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00.20 数据链路层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232 条与 数据链路层 相关的标准,共 16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Part2:Data link layer

ICS
35.100.20
CCS
L79
发布
2019-05-10
实施
2019-12-01 00:00:00.0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使用作为ISO 646主题的七位编码字符集、GB/T 11383主题的八位编码字符集和作为GB/T 2311主题的对以上编码字符集扩展的按位串行的起止和同步数据传输系统的字符结构。 本标准亦规定了与七位编码字符集一起使用的奇偶检验读出。 本标准适用于在相关CCITT V和X系列建议中定义的通过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由CCITT和ISO/IEC加以标准化的接口信息传输。

Information processing.Character structure for start/stop and synchronous character oriented transmission

ICS
35.100.20
CCS
L78
发布
2011-10-31
实施
2012-02-01

本标准定义下述HDLC标准的一种应用.HDLC标准包括GB/T 15124和GB/T 14399-2008.当从其他标准之一解释所需的重新措辞有困难时,则以GB/T 15124和GB/T 14399-2008的原始要求为准。它还定义了ITU-T建议X.25中规定的使用X.25LAPB协议的DTE操作的结构、要素和规程。该规程适用于DTE和DCE间的数据,或两个DTE间数据交换。所定义的该规程旨在用于同步全双工链路,用于同步传输或者起/止传输。 第3章描述两种帧结构:一种是基本(模8)操作;另一种是扩充(模128)操作。基本(模8)操作是具有可选功能2和8的平衡异步规程类别(BAC,2,8)。扩充(模128)操作是具有可选功能2,8和10的平衡异步规程类别(BAC,2,8,10)。对支持基本(模8)操作和扩充(模128)的操作的那些DTE/DCE连接,其选择仅在预定时进行。 对支持基本(模8)操作和扩充(模128)操作的那些DTE/远程DTE连接,其选择通过双边协定进行。 第3章还描述了帧编码的两种方法,即当使用同步传输的时候按比特序列编码,当使用起/止传输时按八位位组序列编码。起/止编码为下列环境中的使用规定了可选的机制:包括对八位位组传输敏感的环境,这些八位位组中带有可能被解释为GB/T 1988-1988控制字符的值;和/或支持每个起/止字符仅传输七个数据比特的环境。编码的选择通过双边协定或其他合适的手段来进行,以适合此环境中数据传输的特征。 第4章描述堆积要素。有些内容仅适合基本(模8)操作,有些内容仅适合扩充(模128)操作。 第5章和第六章分别描述单链路规程(SLP)和可选择的多链路规程(MLP)。单链路规程是从帧结构和规程要素引伸出来的。SLP用于单条数据链路上的数据交换,MLP用于多条并行SLP上的数据交换。如果要使个别SLP失效的影响不干扰高一级操作,则需要MLP。通过事先双边商定,也可在单个SLP上使用MLP。对DTE/DCE连接,是否选择MLP仅需在预定时决定。对DTE/远程DTE连接,其选择通过双边商定。 在规程中需要在多种可能动作间进行选择的场合,一般给出了推荐选择。除非特别声明,否则动作选择不影响与本标准其他实施方案的相互操作,尽管操作效率可能受影响。在这种选择影响相互操作的场合,该堆积明确指出需要就规程的选择与远程端事先协商。为了和满足广泛应用的需要相一致,已尽量使这样的选择减至最少。本标准所有实施方案的基本要求是, 它们能够按规定,对由标准所允许的远程端所采取的动作作出响应(涉及事先双方商定的规程除外)。 第7章包含静态一致性要求,动态一致性要求和协议实现一致性声明(P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procedures.Description of the X.25LAPB-compatible DTE data link procedures

ICS
35.100.20
CCS
L78
发布
2008-09-01
实施
2009-02-01

本标准为采用面向比特的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规程的数据通信系统规定了帧结构、规程要素、规程类别、通用交换标识符(XID)帧的内容和格式以及交换环境中数据链路层地址决定/协商的手段。 本标准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例如,用在通常具有缓冲能力的数据站之间进行的单向、双向交替或双向同时的,包括在不同类型(如多点/点对点、全双工/半双工、交换/非交换、同步/起/止等)的数据电路上工作的数据通信。 本标准为在需要通信的双方之间建立至少一个数据链路连接提供交换所需信息的手段。本标准为此目的描述了通用XID帧信息字段内容和格式。 本标准只定义了与基本HDLC标准有关的信息编码。提供了在已定义基本参数的协商的同时允许把通用XID帧信息字段用来协商单个XID交换中的私有参数的机制。 本标准不限制或约束把定义了其他标准格式的XID帧信息的用法供特定应用使用。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HDLC)procedures

