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问题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02 14:22:51

  高等教育的个性化人才培养问题应该说不是个新问题,而是近十余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行政教育体制主导下改革探索的中心问题之一。围绕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精英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不同层次的高校在进行着不同的探索改革,但改革的目标无不是围绕个性化人才培养问题。这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一是立足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带来的教育对象(学生)的差异化;二是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三是立足于教育理念和教育功能的回归,更关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开放和多元化,学生学习目标、学习兴趣、价值取向等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更关注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张扬,更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1985年6月提交内阁的《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咨询报告》中说得好:“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充分发挥个性,才能培养创造能力。”只有使每个人都成为自主、独立、独特的,而且鼓励他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将这独立、独特品格作用于客观对象(即对象化、外化)时,才有可能形成创造能力、创造成果。然而,模式化教育关注的是教材、教师、课堂,而不是学生及其个性化的发展;鼓励的是对既有知识、结论、方法的机械认同,而不是独立、求异、发散的思维;追求的(至少客观上)是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标准化,而不是必要基础上的个体特色与优势。因此,借用万里同志的话说:“这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是‘唯书’,‘唯上’,必然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我们认为高等教育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理念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极大包容性的教育观念,与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甚至职业教育相兼容。所谓个性化人才培养,就是在坚持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针和必要的基础教育的同时,通过教育思想、教育过程、教学体制、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调整和改革,创设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空间的育人环境,培养基础坚实同时又具有个体独特性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和学术、创造品格的人才。这种教育方式,可称之为个性化教育。它与许多专家倡说的教育的“个体化”、“个别化”等学说有着共通的内涵。个性化教育的理论思路是:由于先天禀赋、环境习染和个人努力等方面的无限差异,学生个体本来就具有相对独特的心理结构、学识面貌,个性是他们存在的现实方式。个性化教育与传统的模式化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既强调对学科基本规范的尊重,也关注学生的个性及其发展要求、发展条件,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同时,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构思自己的学业发展方向和方式,以特有的方式成才。在这种教育方式中,教和学,以及学生学习的目标系统、动力系统、操作系统才可能达到更高程度的统一与和谐,从而取得最佳的效果。由于强调对学生个性及其发展要求、发展条件的尊重,在个性化教育中,学生的个人志趣、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发散思维,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等智慧品质能充分发展和发挥,这必然有助于他们的学术优长、创造个性的形成,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大批涌现。由模式化转向个性化,意味着对我国高等学校从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到教学方式、管理体制等都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要求。

  高等教育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突出以学生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到底谁是主体,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或说是教师,或说是学生,还有人持二元论—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我们认为教育活动实质上是学生的认识、内化活动,是学生去认识、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并把它们变成自己的东西,而不是作为已知者的教师;学生是这种认知、内化过程的当然主体,教师及其所教的知识与技能都是作为围绕学生—主体的客观环境因素出现的;在科学技术日趋发达的今天,即使没有教师,教育仍可以依靠其它的技术性方式进行,而没有了学生,就没有了教育和教学本身。因此,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从理论上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后,我们才有可能在实践中按一种新的思路来建构教育方式,改变传统的模式化教育中学生围着“三个中心”转,机械地顺着教材和教师的思路和体系学,成为消极的被塑造者的境况,为他们以个性的方式发展和成才创造条件;才能把教师和教学工作的主要着眼点,由课程、教材、课堂转向学生的认知方式、认知规律、认知效果;才能把被动的灌输、接受过程,变成学生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才能把教育的对象由抽象的学生群体,变成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个体,使教育、教学过程科学地建立在心理基础之上,并在实践中使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和各种资源都围绕着最大可能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质潜能(这正是我国当前所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来设计、配置、运作而不是相反。

  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否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而是让这种作用发挥得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才。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教诲、指导和引导尤其是有针对性的、恰到好处的启发和诱导,能帮他们排除难以逾越的学习障碍,或像燧石一样点亮他们智慧和创造的火花。当然,这种教诲、指导和引导应是顺应学生心智发展规律及个体特点的充满智慧的,决不是强求学生机械服从;是建立在对学生的个性尤其是独立思考和独创精神的尊重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他们的死记硬背或盲目服从之上的,是滋润学生心智的及时雨,而不是淹没思考的洪水。这种教育、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对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有更宽广深厚的了解与掌握,对学生及其个性特征有更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因而要付出更多的富于教育艺术的智慧和劳动。

  高等教育作为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过程,要在使学生内化社会经验和外化个体经验以及教育个性化两个方面有所作为。高等教育只有形成自己的个性,才能有效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学校也只有形成自己的个性,才能保证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因此,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是教育个性化的目的,教育个性化是实现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手段。个性化教育的要旨是精神的民族性、差异的属地性、文化的学校性和工作的教师性。

  (2) 强调在人才培养过程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专业和课程的选择空间

  学生是高校的主体,高校的一切教育活动最终都要通过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来体现。而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尊重学生兴趣和爱好,激发和呵护他们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去选择、去主动学习和探究问题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遗憾的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制度的缺陷(按照高考成绩和报考志愿录取),部分学生不能进入他们感兴趣的专业学习深造,而被调剂到其他专业学习;同时由于中学的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扼杀了他们探索的好奇心和兴趣,对高校设置的专业了解比较少,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了解更有限,报考志愿有一定的盲目性,有的学生把报考志愿完全交给了家长,更不用说由于成绩原因不能被录入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习了。进入大学后,由于相当多的地方高校转专业的规定很严格,约束性条件很多,转专业过程繁琐,所以学生选择空间十分有限。显然这部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专业选择空间,是尊重学生,落实因材施教的个性化人才培养重要条件。

  大学教育的专业教育属性是不可否认的。但强调专业教育,并不是否认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大学专业教育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严谨的态度和现代工程意识的过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分化性,学科的专门性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性并存,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技术日新月异,必然要求大学教育在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了解与专业相关的知识领域的发展。但学生个性、兴趣、目标等方面的差异,不必要强制性让学生整齐划一的所谓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的课程。所以高校个性化人才培养应该在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前提下,尽可能开设大量涉及不同学科领域的通识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特长和志向选择修读,为个性化人才成长提供课程资源的支持。

  (3) 强调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也是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基础。培养目标的整齐划一不利于个性化人才的成长。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存在“基本合格+特长”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厚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通才教育模式。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并存与我国存在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大学相适应。对于一般工科型大学,采用与国内一流或二流大学的通才教育模式显然是不明智的。一般性的工科院校人才培养应采用 “基本合格+特长”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是基于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成才志向的不同,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只有学生找到自己的目标定位,才会有动力主动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主动投入实践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根据生源、资源和社会需求,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学生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成长。

  (4) 强调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个性化:

  社会分工决定了专才教育的必然性。专才目标体现了对客观规律的认同和专业积累的尊重,只能脚踏实地前进,不可随意跳越。面对用几十年时间赶超欧美几百年的现代化任务,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对大批量高素质专才的紧迫需求,必须发挥专才教育从人口大国到人才强国转变中的决定性作用。对此不应心存疑虑。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各行各业、各学科、各领域大批量高素质专才的迫切需求。学生要求在素质教育基础上尊重自主意愿、发挥自身特长,让自己成长为专门人才。现代专才观以人为本,提出人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人格与专长共生相长,把发展自我和服务社会结合在一起。推进从精英走向专才的转化,可在为社会提供更多受教育机会的同时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以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各行各业、各学科、各领域的专门人才。


TAG: 人才培养高等教育

hongjingzi 引用 删除 hongjingzi   /   2010-03-02 16:16:33
5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