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英语,一定要记住“你开口,就成功!”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5-12 10:36:31

从初一到大学,许多中国学生学了那么多年英语,但是实际上根本不敢开口讲英语,这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一些接触过中国留学生的英语语言专家指出,中国留学生的语音、语调可以说是"perfect",只是表达能力很糟糕。

事实上,中国的高中毕业生所具备的词汇量就足以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了。有这样两个数据:英国***曾经公布过这样一个数字,说一个英国农民一辈子常用词汇不到1500个,但是他日常生活中所要表达的东西和一个感情丰富的伟大诗人是没有什么不同的;***有一个"Voice of America Special English program(特别英语节目)",一大特点就是它仅用1500基本词汇来表达国际舞台上所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而且非常准确、及时。普通的中国学生在高中毕业时,词汇量已经达到 1800个左右,所以说只要对自己充满自信,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根本不成问题!

事实往往就是如此:"你开口,就成功!" 做任何事情,首先要对自己充满自信。

思维差异

"思维差异",是指以我们中国人与英语为母语的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例如,许多同学阅读《China Daily》(《中国日报》)和《The 21st Century》(《21世纪报》)的时候感觉很轻松,而在看境外期刊的时候(即使对比中文报刊的相同一件事的报道)读起来都会觉得很吃力,这就是由思维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

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由浅入深,到最后再说重点;而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一般是比较直接的。这就是中国学生在读《中国日报》和《21 世纪报》时感到很轻松的原因-尽管它们也是用英文写的,但是阅读时经常能让人感觉到思维方式是中国式的,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血和肉是英语,但是骨架子是中文"。这种"思维差异"需要在平时的阅读中不断地感受、体会,积累英语中对各类事件的描绘和阐述方式,才能在表达中运用自如。

文化概念

中国学生一般认为,学英语就是要学好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有很多同学问我:"胡老师,我的语音、语调perfect(完美的),我的语法ac curate(精确的),我的词汇量huge(巨大的)。我的英语可以算是优秀了吗?"事实上,即使是词汇量非常大,语音、语调、语法都没有问题,也并不能表明这个人的英语水平高。英语学习还要加上一个元素-文化。所以,有一些同学在课堂上表现很优秀,但是到了真和老外沟通的时候,却"quite at a loss"(不知所措),这是由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的。下面我举两个例子:例如,我为同学们讲了两个半小时的课,就会有同学说"胡老师,您辛苦了!"(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会认为这个学生很懂事,很体贴人);若讲课的是一位美国教授,下课后有学生对他说:"老师,您辛苦了!"他会认为这是对他的一种侮辱(an insult of his intelligence)。他会想:"难道我一个堂堂的教授连两个半小时的课都讲不了吗?"他会觉得你是在怀疑他的能力,是在讽刺他、侮辱他、打击他(正确应该说:"Did you enjoy your class?"或"Did you have a good time?")再举一个例子,假如你是一家公司的翻译,陪同老板去机场迎接来自美国的"Businessman",你的老板对客人说:"您一路上辛苦了!" 而你翻译"You must be exhausted"(你一定辛苦了;你一定筋疲力尽了),客人会觉得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很差、很虚弱,人家才这样问自己;若是你是一个合格、称职的翻译,你就应该说"Did you have a good night?"或"Did you have a good flight?"(这样,中文与英文从"文化概念"上来讲才是对等的)。

这种文化上的错误比语言上错误还要厉害 --语言上的错误只要不影响表达,就是可以忍受的;但是文化是一种"载体",是一种"情感",文化的错误会给对方造成伤害,对说话者来说也是一种损失。

对照对比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学习英语和小孩子学习英语有本质的不同:小孩子学习靠模仿,有什么就学什么,接触到什么就说什么;而大学生作为成年人,能够进行逻辑思辨,能够进行对照和对比。在对照和对比中学习一种外语,是我们成年人最大的优势,我们本身已经有了汉语基础,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可以在对照对比中进行:英语中跟我们汉语相同的地方,停下来思考一下;跟我们汉语不同的地方,更要停下来仔细琢磨一下。