ICS
35.100.20
CCS
L78
发布
2008-08-19
实施
2009-01-01

GB/T 19897的本部分规定了面向连接、基于HDLC、异步通信协议议集的数据链路层。 为保证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操作方式具有一致的数据链路层服务规范,将数据链路层分成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 sub-layer)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sub-layer)。 本部分支持以下通信环境: 点到点与电到多点结构; 专用的与交换的数据传输设备; 半双工与全双工连接; 异步起/停传输,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无奇偶校检位,1个停止位。 两个专用程序定义如下: 将分别接收到的服务用户层协议数据单元部分以透明的方式从服务器传输到客户机,服务器侧的服务用户层可将其PDU碎片发给数据层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能对客户机隐藏这些碎片。 通过从站向主站发送UI帧得到的事件报告。 附录B解释了电表中数据交换的数据模型和协议的作用。

Automatic mater reading system lower 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Part 4:Data link layer using HDLC protocol

ICS
35.100.20
CCS
N22
发布
2005-09-09
实施
2006-04-01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Tutorial on naming and addressing

ICS
35.100.20
CCS
L79
发布
2000-01-03
实施
2000-08-01

本标准提供了开放系统内管理信息的规范,它与本文件中由规范所规定的OSI数据链路层的那些操作有关。数据链路层管理如何完成的细节超出了本标准的范围。数据键路层管理是通过规定下列内容来定义的: —数据键路层被管客体的被管客体类定义遵循管理信息的结构(GB/T 17175)发布的指南。 一被管客体及属性与本层操作的关系,以及与本层其他客体和属性的关系; —关于用于OSI系统管理的数据键路层被管客体的属性的动作类型操作。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Elements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related to OSI Data Link Layer standards

ICS
35.100.20
CCS
L78
发布
2000-01-03
实施
2000-08-01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介绍GB/T 9387.3定义的主要概念和机制,以便满足开放系统互连环境(OSIE)中命名和编址体系结构中做出的一些重要决定的基本原理。 虽然GB/T 9387.3并不定义任何形式的名字和地址,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以已出版的其它OSI标准已定义的特定名字形式的例子结束,从而示出了GB/T 9387.3定义的概念和机制如何应用于某些客体的命名中。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Tutorial on naming and addressing

ICS
35.100.20
CCS
L79
发布
2000-01-03
实施
2000-08-01

本标准在以下几方面定义了OSI数据链路服务: a)服务的原语动作和事件; b)与每个原语动作和事件相关的参数,以及它们所采取的形式; c)这些动作和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它们的有效顺序。 本标准的主要目标是规定概念上的数据链路服务的特性,在指导数据链路协议的开发方面补充OSI参考模型。 本标准既不规定各个实现或产品,也不对信息处理系统中的数据链路实体和接口的实现加以限制。 本数据链路服务定义标准没有设备一致性要求。相反,一致性是通过遵守数据链路协议的实现来达到的,这些协议满足本标准中定义的数据链路服务。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Data link service definition

ICS
35.100.20
CCS
L79
发布
1998-11-05
实施
1999-06-01

本标准定义了一个抽象测试套,它用来测试与GB/T14399或CCITTX.25(1980,1984)有关的IUT数据链路层的一致性。 数据终端设备(DTE)与以上国家标准或CCITT的一致性测试通过测试器与DTE之间的专门电路实现。要引起注意的是CCITTX.25:1980和X.25:1984是从DCE的角度来写的,因此 并不明确定 义DTE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隐含表明一个DTE的操作被包括了,因为有与X.25DCE通信的需要。 本标准不包括CCITT推荐中给以的LAP过程的测试。 注:对扩展操作(modulo128),多链路过程和DTE-DTE操作GB/T14399在以后会有进一步讨论。 本标准是为三种可能交互工作情况设计的,在图1中表示,本标准指明了图1所示三种情况的测试,但承认并不是每个测试都能应用到某一种别的DTE。一个测试选择过程必须被执行以确定一个测试在某DTE上的可应用性。这样的选择以PICS和PIXIT为基础。 在本标准的其余部分,术语“X.25标准”表示全部三个CCITTX.25:1980,CCITTX.25:1984和GB/T14399在内,否则将特别指明。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X.25-DTE conformance testing--Part 2: Data link layer conformance test suite

