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随缘。

关注垃圾分类——日本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2-07 15:45:40/ 个人分类:宁波环保

 日本垃圾分类制度实行多年,颇有成效,在中国也被津津乐道。可来到日本后,我却在垃圾面前彻底败下阵来。日子在垃圾分类面前卡壳,似乎有些令人匪夷所思,而这种切实的不适感引发对垃圾分类制度可行性和适用性的思考。分析测试百科网(a1QbK_7j"lzc

7cf#~@*T-\T0    抵达东京后,我拿到手的第一份文件就与垃圾有关,12页文版的《资源与垃圾的分类及丢弃方法》。几天下来,我小心翼翼地、按照翻看了无数遍的说明书,“积攒”了一堆“垃圾”:一袋可燃的生活垃圾,一大包塑料包装,一摞捆扎好的报纸,一包杂志,几个压扁、系紧的瓦楞纸箱,3拧掉瓶盖、撕掉包装的矿泉水瓶(瓶盖和包装扔到“塑料”类了),1个完整玻璃瓶,2个铁盒,1个坏灯泡和破碎玻璃瓶,1个洗净、晾干、剪开、压平的牛奶盒,2节干电池,1个废弃垃圾桶……分析测试百科网&}D)rS2p)vV
分析测试百科网~4M.D,lnTZpR
    记者所在的东京都目黑区恐怕是拥有全日本最复杂垃圾分类制度的地区了。从2008年10月开始实施新的分类处理制度,规定上述每一项都有各自的去处,不能“混搭”。当我在区政府找到一本超过500种物品的分类小册子后,不是惊讶,而是如获至宝!
{as g0b"]$O4o0
k'yx-Vk3q2z.~0    按照规定,被丢弃的物品首先被分为7大类:资源、可燃、不可燃、粗大、空调电视等家电、家用电脑、其他等。我所在的街道每个周二和周五早上8点前,扔可燃垃圾;每个周四可以把被视作资源的塑料、饮料瓶、书报、玻璃瓶和铁罐分别投入到不同容器中,其中,书报需按报纸、杂志、瓦楞纸分别捆扎堆放;等到每个月的第二个和第四个周六,灯泡、金属小器件等不可燃垃圾总算离开了我。牛奶盒要放到超市去,电池按照普通干电池、纽扣电池、蓄电池等类别投到各自专业回收点,废旧垃圾桶高度超过30厘米,属粗大垃圾,已经没法如上“轻松”扔掉了。分析测试百科网3@n/D.S%\%M?
分析测试百科网8ZXY*p)W jnM
    这还远远不是该区垃圾分类和丢弃方法的全貌。一般来说,粗大垃圾应拨打相应回收中心电话申请回收,排队等待;家电需联系当时的卖家,电脑要找生产厂家,万一商家倒闭了,要找专门的回收中心咨询;液化气、灭火器、钢琴等的处理方法要咨询之后方能确定。
(RVe\;e!X/Ha Z }0分析测试百科网Dy.UM5Ko d
    事实上,日本各地往往有各自的分类和回收规定,很多地区并没有如此复杂,即便同样是在东京。垃圾分类制度倡导了一种减少垃圾(Reduce)、重复利用(Reuse)、循环(Recycle)的“3R”生活方式。很多日本人在购物时,在考虑后面垃圾处理的问题,尽量避免浪费。更有日本朋友建议我要主动购买再生纸,切身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
@4Xk ]"TSzu0    分析测试百科网 [D&E~L-wVX9b Z
    的确,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是日本循环型社会重要标志。我对垃圾分类的强烈不适感有习惯的问题,与在日本痛苦的经历相比,在中国扔垃圾几乎可以用幸福来形容。中国尚缺乏对资源的大规模有效回收再利用,但日本的处理方式,也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M2fa7]+}0
4vY#x:T^+Mn/h0    首先,就个人和家庭而言,目前就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炎炎夏季,生活垃圾每周只能扔两次,后果可想可知。生鲜垃圾在家中腐臭发酵,并由此导致很多卫生问题。分析测试百科网p[:ypy

qTQ~fu7[te0    其次,日本对垃圾分类习以为常,倡导稍稍花一点功夫,垃圾变资源。可即便社会资源配套了,在中国大城市,很难想象一个为生活整日奔波的家庭或个人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应付如此复杂的垃圾处理问题。事实上,由于分类方法复杂,日本人也不能百分百遵守。在垃圾回收点,能看到处理不当、不应出现的物品,比如带瓶盖或包装纸的矿泉水瓶,丢弃的手机等。分析测试百科网D2a#{$iv Z-\?Z
分析测试百科网kr0j"m!?5WG
    最后,清洗垃圾和节约水资源的问题。在日本,饮料瓶、食品包装等,一般需用清水洗净后再丢弃,确切地说,这是在清洗资源。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不是对水资源的浪费呢?日本水资源相对丰富,污水处理系统先进,而中国很多城市尚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饮水、灌溉目前比清洗垃圾更重要。
b+wJ.p9lO@ [0分析测试百科网 F(Q rI7_ Ln'~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垃圾分类观念日渐深入人心。怎么分,还真是个问题。
,S0VE:m.J0U%{:M0
H-R(NYe0