很多同学学习英语只能停留在理解的阶段,到了表达的时候--说和写的时候就不行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实际上,四级作文要求 100个单词,六级作文要求120个单词,考研作文也是2001年增加到200个单词。为什么这么简单的要求对于大学生们却显得那么艰难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浓咖啡"应该怎么说?中国学生可能会说成"powerful coffee"或是"strong coffee",但英语中说的是"black coffee";再例如说,"强硬政策"说法应该是"tough policy",但有许多中国学生会说成"strong policy";要翻译"在校园里"这个词组,许多同学都会用介词"in",但是英语中说的却是"on campus"......这些正确的表达方式中国学生都是见过的,只是因为在看的时候没有停留,没有进行对照和对比,没有思考和强化记忆。

中国传统的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而牛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我们说一个人说大话,夸口的时候说他"吹牛"。翻译成英语应该是"talk horse"(英国文化是一种"马"的文化)。当看到这个短语的时候,你就应该注意:首先,它用的是"马",而不是"牛";其次,在"horse"这个可数名词前面,既没有定冠词,也没有不定冠词,这是英语中的一种习惯用法。再举个例子,亚洲最发达的四个国家和地区称为"亚洲四小龙",有的同学把它翻译成"the four dragons of Asia"。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带有迷信、宗教色彩的东西,甚至是带有消极意义的东西(虽然最近十几年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逐渐树立起自己的形象,西方社会逐渐了解了中国的"龙"文化,开始知道中国人是以"龙"作为自己的图腾的),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仍然不能接受"dragon"的这种"positive"(下面的)形象。在英语里,"亚洲四小龙"的正确说法是"the four tigers of Asia"(亚洲的四只老虎)。其实,这个说法中国学生在读《中国日报》《21 世纪报》的时候一定都见过,而且当时也看懂了。之所以在表达时候出现错误,问题还是出在读的时候没有思考,没有进行对照和对比。

从句子和语法方面来讲,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各个概念之间是靠意义连接起来;而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每一句话都强调语言形式的标志和标记。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依靠"对照对比"来了解这两种语言的差异,从而达到真正掌握英语的目的。举个例子:中国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文时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用逗号来连接两个句子--"他经常不打招呼就用我的东西,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这两个句子是用逗号连接的,有的同学把它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就写成了:"She always borrows my things without asking me, It is very impolite."用逗号连接两个英文句子显然是错误的。把逗号改为句号是一种纠正方法,或者"She always borrows my things without asking me, which I consider is very impolite."(即把后面那个句子变成一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用"which"来指代前面的现象)。在中文里是可以一个逗号逗到底的,有时甚至一个段落只用一个句号,中间都用逗号。所以说,英语是非常重视语言的形式的。另外,中文在表达时讲究通过重复词汇来加强意义,增强表达效果,例如说,"我疯狂地爱上了她,她也疯狂地爱上了我"这个句子在中文里是没有任何错误的。但是翻译成英语 "I fell madly in love with her and she fell madly in love with me",就绝对是一种失败的表达方式。英语在这种句法结构中是讲究省略的,应该说"I fell madly in love with her and she with me."(中文里常见的意义重复在英语里是不允许的)。始终保持在对照对比中学习,英语水平的提高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了。

文化意识

学习一门语言就意味着学习一种文化,你学这门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是为了能使用它,而不仅仅是应付考试。所以学语言不能只学语言规则,还要学交际的规则,说话的规则,也就是"speaking rules",还要有"文体意识"。

什么是"文体意识"?用我们中国的一句俗话来说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根据不同对象来确定自己的表达方式。例如,我对于学生来说是老师,对于妻子来说是丈夫,对于孩子来说是父亲,对于父母来说是儿子,而对于学校里的老师们来说又是同事。在这些不同的人面前,我有不同身份,用不同的语言方式与他们交流。

