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36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76 条与 相关的标准,共 6

4 技术要求 4.1 基体  电镀前基体表面质量应符合GB/T 12611的要求。泵筒内表面保粗糙度应不大于Ra0.4 μm。 4.2 外观 4.2.1 主要表面  按照工艺完成珩磨后颜色均匀、细致等,不应有起皮、鼓泡、麻点、针眼、露镀、崩边、划伤等缺陷。 4.2.2 其它表面镀层(含外表面、内外螺纹、止口、端面) 通常情况下,这些位置无需电镀,保持光滑无可触缺陷即可;但在客户提出要求并在文件中注明时,可对产品以上位置进行复合镀处理,镀层应满足4.2.1要求外,螺纹、止口、端面等位置不应腐蚀。 4.3 镀层厚度 4.3.1 主要表面 不同基体材料主要表面镀层厚度应满足表1要求。 表1 不同基体材料镀层类型及厚度 类型代号 镀层厚度 泵筒基体材质 基体屈服强度 C1 ≥0.033 mm 中低碳钢(1020、1026、1045等) ≥414 MPa C2 ≥0.033 mm 低合金钢(30CrMo、42CrMo等) ≥345 MPa C3 ≥0.033 mm 铁素体钢(1Cr5Mo) ≥483 MPa C4 ≥0.033 mm 海军黄铜(C44300) ≥345 MPa D1 ≥0.076 mm 中低碳钢(1020、1026、1045钢等) ≥414 MPa D2 ≥0.076 mm 低合金钢(30CrMo、42CrMo等) ≥345 MPa D3 ≥0.076 mm 铁素体钢(1Cr5Mo) ≥483 MPa D4 ≥0.076 mm 海军黄铜(C44300) ≥345 MPa 4.3.2 其它表面 镀层厚度应≥0.01 mm。 4.4 附着强度 镀层与基体结合牢固,应无脱落、起泡、起皮等现象。 4.5 镀层硬度 镀层硬度应满足表2要求(其中C4和D4为海军黄铜的基体材质)。? 表2 不同类型镀层硬度 镀层类别 C1 C2 C3 C4 D1 D2 D3 D4 硬度(HV200) ≥900 ≥900 ≥900 ≥550 ≥900 ≥900 ≥900 ≥550 4.6 镀层耐蚀性 镀层厚度大于或等于0.033 mm的, 360 h后无明显扩大锈斑或锈蚀面积不超过镀层覆盖面的1%;镀层厚度大于或等于0.076 mm的,720 h后无明显扩大锈斑或锈蚀面积不超过镀层覆盖面的1%。 4.7 镀层耐磨性 经磨损后,其磨耗损失量应不大于0.6 mg/1000圈。 4.8 碳化物果粒量及粒径 复合镀层内的碳化物硬质颗粒含量≥25%,主要表面颗粒粒径(2~10)μm,其它表面颗粒粒径(1~6)。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nickel carbide composite electroplating for pump barrels of oil well pumps

ICS
25.220.40
CCS
C336
发布
2022-02-21
实施
2022-06-21

本文件规定了复膜铁(复膜金属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laminated steel (laminated metal sheet) for chemical buckets

ICS
25.220.01
CCS
C336
发布
2022-01-13
实施
2022-01-27

本文件规定了不锈钢复合板焊接工艺规程的术语和定义、材料选择、焊接前准备、焊接流程、焊接方法、焊接要求、检验检测及返修。 本文件适用于不锈钢复合板设备的焊接、热处理及检测等。

Welding procedure specification for stainless steel clad plate

ICS
25.160.10
CCS
C336
发布
2021-12-29
实施
2021-12-29

本标准规定了热处理行业产品质量创新企业的申报条件和评定办法。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热处理工艺装备、热处理工艺装备及设备备件、热处理工艺材料、热处理设备配套仪器仪表、热处理质量检验设备仪器生产制造的企业申报热处理行业产品质量创新企业的评定工作。

Condition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for product quality innovation enterprises in the heat treatment industry