ICS
35.100.20
CCS
L79
发布
1996-12-26
实施
1997-07-01

本标准描述CCITT建议I.233[1]定义的用户平面内支持帧模式承载业务使用的数据链路层的规 程、帧格式、规程要素和字段格式。 帧模式承载业务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与规程,是在建议Q.921[2]规定的LAPD(D信道链路接入规程)协议与规程的基础上描述和扩展的。本规程适用于(而且不限于)对帧模式承载业务的接入,并取名为LAPF,即帧模式承载业务链路接入规程。LAPF的子集,即数据链路核心子层(在建议I.233作了规定)是用来支持帧中继承载业务的。LAPF的子集叫做“数据链路核心协议”(DL-CORE)在附录A中阐述。LAPF的其余部分叫做数据链路控制(DL-CONTROL)协议。 LAPF的用途是在B、D或H信道上通过ISDN用户/网络接口,在帧模式承载业务的U平面内的DL-服务用户之间传递数据链路服务数据单元。帧模式承载连接可使用建议Q.933[3]描述的规程或(在永久虚电路的情况下)通过预约来建立。 LAPF使用由建议I.430[4]支持的物理层服务。使用LAPF和兼容的HDLC规程,LAPF允许在一条ISDNB、D或H信道上对单个或多个帧模式承载连接进行统计复用。LAPF的主要特征如下: --同LAPD的对等实体至对等实体规程密切相关; --用户/网络接口规程是对称的,从而允许用户对用户在没有网络的干预下(或仅仅支持DL-CORE协议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互通; --有一个核心子层,它包含附录A给出的DL-CORE规程; --适用于任何ISDN信道,即B、D或H信道; --与LAPD同时共享D信道(见建议Q.921[2]); --使用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来识别在B、D或H信道上复用的承载连接中的每一条帧模式虚链路; --为层管理提供专用DLCI; --在一个层内使用一套协议以便实现下列业务之间的互通: ·帧中继与帧交换业务; ·帧中继与X.25业务; ·帧交换与X.25业务。 本建议提供的服务,可用来传递提供和支持OSI连接型网络服务(CONS-见建议X.213[5])的网 络层协议,例如以下两种协议: --建议X.25[6]的数据传送阶段,及 --附录F中描述的协议

ISDN data link layer specification for frame mode bearer services

ICS
35.100.20
CCS
L78
发布
1996-12-17
实施
1997-07-01

本标准规定多链路规程。在该规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的多条并行数据链路用来在网络层实体之间,提供可变带宽的数据链路。多链路规程(MLP)作为数据链路层中一个新的较高的子层出现,在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多条单数据链路协议功能(SLP)之间操作(见图1)。 本标准不规定SLP向MLP指示多链路帧传输业已成功完成的方法。 多链路规程不排除利用具有不同时延特性和/或线路速率的单链路规程构成一个多链路组。当本标准所规定的规程在一条或多条并行数据链路上使用时,数据链路两端在发送第一个多链路帧之前,必须了解将要使用该规程。这可通过下述方法实现:事先商定在该数据链路上的所有通信均采用该规程,或通过SLP之一协商使用该规程,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双方获得有关使用或不使用多链路规程共同理解的方法,在本标准中未作规定。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Data communication--Multilink procedures

ICS
35.100.20
CCS
L78
发布
1994-07-16
实施
1995-03-01

本标准规定数据链路控制规程要素。它适用于采用GB 7498-87《信息处理系统-数据通信-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帧结构》规定的HDLC帧结构以及在两个方向上具有独立帧编号的、码透明的同步数据传输。 本标准根据次站或组合站接收命令时所发生的动作具体定义HDLC规程要素。 本标准适用范围比较广泛,例如,用在通常具有缓冲能力的数据站之间进行的单向、双向交替或双向同时的,包括在不同类型(如多点/点对点、全双工/半双工、交换/非交换等)的数据电路上工作的数据通信。 所定义的HDLC规程要素可作为建立不同类型的控制规程的共同基础。本标准不定义任何单个系统,也不应将它看作为某个数据通信系统的规范。对特定的系统实施,并非所有的命令或响应都需要。

Data communication--High-level data control procedures--Consolidation of elements of procedures

