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嘉年华专题]但求无怨无悔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1-17 09:56:21/ 个人分类:心得

来,是为了不后悔

科学嘉年华大雪那天。学姐一大早就拿着彩色的冰棍门票纠结:她两位同伴都在大雪面前却步:“冻病了,不划算。”但学姐不甘心,大老远自天津来,说什么也得坚持听完,她一个人冒雪跑去了北航——她的选择是正确的,后来她的两位同伴都后悔错过了精彩的活动。

其实,我们几乎每天都要面临这样“艰难”的选择:这房子买不买?这股票卖不卖?这疫苗打不打?这女孩约不约?……决策来决策去,其实我们就是怕两个字──后悔。

怎样才能不后悔呢?只能不犯错误,但这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们退而求其次,能不能在犯了错误之后少后悔一点儿?答案是“可能的”。

如果简单地将可能采取的行动分为“做”与“不做”,那么,“做”就可能因“行动失败”而后悔,而“不做”则可能因为“错失良机”而后悔。你是相信“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所以去冒险尝试一下;还是相信“淹死的都是会水的”,所以只是围观就好?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现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 和前同事 Amos Tversky 曾做过一个实验,让参与者选择抛还是不抛一只股票发现,92%的参与者在“行动失败”之后比“错失良机”更加后悔。

可是,我们真的应该每次都选择放弃吗?康奈尔大学的Gilovich和Medvec发现没有那么简单。他们让参与者回忆自己人生中最后悔的事情,结果发现这些事情有两个特点:第一,发生在很久以前;第二,主要是那些“错失良机”型的后悔。

这下麻烦了,一个说“to be”后悔了,一个说“not to be”更后悔。到底听谁的呢?心理学家们继续善罢甘休,更多的实验发现:短时间内,人们更容易因“行动失败”而后悔,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错失良机”型 的后悔更多。在师姐的故事里,她顶风冒雪去参加活动后来还因此感冒,想来会比她的同伴后悔一点(如果她有这种情绪的话)。但是,当时间过去久一些,再久一 些,该轮到她的同伴碎碎念了:“不就是点雪么,我当初为什么没去呢、为什么呢?为什么呢?!”

人们在描述时间上比较久远的事物时,角度往往更宏观、抽象,而描述时间较近的事物,则比较微观,也更具体。这一点跟空间的角度相仿。打个比方,同样 是“按门铃”,抽象些便是拜访朋友,而具体到当下就是按下按钮。按钮只有“按”与“不按”这两种可能性,但是要完成“拜访朋友”这个更抽象的任务则具有更 多的可能性。斯坦福大学的Leach和多伦多大学的Plaks发现,在短时间内,做与不做的抽象程度差不多,但是时间一长,做过的事情抽象性不变,没做的 事情却更加抽象了——这就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可能性发生。换句话说,如果你没来科学嘉年华,你就觉得你没准儿还能看到穿西装的姬十三,要到柴静的签名,或者 对话一下老罗什么的,所以你越想越后悔。但其实你来了,这些事情都没发生,你也就没那么多惦记的了。因为没有发生,所以存在无限的可能性,你总是挑好的去 设想,当然越想越后悔了。

但你为什么老能想起这后悔事儿呢?而且,为什么没做过的事情比做过的更容易想起来呢?这就不得不说到记忆的提取方式了。为了方便大脑查阅,每件事在 储存的时候都贴了标签,如果是做过的事情,标签就很固定,按部就班地贴好即可。但如果是没做过而又想做的事,那些曾经在头脑中打转的想法就会统统变成标签 贴上去。标签一多,自然就有更多的可能性把它翻找出来。打开松鼠会网站,看见大伙在都“不枉年华一场 、两场”呢;翻开报纸,发现自己已经跟不上彩色的科学 流行趋势 引爆科普迷思了;一见朋友,发现自己居然还没有科学青年的杯具……被这么多记忆线索围追堵截,却找不到一点真实的记忆碎片,怎能不后悔呢。
参考文献:
Leach, F.R. & Plaks, J.E.  (2009). Regret for errors of commission versus omission in the near-term and far-term: The role of level of abstrac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5, 221-229.


TAG: 无怨无悔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