ICS
25.200
CCS
C336
发布
2021-12-20
实施
2022-02-14

3.1  稀土耐候钢Ⅰ类  rare earth weathering steel Ⅰ 在GB/T 700中的Q235普碳钢或GB/T 1591中的Q355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少量的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在金属基体表面形成致密稳定的氧化保护层,使钢的耐大气腐蚀性能大幅度提高的钢。 3.2  稀土耐候钢Ⅱ类  rare earth weathering steel Ⅱ 在传统耐候钢基础上,通过添加少量的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可适当减少合金元素Cu、Cr、Ni等的含量,在金属基体表面形成致密稳定的氧化保护层,钢的耐大气腐蚀性能仍满足要求的钢。 3.3  稀土耐候钢高速公路护栏  highway guardrail made of rare earth weathering steel 一种利用稀土耐候钢Ⅰ类(3.1)和/或稀土耐候钢Ⅱ类(3.2)加工成型的高速公路用波形梁钢护栏。 4 分类和代号 5 产品规格 6 加工工艺 7 技术要求 8 测试方法 9 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 10 检验规则 11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Highway guardrail made of rare earth weathering steel

ICS
77.140.01
CCS
C336
发布
2021-11-10
实施
2021-11-16

本标准规定了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机械加工的加工工艺、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机械加工工艺包括切片、磨削、线切割、加温除污、钻孔。

