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原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研究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3-08-13 23:52:26

       细菌致病菌从吸附进入到宿主细胞中开始,到成功地建立感染结束,经历了多个过程,例如吸附和定植,逃避宿主的自然免疫、局部致病等阶段。
        吸附和定植阶段:许多致病菌的侵入都是从附着人或动物宿主细胞表面或粘膜开始发生,通常利用菌体表面的黏附因子与宿主细胞受体作用,达到附着的目的。一些粘附因子如菌毛、鞭毛以及外膜蛋白(可以从通用功能注释结果中关键词搜索)等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逃避宿主免疫应答阶段:细菌成功进入宿主后,需要逃避或者抵抗自然免疫清除(例如人抗微生物多肽)以及抗体介导的免疫防御。此阶段的毒力因子主要有脂多糖、荚膜多糖以及蛋白酶等(可以从通用功能注释结果中关键词搜索)以及病原菌宿主互作因子(PHI注释结果)。
        局部致病效应阶段:此阶段涉及的毒力因子主要有铁离子-获得系统(可以从通用功能注释结果中关键词搜索)、毒素-分泌系统等。铁离子是许多代谢过程的辅因子,例如核酸合成、氧运输以及能量生成等等。致病菌与宿主竞争铁离子的能力是其存活以及发挥毒力非常重要的。目前,细菌有T1SS– T6SS六种毒素分泌系统,其中T3SS分泌系统是多种细菌致病菌诱导毒力和引起疾病所必需,而且T3SS系统以后可能会成为许多抗菌药物的新靶标。
        此外,还可以结合之前基因组分分析结果中的基因岛和前噬菌体预测结果,解析致病性。例如与致病性相关的基因岛,即编码细菌毒力基因簇的分子质量比较大染色体DNA 片段,其特点是两侧一般具有重复序列和插入元件,其基因产物多为分泌性蛋白或表面蛋白,有的基因岛还可编码细菌的分泌系统(如T3SS)、信息传导系统和调节系统。许多细菌病原菌都存在基因岛,而且一种病原性细菌往往具有1个或多个基因岛。该项分析对从基因水平上了解细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前噬菌体是水平基因转移重要的载体,可以通过前噬菌体预测来研究病原菌的新特性;前噬菌体携带的一些片段还与宿主菌的环境适应性,毒力因子等多样性有关,因此,前噬菌体预测可以用来研究宿主菌在进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基因组多样性。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历

« 2024-06-15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524
  • 日志数: 62
  • 建立时间: 2011-08-27
  • 更新时间: 2015-11-02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