我们在说汉语时为了适应不同的说话对象都会自然地调整自己,学习英语也要注意这种"文体意识",否则,即使你说话没有语言上的错误,人家也会觉得你的话不得体。例如说,我到别人家里去作客屋子里很热,若是我和主人不很熟悉,我就不会说"Please open the window!"(嘿!把窗户打开),因为这样会让人觉得我没有修养。我会说:"It' s very hot here."主人听了就会把窗户或门打开。使用语言不一样,但是目的和功能是一样的。我在英国的时候,经常有意识地到公共场合去"overhear others"(外国人不会没事天天来陪你练英语的,只有自己制造环境才行)。有一次在公园里散步,我发现英国的夫妻吵架很注意"manners",比较讲绅士风度。中国夫妻吵架一定是"very noisy",而英国夫妻吵架则调子相当低沉,不会影响到别人。再例如,大人让小孩穿上鞋子怎么说?中国学生会毫不犹豫地说:"Please put on your shoes",但是英国人只说"Shoes on"(很简单)。而且,英国人说"谢谢"时也不像我们用"Thank you",他们经常说的是"Cheers"。在餐馆里面吃饭,伙计端了东西给你,会对你说 "Cheers"。"Cheers"--在英国就等同"Thank you"!

英语句子是永远学不完的,只有自己不断地去观察和体会,看看自己所接触的听力和阅读材料中,人物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场合,他是怎样说话的,并且把它记住。这样,你在表达的时候才能做到既准确、又得体。

词伙关系

所谓"词伙关系"(word partnership),是指一种记忆词汇的技巧。很多同学背单词时只是背词汇表,背的时候很熟练,往往看了上一个就知道下一个是什么了。但是到了需要表达的时候,这些词汇却往往用不上,写出来的文章词汇贫乏,缺乏感染力。"词伙关系"是教你如何记住并学会使用单词的技巧--在背单词的时候,不要孤立地背一个词,而是要把它放在句子中,看它与其他词之间的 "词伙关系"。

读文章时,要注意哪些形容词和名词互相搭配,哪些动词和副词互相搭配,哪些动词和介词互相搭配。中国学生背了无数个形容词,但是在写作时候,只会用"important""great""good"和"bad" 这么几个,在强调的时候只会用"very"。而像"extremely"、"completely"、"totally"、 "dramatically"这些词却不会用。原因是在学英语的时候没有细心观察这些词应该用在什么样地方。例如说,"激烈的竞争"可以说"intense competition",但是有些中国学生在说和写的时候却只会使用"great competition"。再例如,"巨大的变化",有些中国学生一定会写成"great change",而英语中的说法是"dramatic change""change dramatically"。

学习英语时,一定要记住"词伙关系",也就是一个词和周围的词的关系,好像观察周围哪个人和哪个人经常在一起,只有这样你的文章写出来才会出彩。有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说过:你说的英语必须是听人家这样说过的东西,你写的英语必须是自己读到过的东西。只有这样,你的英语才是地道的!

无论学习什么,只有策略和技巧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刻苦学习的恒心和毅力。

最后,祝愿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求索的同学们终有所成!


TAG: 英语

flyingwings 引用 删除 flyingwings   /   2009-05-13 09:47:59
看这篇文章的标题就够了!

“学习英语,一定要记住“你开口,就成功!”
dragon5 引用 删除 dragon5   /   2009-05-12 20:16:25
呵呵!很透析的英语资料!
奶苶 引用 删除 奶苶   /   2009-05-12 15:55:19
很不错哦!继续expriment!
花火 引用 删除 花火   /   2009-05-12 15:17:18
大概看了看,不错的英语资料。
生活eesf 引用 删除 生活eesf   /   2009-05-12 15:00:11
感谢博主提供的精彩资料!
q_r_epcnge 引用 删除 q_r_epcnge   /   2009-05-12 13:55:06
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好多英语知识!太感谢了!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