Machining for sintered neodymium iron boron permanent magnets

ICS
99
CCS
C336
发布
2021-11-03
实施
2021-11-03

非建筑用铝合金装饰型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

Aluminium alloy extruded profiles used for decoration excluding architecture

ICS
77.020
CCS
C336
发布
2021-10-29
实施
2021-10-29

4 锌铝涂层涂装作业 4.1 涂覆前处理作业 4.1.1 脱脂处理 应符合GB 7692及AQ 5213相关要求。 4.1.1.1 网带炉脱脂处理 4.1.1.1.1 网带炉运作时,操作者不应靠近网带、转轴等运行设备,不应在运行的网带炉上装料和卸物。 4.1.1.1.2 网带上放置零件,网带两侧应留50 mm的空隙,以免工件嵌入运行中的链条,导致网带脱轨而引发的设备伤人事故。 4.1.1.1.3 烘道内不应有可燃物品。维修、保养、动火时,网带炉应停止运行,应关闭电源和燃气阀,并按相关规定配备消防灭火器材。 4.1.1.1.4 收料操作工应佩戴工作手套,大件工件不应自由落体下网。应放置挡板或人工收料。 4.1.1.1.5 网带炉生产线应配置废气排放设备,排放废气应符合GB/T 16297的要求,并应取得废气排放相关资质。 4.1.1.2 清洗脱脂处理(碱性清洗) 4.1.1.2.1 应按工艺参数要求配制碱性清洗剂,操作者须穿戴相应防护用品,如橡塑手套、护目镜等,以防腐蚀伤身。 4.1.1.2.2 皮肤如不慎接触到碱液,应立即清水冲洗,腐蚀严重者应立即前去就医处理。 4.1.1.2.3 零件清洗后的油污残液收集后经过回收处理后回用,或者交由符合环保资质认定的专业公司进行处理。 4.1.2 除锈处理 4.1.2.1 滚筒式抛丸 4.1.2.1.1 抛丸机除锈作业应符合GB 12348、GB/T 50087、GB 7692、AQ 4272的相关要求。 4.1.2.1.2 操作者应正确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专用口罩、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 4.1.2.1.3 设备运转时,依据电流表运作要求,应调整或添加钢丸,达到安全运作状态。 4.1.2.1.4 严禁打开运作中的机门,不应用手拿取工件,防止丸粒、粉末及工件外抛而造成伤害事故。 4.1.2.1.5 每批次抛丸工件的装载量,应视工件单重和难度系数等,严格控制在设备承载量的30~60%内。 4.1.2.1.6 抛丸运作停止后,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操作者应佩戴专用口罩清扫散落在地的丸粒,及时清理滞留现场金属氧化皮粉尘。 4.1.2.1.7 抛丸机集尘器内的金属氧化皮粉尘,应定期实施清理,清理周期至少每周一次,收集的粉尘应交由专业的环保公司定期回收处理。 4.1.2.1.8 抛丸机日常维修动需动火作业前,应在停机后及时清理集尘器内和周围的金属氧化皮粉尘,清理后现场洒水,应按相关的要求配备灭火器材和实施专人监护措施。 4.1.2.1.9 铝、镁合金工件抛丸产生的粉尘,须严格按操作规程处置,并做好现场监护和防范应急措施。 4.1.2.1.10 抛丸设备应坚持日检安全记录和日常维修保养记录。 4.1.2.1.11 抛丸机作业区域应配置黄沙桶和消防灭火器材。  4.1.2.1.12 设备内粉尘平均浓度应不大于其爆炸下限值的50%,操作者工作场所空气中总尘容许浓度不大于8 mg/m3。 4.1.2.2 悬挂式、通过式抛丸 4.1.2.2.1 应符合4.2.1的相关安全要求,同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4.1.2.2.2 吊钩及附属连接的工装盘、钢丝绳、链条等承接物,不得带有隐患操作。 4.1.2.2.3 在转盘上提取工件时应注意重心稳定,防止工件掉落导致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4.1.2.2.4 抛丸机噪声应符合GB 12348和GB/T 50087的相关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采用技术整改和控制措施。 4.2 涂覆作业 4.2.1 浸渍-离心法 4.2.1.1 浸渍-离心法涂覆作业应符合AQ 5213的相关要求。 4.2.1.2 使用浸渍锌铝涂料时应严禁明火,并应采取相关消防安全措施。 4.2.1.3 浸渍槽及离心篮筐作业时,装载工件应在离心篮筐之内,不应超出离心篮筐之外,以免工件飞出伤人。 4.2.1.4 离心篮筐装载工件时,应依据工件品种和类别,设定每筐装载数量或重量。行星机每筐原则上装载1/3当量为准,单缸和双缸篮筐的装载控制在1/2当量以下。超载作业极易造成离心篮筐重心不稳,触及浸渍槽倾覆事故的发生。 4.2.1.5 操作工作业时不应贴近送料传送机,以免工件意外伤人。 4.2.1.6 浸渍槽缸内应设定涂料上限高度,原则上不应超过离心篮筐上沿。 4.2.1.7 离心机运作时,不应开启盖板或用手提取工件。 4.2.1.8 离心装置应设置盖板,离心装置和盖板应采取自动连锁控制,在没有盖板或盖板损坏状态下不应进行涂覆操作。 4.2.1.9 离心装置收集的锌铝涂料不应泄漏及随意外排处理。 4.2.1.10 使用溶剂型锌铝涂料的浸渍-离心涂覆设备,应设置在恒温除湿工作室内按程序操作,并配置排风装置和废气处理系统,废气排放应符合GB 16297相关标准。 4.2.1.11 使用水性锌铝涂料作业的企业,应配置环保认可的废气排放处理系统,应符合GB 16297相关标准的要求。  4.2.2 刷涂法 4.2.2.1 按照GB/T 11651要求,操作工须规范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身体裸露部位有伤口者、对锌铝涂料等化学品有过敏反应者,不宜从事刷涂作业。 