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对消化、肾脏系统的损害研究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8-20 15:18:12

  对消化系统的损害研究

  铅可抑制肠壁碱性磷酸酶和ATP酶的活性,使平滑肌痉挛,引起腹绞痛。亦有人认为铅致太阳神经丛病变而引起肠壁平滑肌痉挛,或使小动脉壁平滑肌收缩引起肠道缺血所致。铅绞痛发作时,由于小动脉痉挛,常伴有面色苍白(铅容)、暂时性血压升高、眼底动脉痉挛与肾小球滤过率减低。

 

  铅对肾脏的损害研究

  铅可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的功能,抑制ATP酶等的活性,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甚至损伤。铅对肾脏的毒性作用分为急性铅肾病和慢性铅肾病两类。

  铅对肾脏的急性毒性作用部位主要是肾近曲小管,主要病理学和功能性改变为:(1)近曲小管可出现细胞肿胀、线粒体肿胀、破裂及基制内颗粒减少等,上皮细胞核内有包涵体形成;(2)肾小管上皮细胞核增大、线粒体功能和超微结构异常;(3)肾小管对葡萄糖、氨基酸和磷的主动重吸收发生障碍,排钠和尿酸下降。一般说来,铅的早期或急性肾毒性的表现是轻微的,局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是可逆的,经驱铅治疗可排出包涵体,恢复改变的线粒体形态和功能,肾小管功能也可恢复正常。

  长期接触铅可对肾脏功能产生慢性损伤,慢性中毒除损害肾小管外,主要表现为进行性间质纤维化,开始在肾小管周围,逐渐向外扩展,肾小管萎缩与细胞增生同时并存。其主要病理特点为:(1)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2)近曲小管结构受伤,表现为上皮细胞变性、肿块,进面肾小管萎缩或上皮细胞增生;(3)晚期重症肾损伤出现肾小球和肾小管一系列病变,表现为肾小球硬化、数目减少或局部肾小球消失,球周纤维化,肾小动脉和细动脉中膜增厚,内皮细胞增生。

  急性铅肾病是由于近曲肾小管功能异常,临床上可出现范可尼综合征,其特征为糖尿、氨基酸尿和高尿磷。同时还易出现维生素D3合成障碍和肾素代谢异常(易引发肾性高血压)。

  慢性肾功能衰竭常常与痛风相联系。有有人报道,住院的痛风病人中约有一半有肾脏疾病,在美国新泽西州和亚拉巴马州的烈酒铅中毒、德国工业来源的铅中毒以及美国昆士兰儿童的油漆铅中毒事件中,已证明痛风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同时存在是慢性铅中毒的有用标记物。慢性铅肾病还与肾脏恶性肿瘤有一定联系。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历

« 2024-05-06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5754
  • 日志数: 59
  • 文件数: 3
  • 建立时间: 2009-07-16
  • 更新时间: 2010-09-03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