane dehydrogenation process

ICS
71.100.20
CCS
C261
发布
2024-03-01
实施
2024-06-01

5.1 披露内容 5.1.1 披露具体内容 企业披露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a)基本信息:包括信息全面性和编制说明。 b)环境(E):该部分披露内容包括企业在环境管理、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及控制、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和清洁生产与绿色运营等方面开展的活动信息。 c)社会(S):该部分披露内容包括企业对员工、各利益相关方责任、社会贡献、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安全管理和奖惩与争议等方面承担的行动信息。 d)治理(G):该部分披露内容包括企业关于战略与文化、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和治理成效等方面的信息。 5.1.2 披露内容说明 a)披露内容具体明细和相应要求根据企业自身所属上市或非上市类型对应参照附录A。 b)披露指标中,基本指标为企业应当披露的ESG信息范畴,建议企业应披尽披;倡议指标为鼓励企业披露的ESG信息范畴,企业可根据自身ESG开展情况选择;定量指标以披露数据信息为主,定性指标以文字阐述为主。 c)若企业不存在5.1.1所述某信息或某信息不适合企业,应在披露报告中说明。 d)企业根据自身ESG发展的特色,可增设除附录A之外的其他指标进行披露。

Disclosure guidelines to the 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 for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ICS
13.020.01
CCS
C261
发布
2024-03-01
实施
2024-06-01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