4.2.2.2 刷涂作业现场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及配置抽排风系统。 4.2.2.3 刷涂作业后,带有残留锌铝涂料的用具,如毛刷、抹布等不得随意丢弃,须作危废收集处理。 4.2.3 喷涂法 4.2.3.1 锌铝涂层喷涂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作业程序,应符合GB 6514、GB 7691、GB 14444相关规定的要求,喷房内的可燃气体体积浓度不应超过其爆炸下限值的25%,操作者作业现场的有害物质接触限值应符合GBZ 2.1的要求。 4.2.3.2 喷涂设备应配置漆雾净化装置。水帘式漆雾净化装置的循环水,以及干式漆雾净化装置的过滤材料,应由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定期回收处理。 4.2.3.3 喷涂溶剂型锌铝涂料后的循环水处理,应加入适量的絮凝剂并定期清理涂料渣。涂料渣应由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回收处理。 4.2.3.4 干式漆雾去除装置、导流板、分布板、撞击板,应定时取出清理,定期调整更换,清理的涂料渣应由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4.2.3.5 采用高压静电工艺喷涂锌铝涂料时,应符合GB 12367的相关作业要求。 4.2.3.6 静电喷涂室应配置通电落锁安全装置及报警装置。自动化喷涂装置应与维修门联锁,人员进入时将自动断电停止整个喷涂作业。 4.2.3.7 喷房应与涂覆车间隔离,喷涂作业现场的通风和防爆电器配置,应符合GB 14444的相关规定,应按相关规定配置消防灭火器材,并应有良好的光照条件。 4.3 涂层固化作业 4.3.1 涂层固化作业通用要求 4.3.1.1 网带炉固化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操作,应符合GB 14443的相关要求,可燃气体体积浓度不应超过其爆炸下限值的25%。 4.3.1.2 高温风机与加热系统应设置自动联锁控制系统。高温风机启动前,则无法启动加热系统,固化设备停止作业时,应先关闭加热系统,待固化设备(网带炉)内空气温度≤ 150℃时,再关闭高温风机。 4.3.1.3 固化设备维修需动火作业时,应经企业安检部门批准,严格执行动火安全管理制度,在固化设备停炉、断电和落实安全监护措施后方可动火作业。 4.3.1.4 操作工在网带式固化炉进料口作业时,须佩戴防护口罩,防止吸入挥发的涂料气体。 4.3.1.5 涂层固化后的工件出炉时,操作工收料时应采取防止灼伤、磕碰等安全措施。 4.3.1.6 固化设备的电气配置应满足GB 50058规定的要求。 4.3.2 电气加热的固化设备 4.3.2.1 电加热器部位应设置“有电危险”的警告标志。  4.3.2.2 电加热器与金属支架间应有良好电气绝缘,其常温绝缘电阻不得小于 1MΩ。电加热器与导线的连接须保证良好接触,接线端的设置应便于日常维护与检查。 4.3.3 燃气加热的固化设备 4.3.3.1 应在燃烧器部位10m处的周边范围内,设置“禁止烟火”的警告标志。  4.3.3.2 动火作业应符合4.3.1.3规定,施工之前应停机、关闭气源和惰性气体置换管道内的可燃气体,在燃气测爆仪检测安全后,并配有专人动火监护和配备灭火器材方可动火检修。这类特种动火检修,应由地方安检部门批准实施或由地方安检认定的资质单位操作。 4.3.3.3 应定期检测整个燃气供气系统是否泄漏,发现泄漏应及时整改,确保安全。 4.3.4 燃油加热器的固化设备 4.3.4.1 应在燃油加热器部位10m处的周边范围内,设置“禁止烟火”的警告标志。 4.3.4.2 动火作业应符合4.3.1.3规定,应关闭固化设备及供油系统,配置专人监护并配备灭火器材。动火维修焊接供油系统部位,应由地方安检部门备案批准实施或由地方安检认定的资质单位操作。 4.3.4.3 应定期用目测方法巡视整个燃油系统是否渗漏,发现渗漏应及时整改,确保安全。 4.4 涂覆后外涂层作业 4.4.1 采用浸渍-离心工艺方式涂覆外涂层时,其作业安全应符合GB 6514、GB 17750规定的要求。面涂的浸涂作业应符合4.2.1的相关要求。 4.4.2 采用静电和气压喷涂等工艺方式涂覆外涂层时,其作业安全应符合 GB 6514、GB 14444、GB 14773、GB 15607规定的要求。面涂的喷涂作业应符合4.2.3的相关要求。 4.4.3 如需在有铬(YC)或无铬(NC)锌铝涂层外进行其他特殊面涂涂料加工,则应遵守相关涂料供应商提供的工艺操作指导书和相关行业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 5 涂装的设计、制作、安装、调试等环节 5.1 设计、制作环节 5.1.1 涂覆作业场所安全设施按GB50187、GB50212、AQ5204的规定执行。 5.1.2 所有设备设计、制作应满足工艺安全要求,设备的选用应符合GB 5083的要求及本文件的规定。 5.1.3 锌铝涂覆设备车间在总体布局时,应根据车间的作业性质、生产流程、环境保护以及防火、安全、消防、卫生等相关要求,并应符合GB 50187、GB 50140、GB 50016 的有关规定。 5.1.4 制造锌铝涂层设备的作业车间内,所有原材料存放区应划定区域,采用分类存放并做好标识。存放可燃或易燃材料时,应根据MSDS中标明的理化特性,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5.1.5 锌铝涂装车间须根据生产工艺要求、作业环境特点和化学品物料使用性质,进行防静电设计和安全管理措施。防静电设计和保护应符合GB 12158的相关规定。 5.1.6 锌铝涂装设备及设备基础的防雷击要求,应符合GB 50057的相关规定。 5.1.7 锌铝涂层涂装车间的地坪设计,应根据工艺特性分别满足防滑、防尘、防潮、防渗、防冲击及防静电等方面的相关规定要求。 5.1.8 锌铝涂层涂装车间工艺设备产生的废水,其收集和处理措施应符合GB 8978的相关规定。 5.1.9 设备制造不应采用国家明令的禁用材料,所有材料不应含有硅酮成分。 5.1.10 设备制造设计中安全卫生等项,应符合GB 5083、GB 6514、GB 7691的相关规定。 