TAG:

含羞草 引用 删除 mhq111111   /   2010-12-07 15:52:02
四是废物利用,节能环保。

  分类垃圾被专人回收后,报纸被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很多日本人以名片上印有“使用再生纸”为荣;饮料容器被分别送到相关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废弃电器被送到专门公司分解处理;可燃垃圾燃烧后可作为肥料;不可燃垃圾经过压缩无毒化处理后可作为填海造田的原料。日本商品的包装盒上就已注明了其属于哪类垃圾,牛奶盒上甚至还有这样的提示: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

  在垃圾分类方面,日本又走在了世界最前列。这不过是再次重演了一个成功的故事而已。回首战后几十年,日本瞄准技术高峰急起直追,“日本制造”终于达到了笑傲世界的境地。日本民族忧患意识十分强烈,往往把一个危机思考为十个,置自己于死地而后生。上世纪60年代的严重环境污染“逼”出了一流的环保技术,70年代的深刻石油危机又促成了最好的节能技术。就在认真克服一个个危机的过程中,日本把其他先进国家一一超过。

  我的一位年长的日本友人曾被长期派驻西欧,他说起过每年回国探亲时逐年难买礼物的“尴尬”。这是因为,他的亲戚、朋友由原来追捧西欧产品纷纷变得喜爱精工手表、丰田汽车、尼康相机等世界一流水平的本国产品了。如此成就的取得,除了有高效、合理的管理体系外,靠的就是广大民众的精神与干劲。而垃圾分类中透射出的那种认真精神,无疑是其中最放异彩的一个部分。

  日本人最讲认真、细致,这在众多方面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东京都各商业区人行道上的地砖几十年都不会出现凹凸不平的塌陷,建筑师要求楼梯毛坯的背面等看不见的地方也要整洁光滑,等等,不胜枚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的上述事例给我们很多启示。仅就垃圾分类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硬件还远不能与日本相比,但更大的差距恐怕还是在软件上,即在于政府和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上,在于政府关于垃圾分类的制度建设上,也在于每个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真细致精神和环保节能意识上。由此引申开来,只有大家都摒弃嫌麻烦的想法、大概其的思维习惯和安于中流的低标准,才有可能做到垃圾分类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消灭城市管理中“三不管”的死角,有专人来治理脏、乱、差的现象。

  由此看来,日本的垃圾分类,无疑给我们建设文明城市、培育文明意识树立了一个标杆。
含羞草 引用 删除 mhq111111   /   2010-12-07 15:51:14
初到日本的外国人,都会对其叹为观止的垃圾分类所折服。瞥其一斑,日本的垃圾分类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是分类精细,回收及时。

  最大分类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垃圾,这几类再细分为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可分为孙项目,以此类推。前几年横滨市把垃圾类别由原来的五类更细分为
十类,并给每个市民发了长达27页的手册,其条款有518项之多。试看几例:口红属可燃物,但用完的口红管属小金属物;水壶属金属物,但12英寸以下属小金属物,12英寸以上则属大废弃物;袜子,若为一只属可燃物,若为两只并且“没被穿破、左右脚搭配”则属旧衣料;领带也属旧衣料,但前提是“洗过、晾干”。不过,这与德岛县上胜町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该町已把垃圾细分到44类,并计划到2020年实现“零垃圾”的目标。

  在回收方面,有的社区摆放着一排分类垃圾箱,有的没有垃圾箱而是规定在每周特定时间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点,由专人及时拉走。如在东京都港区,每周三、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资源垃圾。很多社区规定早8点之前扔垃圾,有的则放宽到中午,但都是当天就拉走,不致污染环境或引来害虫和乌鸦。

  二是管理到位,措施得当。

  外国人到日本后,要到居住地政府进行登记,这时往往就会领到当地有关扔垃圾的规定。当你入住出租房时,房东也许在交付钥匙的同时就一并交予扔垃圾规定。有的行政区年底会给居民送上来年的日历,上面一些日期上标有黄、绿、蓝等颜色,下方说明每一颜色代表哪天可以扔何种垃圾。在一些公共场所,也往往会看到一排垃圾箱,分别写着:纸杯、可燃物、塑料类,每个垃圾箱上还写有日文、英文、中文和韩文。

  三是人人自觉,认真细致。

  养成良好习惯,非一日之功。日本的儿童打小就从家长和学校那里受到正确处理垃圾的教育。如果不按规定扔垃圾,就可能受到政府人员的说服和周围舆论的压力。日本居民扔垃圾真可谓一丝不苟,非常严格:废旧报纸和书本要捆得非常整齐,有水分的垃圾要控干水分,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用过的喷雾罐要扎一个孔以防出现爆炸。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