ICS
35.100.20
CCS
L78
发布
1987-03-27
实施
1987-11-01

本标准为采用面向比特的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的数据通信系统规定了帧结构。它定义了帧的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和作帧定界序列(标志)用的比特组合。它还定义了一种使帧内比特模式具有独立性的机制。此外,还规定了两种帧检验序列(FCS),定义了地址字段的扩充规则,并描述了所用的编址约定。 控制字段的编码和格式在其他国家标准中定义。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Data communication--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procedures--Frame structure

ICS
35.100.20
CCS
L78
发布
1987-03-24
实施
1987-11-01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7809(1984)《信息处理系统-数据通信-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规程类别汇编》。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规程的类别是描述数据链路操作的些方法。这些方法允许在各种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的数据站间进行同步的、码透明的数据传输。这些规程类别在整个HDLC体系结构中,以一致的方式定义。本标准目的之一是在不平衡规程和平衡规程的基本类别间保持最大限度的兼容性,这对结构可变的数据站特别需要,这些数据站按特定连接的要求,可具有主站、次站或组合站的特征。 本标准定义了三种基本的规程类别(两种不平衡的和一种平衡的)。不平衡类别适用于专用或交换的数据传输设施上,点对点和多点两种结构(见图1)。不平衡类别的特征是数据链路的一端只有一个主站,而另一端有一个或多个次站,数据链路的管理由主站单独负责,因此,称为“不平衡”规程类别。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Data communication--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 procedures--Consolidation of classes of procedures

ICS
35.100.20
CCS
L78
发布
1987-03-14
实施
1987-12-01

3、术语和定义 3.1 区块链 blockchain 3.2 共识机制 consensus mechanism 3.3 共识算法 consensus algorithms 3.4 时间戳 time stamp 3.5 哈希算法 hash 3.6 非对称加密算法 asymmetric encryption algorithms 3.7 智能合约 smart contracts 3.8 P2P 网络技术 P2P network technology 4、缩略语 5、区块链技术架构 6、基础硬件 6.1 基本要求 6.2 物理安全 6.3 网络安全 6.4 存储 7、密码算法 7.1 保密性 7.2 完整性 7.3 真实性 7.4 密钥管理 7.5 隐私保护 8、账本数据 8.1 完整性 8.2 一致性 8.3 保密性 8.4 有效性 8.5 账本数据冗余 8.6 访问与使用 8.7 账本隔离 8.8 安全审计 9、智能合约 9.1 基本要求 9.2 版本控制 9.3 访问控制 9.4 一致性 9.5 安全审计 9.6 生命周期管理 10、共识协议 10.1 基本要求 10.2 共识协议的安全性 10.3 共识协议的一致性 10.4 不可伪造性 10.5 可监管性 10.6 组网机制安全 10.7 安全措施 10.8 权限控制 11、监管支撑 11.1 基本要求 11.2 系统监管 11.3 事件处理 11.4 交易干预 11.5 节点干预 11.6 系统干预 11.7 安全审计

Blockchai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ICS
35.100.20
CCS
I653
发布
2023-12-15
实施
2023-12-31

Data exchange specifications for long-term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platform for rural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CS
35.100.20
CCS
L 72
发布
2023-09-18
实施
2024-03-01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ata collection of the online video "Bright Kitchen and Bright Stove" system

ICS
35.100.20
CCS
L79
发布
2023-04-25
实施
2023-07-25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定义及缩略语  3.1 术语及定义  3.2 缩略语  4 数据层总体架构及技术特征  4.1 多模态网络的数据层总体要求  4.2 多模态网络的数据层总体架构  4.3 多模态网络数据层技术特征  5 多模态网络数据层要求  5.1 多模态路由与资源拟合规范要求  5.2 多模态终端标识的混合接入规范要求  5.3 多模态异构接口协议接入规范要求  6 数据性能需求总体介绍  6.1 数据性能指标  6.2 数据性能需求  6.2.1 数据传输性能需求  6.2.2 数据可靠性需求  6.2.3 数据并发处理及计算资源需求  6.2.4 数据安全性需求  7 多模态网络数据层工作流程  8 多模态网络异构数据平台数据处理机制  8.1 整体概述  8.2 异构数据预处理  8.3 异构数据集成机制  8.4 异构数据分析存储机制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olymorphic network data layer oriented to data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ICS
35.100.20
CCS
I6450
发布
2023-03-28
实施
2023-04-04

Industrial networks - Profiles - Part 1-9: Fieldbus profiles - Communication Profile Family 9

ICS
35.100.20
CCS
发布
2023-03-24
实施
2023-03-24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