5.1.11 设备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耐腐性以及耐火等级要求,潮湿区应根据其特性采用防腐蚀和防滑措施,设备安装部位的地基应稳定,且保持合格的受压等级。 5.1.12 设备作业室,应设置安装报警装置、安全门、维修门、观察窗或观察孔,安全门应门内外均可开启。 5.2 设备安装、调试环节 设备安装、调试应符合GB 2893、GB 2894、GB 5083、GB 7691、GB 50058、GB 50140、GB 12348、GB 14444、GB 14443、AQ 5213的相关要求。设备安装、调试前应划分安全区域范围,作业现场做好安全措施、安全标志等。 5.2.1 设备安装 5.2.1.1 涂覆等设备安装前,购置方应提前调配叉车、吊装等设备,安装区域的安全警戒划定,非作业人员不得在现场,并做好水、气、电等介质的配套交接工序。 5.2.1.2 设备安装动用焊接工序,现场应严禁可燃气体及可燃物堆放,严禁抽烟,无关人员远离施工作业现场。 5.2.1.3 吊装设备时,作业人员应戴好安全帽、手套,不宜在行车、吊车下走动,2m以上属登高作业。不系安全带、安全帽及恐高人员,不应进行高空作业,应按GB/T 3608标准执行。 5.2.1.4 吊装设备时,轻拿轻放,所有吊装铁链、吊带操作前要检查安全可靠性,以免断裂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5.2.1.5 安装现场内的坑、沟、孔、高压电气设备、易燃、易爆场所等,应设置围栏、盖板及危险警示标志。夜间作业应设信号灯,必要时指定专人负责监护。各种防护设施,安全标志,未经批准,不得移动或拆除。 5.2.1.6 所有的皮带、齿轮、轴、滑轮、链轮、心轴、飞轮等部件的设备,都应该有保护盖和防护罩,以防止人员触及伤身。在吊重设备上的绞鼓应配置有效的锁扣装置。起重机的吊勾上应装有防脱钩装置,以防止绳索滑落。所有的压力设备和系统应配有合格的安全释放阀和压力表。 5.2.2 设备调试 5.2.2.1 抛丸机启动时,应关注声音是否有异样,轴转动是否异响,橡皮带正反转是否顺畅,电机噪声是否符合环保标准,抛丸作业时钢丸是否有外溢,密封性是否符合安全操作标准。 5.2.2.2 抛丸机和涂覆机设备都应按照各自的操作指导书或说明书运作,针对各个部件的正常运作情况进行验收交接。 5.2.2.3 涂覆机机头启动后是否平稳,设备是否抖动,地基平整是否松动,上料机运作过程是否平稳,多篮筐的装卸是否严密,各个接口要符合安全作业标准,对口稳准,以防不测掉落,造成设备以及人员的伤害。 5.2.2.4 安装调试用的电源线路应采用绝缘软导线。不得接触潮湿地面或接近热源。 5.2.3 设备检修和保养 5.2.3.1 涂覆企业应根据设备制造厂提供的整套设备使用说明书,制订企业日常设备检查维护制度,并定期检修和保养。 5.2.3.2 网带炉烘干室、喷房、前处理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性能检测,关键设备每年至少进行二次。涂覆企业应核对检测结果是否符合安全运行要求,并将检测结果记录在册,发现问题应及时反馈并进行整改。 6 锌铝涂料 6.1 制造环节 锌铝涂料制造、生产应符合AQ 5204相关要求。 6.2 配制环节 6.2.1 按涂料厂家提供的锌铝涂料(YC或NC)技术操作书说明和MSDS材料成分报告,配置过程须按技术路线顺序操作,违章操作将导致涂料对人体皮肤和器官造成腐蚀性伤害。 6.2.2 锌铝涂料配制应在钢制或塑料材质的容器内进行,涂料配制量应不大于容器体积的三分之二。 6.2.3 配制锌铝涂料作业现场,应安装控温除湿等设备,且按涂料配制标准控制温湿度。 6.2.4 配制水性或溶剂型锌铝涂料所用浴锅和搅拌机,应具备冷/热水的转换功能和转速调节等功能。在涂料搅拌时应防止过热或转速过快而导致涂料溅出。 6.2.5 搅拌水性或溶剂型涂料时,搅拌桨不应接触涂料容器,防止击穿容器导致涂料渗漏。 6.2.6 配制溶剂型锌铝涂料应使用防爆或气动搅拌机,配制现场禁止电弧或明火的靠近。 6.2.7 配制涂料工作场所,使用导电体制作的操作工具(如手推车、油桶搬运车等),应有可靠接地功能。配制涂料后,清洗涂料容器的残液、设备和工装残留的涂料废液和带有涂料废液物品等,不得外排处理,应有环保资质单位上门回收处理。 6.2.8 配制涂料的作业人员,现场应佩戴特制眼镜和配备洗眼器,以应对涂料飞溅伤及眼睛等部位的紧急处理。 6.2.9 作业现场存放的锌铝涂料等化学品用量,不应超过当天用量,剩余涂料应存放专用仓库保管。 6.2.10 配制涂料现场不应堆放杂物,作业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地面涂料残留,各类涂料用品应加盖密封保存。 6.2.11 配制涂料现场应配置强制排风装置,可燃气体浓度应小于其爆炸极限下限的25%。 6.3 使用环节 6.3.1 锌铝涂料从配制场所转移到涂覆车间作业现场,应使用带盖的容器,转移的涂液体积不得超过容器的三分之二,防止因转移过程中震动导致涂液飞溅。 6.3.2 工作结束后,应将当天剩余的涂料及辅料送回配料间或入库,在密闭容器中储存。 6.3.3 节假日停产时,浸渍槽中的涂料应存放至转移槽罐或储存密闭容器。配制后的涂料、有机溶剂应保存在密闭容器或可移动的槽罐内。 6.3.4 转移锌铝涂料的密闭容器等配套设备,应耐腐蚀、抗静电、有足够强度,调漆罐和输漆罐宜设置阻火装置。 6.3.5 供给泵灌注溶剂型锌铝涂料时,应有自动保护措施,应符合相应防爆区域的等级要求。 6.3.6 涂覆现场使用或处置涂料的区域,应按化学危险品相关规范处理或清理泄漏的液体。 6.3.7 使用涂料及有机溶剂的区域,不得有明火或其他火源的存在,定期测定区域内可燃气体体积浓度,测定数值不应超过其爆炸下限值的25%。 6.4 储存环节 6.4.1 锌铝涂料储存应符合GB 17914、GB 17915、AQ 5204、AQ 5201的相关要求。 6.4.2 锌铝涂料(原材料桶装)入库时,应准确校对生产日期和有效日期,查验产品包装标志、检验合格证和安全技术说明书,做到账、物、卡一致。 6.4.3 锌铝涂料存储场所应安装通风、控温和除湿装置,水性锌铝涂料储存环境的温度应大于 0℃、小于 30℃;溶剂型锌铝涂料储存环境的温度应小于35℃。 6.4.4 锌铝涂料的多组分材料应分开存放,且不应与酸、碱等化学物质接触,应避免阳光直射及有机物挥发气体。储存涂料场所应定期测定区域内可燃气体体积浓度,测定数值不应超过其爆炸下限值的25%。 6.4.5 企业不应私自排放或处理锌铝涂料原液、废液、残液,应由有环保部门认定的专业公司上门回收处理。 6.4.6 锌铝涂料存储场所应使用防火材料建造,应配置符合化学品仓储标准的消防设施。仓库内应禁止吸烟,不应有明火、电气焊作业。 6.4.7 锌铝涂料等原材料仓库,应采取先进先出和五五堆放的仓库管理办法。为使物品出入库的合理移动,基本条件是将物品面向通道保管,以确保消防安全。 6.5 运输环节 6.5.1 锌铝涂料运输应符合GB 7258相关要求。锌铝涂料运输须委托具备“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资质的单位承接运输业务。驾驶员应有有效驾驶证,同时应具备当地交通主管部门核发的“危险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 6.5.2 委外运输车辆应悬挂“危险品”三角形顶灯,携带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涂料等化学品运输车辆在一般道路上最高时速为60km/h,高速公路最高时速为80km/h。 6.5.3 夏季运输锌铝涂料等化学物品,宜在夜间运输,必要时应采取隔热降温措施。 6.5.4 运输和输送锌铝涂料、溶剂、稀释剂的容器和管道应保持完好,谨防跑冒滴漏。 7 安全管理 7.1 职业健康 7.1.1 按GBZ 188规范要求,从事锌铝涂层涂覆、喷涂、抛丸和配料等工种的作业人员,入职前应进行健康检查。入职后企业应每年安排一次体检,企业应建立员工健康档案。 7.1.2 解除企业员工的劳动合同前,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发现在岗的职业病患者,企业应严格按《合同法》规定,不应随意解除员工的劳动合同。 7.1.3 对从事涂覆工作的员工,企业应按GB/T 11651相关要求,定期发放有关劳防用品。 7.1.4 严禁将食品、餐具带入涂覆作业现场,严禁在作业现场吸烟、饮食等。 7.1.5 工作结束后,应换下工作服,彻底清洗脸部和双手后方能离开作业场所。 7.1.6 作业现场应设置多处水源点,方便作业人员及时清洗涂料残液,有伤及的须及时就医诊治。 7.1.7 孕妇、哺乳期人员不应从事涂覆作业工作,对涂料过敏者应及时调岗安排他任。 7.2 应急管理   7.2.1 企业应按GB/T 29639的相关要求,制定可靠的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应定期修订、完善安全操作规程、不断提升应急处置方案的有效性。 7.2.2 粉尘及噪声的危害控制标准,分别按GB15577及GB/T 50087的相关要求执行。 7.2.3 涂覆、喷涂、抛丸和配料等作业场所应配置应急专用柜,存放急救药箱、防毒面具、呼吸防护器、灭火毯、手持防爆应急照明等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并定期检查、补缺和维护,确保有效运作,防患于未然。 7.2.4 对明显违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指挥者,操作人员有责任停止生产,并及时向企业领导或安检部门直接反映事件原委,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7.2.5 企业应按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方案的相关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7.2.6 企业应按应急处置方案设置企业专职安全员,作业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并定期展开活动演练。 8 环境保护 8.1 锌铝涂层作业后的废水收集、处理和排放应符合GB 8978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8.2 锌铝涂装的废气排放应符合GB 16297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 8.3 锌铝涂料(水性/溶剂型)包装容器,特别是装有YC残液的金属桶和塑料桶,不应任意私自处理、倾倒,不应挪作他用,须委托有环保资质的专业机构回收处理。 8.4 涂装作业中通风排气装置排出的气体有害物浓度,当超过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制时,应配置废气排放净化装置,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8.5 粉尘等爆炸危险区域应按相关规范控制易燃物存量,不应有可能产生明火的危险源。 9 安全培训 9.1 锌铝涂层作业员工应接受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9.2 安全教育培训应包括以下内容: ——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管理法规、涂装安全管理法规等。 —— 锌铝涂层工艺流程及涂装作业过程中应着重掌握的安全操作技能。 —— 锌铝涂料及有关化学品火灾爆炸危险特性、作业中的安全防范措施与应急处置方案。 —— 了解锌铝涂层涂装过程的有害因素、危险源,应如何改善作业环境质量指标的途径和措施。 —— 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用具性能及使用方法。 —— 了解涂装作业中的电气防爆规定,特种作业人员(电工、电焊工、驾驶员等)应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 —— 对进入企业的外来人员,应进行企业安全须知介绍后方可进入。

Safety production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Zinc Aluminum coating

ICS
25.220.01
CCS
C336
发布
2021-10-25
实施
2022-06-21

本文件规定了汽车部件电泳涂装生产线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及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汽车部件电泳涂装生产线(以下简称生产线),其他工业产品的电泳涂装生产线可参照执行。

Electro-coating production line for car parts

ICS
25.220.01
CCS
C336
发布
2021-08-23
实施
2021-08-30

本文件规定了直流手工弧焊机的使用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铭牌、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为工业和专业用途而设计的由不超过GB/T 156标准中表1规定的电压供电或由机械设备驱动的额定电流为160A~800A的直流手工弧焊机。

DC Manual Arc Welding Machine

ICS
25.160.30
CCS
C336
发布
2021-08-20
实施
2022-11-22

本文件规定了球扁钢的订货内容、型号、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

Hot-rolled bulb flats

ICS
77.140.50
CCS
C336
发布
2021-08-20
实施
2022-04-14

本文件规定了一种基于基片弯曲法的薄膜应力测定的术语和定义,包括:基片、薄膜、试样、厚度、镀膜、物理气相沉积技术、曲率半径。 测量原理:测量基片在单面镀膜前后的曲率半径,基片初始曲率半径和基片(镀膜面)曲率半径,利用斯东尼(Stoney)公式,计算得出薄膜应力。

Determination of the film stress—Substrate curvature method

ICS
25.220.01
CCS
C336
发布
2021-05-28
实施
2021-05-31

从铝合金建筑型材有机聚合物静电喷涂防火防爆及职业卫生安全设施设置、操作和管理三方面,规定了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厂房建设、主要生产设备设置、辅助设备设施设置、应急设施设置、疏散设施设置、安全标识设置、操作要求、管理要求和应急措施制定原则等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ire protection, explosion protection and occupational hygiene of organic polymer electrostatic spraying on aluminum alloy building profiles

ICS
13.100
CCS
C336
发布
2021-05-25
实施
2021-05-25

本标准规定了真空磁控溅射镀银有关的术语和定义、工艺方法、材料与设备要求、质量检验以及包装储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电子等领域的金属以及非金属零件的真空磁控溅射镀银工艺、质量控制与验收。

Vacuum Magnetron Sputtering Silver Plating Technology and Quality Inspection

ICS
25.220.01
CCS
C336
发布
2021-01-29
实施
2021-01-29

本标准规定了无氰碱性镀镉镀液和镀层的术语和定义、工艺、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船舶、航空、航天、电子、电气等金属与非金属基体上的无氰碱性镀镉。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cyanide-free alkaline cadmium plating process

ICS
25.220.01
CCS
C336
发布
2021-01-29
实施
2021-01-29

本标准依据GB/T 2694 《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DL/T 646 《输变电钢管结构制造技术条件》、Q/GDW 1384 《输电线路钢管塔加工技术规程》、GB/T 10045 《碳钢药芯焊丝》、GB/T 12470 《埋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GB/T 17493 《低合金钢药芯焊丝》、GB/T 5293《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 GB/T 8110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HG/T 3728 《焊接用混合气 氩-二氧化碳》、Q/GDW 11143 《输电铁塔用焊接材料技术规范》、CECS 80 《塔桅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 2975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 50661 《钢结构焊接规范》、GB 9448 《焊接与切割安全》、GB/T 11345 《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T 228.1 《金属材料 拉抻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9 《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 230.1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231.1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29712 《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验收等级》、GB/T 3323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 4340.1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985.1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 985.2 《埋弧焊的推荐坡口》、JB/T 3223 《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NB/T 47013.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4部分 磁粉检测》、NB/T 47013.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 渗透检测》、DL/T 819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Q/GDW 1465 《输电杆塔高强钢焊接质量检验技术条件》、Q/GDW 707 《输电线路钢管塔薄壁管对接焊缝超声波检验及质量评定》、HG/T 2537 《焊接用二氧化碳》,标准适用于熔化极气体保护焊(FCAW)、焊接机器人气体保护焊(GMAW)和埋弧自动焊(SAW)等焊接方法的一级焊缝生产加工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welding of electric power tower

ICS
99
CCS
C336
发布
2021-01-16
实施
2021-01-21

本标准按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 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归口。 

Energy efficiency limit value, energy efficiency grade and energy saving measures of vacuum heat treatment equipment

ICS
25.200
CCS
C336
发布
2020-10-26
实施
2020-10-27

为规范热处理行业生产经营秩序和投资行为,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基础上, 改进企业组织方式,合理配置资源,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推进节能 减排清洁生产和高质量发展,引导热处理行业向精密、优质、清洁,绿色化、规模化、智 能化方向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制定热处理行业规范条件。  本标准将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和宏观调控要求适时修订。 

Heat treatment industry standard conditions

ICS
03.100.99
CCS
C336
发布
2020-07-16
实施
2020-07-20

本标准规定了螺纹钢激光测长称重试验机的技术指标和校准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线螺纹钢激光测长称重试验机(以下简称:试验机)的校准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rebar laser length measuring and weighing testing machine

ICS
77.040.10
CCS
C336
发布
2020-07-01
实施
2020-07-09

本标准按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Safety management regulations for the use and storage of commonly used hazardous chemicals in heat treatment

ICS
25.200
CCS
C336
发布
2019-11-18
实施
2019-11-22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