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族”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15 16:34:47/ 个人分类:学生

  “蚁族”主要是具有“较高智力”的大学毕业生,刚刚走出大学的校门。他们虽然来自大学,但一般不会是名校,更多的是一些没有多大名气的普通高校甚至是一些在“教育产业化”大潮中兴办起来的杂牌子的私立学校。根据“蚁族”通常是没有找到工作,或者有工作但不稳定、工资收入极低的特点,我们可以断定,他们肯定都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能帮助他们解决工作问题,甚至在就业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来自家庭和亲友的助力。他们的“前世”就是中国的社会底层民众,即他们来自那些比较贫苦的农村和中小城市的低收入家庭,这种“苦出身”使得他们显得卑微和弱小。这样的出身特点,决定了他们有强烈的改变命运的期望,希望能找到体面的、有较高收入的工作,于是相约来到了北京、上海等大都城市,奔跑于各种招聘会之间,忙于在一个又一个单位面试,艰难地争取着并不充裕的就业机会。由于没有稳定、充足的经济收入来源,所以他们无力支付高额的房租,往往只能选择群居(合租)的生活方式,在大城市的边缘的村落中寻找自己的“蜗居”之所。“蚁族”青年的前世宿命,由此形成。

  由于教育产业化以来,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都在增加,可能已经远远超出中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结果出现了每年都有近百万大学毕业生无法就业的局面,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累计,不知道会膨胀到哪年,达到怎样的一个“天文数字”。在这众多待业的大学毕业生中,有些人成了“考研族”,在为更高的学历而奔忙,他们通常校聚在大学的周边,租住民房,到学校里面找自习的座位备考。还有一些人彻底放弃了白领的梦想,再去受个职业教育,安心地当起了技术工人或从事其他职业。现世中的“蚁族”,还没有完全放弃“白领梦想”,“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他们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他们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他们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形成独特的“聚居村”。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1】

  在昨天的那期《走读大中华》中,我看到杨锦麟采访的那个“蚁族”这个小伙子没有存款和象样的财产,也没有女朋友。他白天打着一份工(月薪仅千元);天黑后还要去KTV做服务生,每天干到凌晨4~5点,为了200元的小费要陪着客人接连喝十几杯啤酒。过年不肯回家,只能一个人点燃一盒烟花孤独地度过新春佳节,还要记挂着再找一份临时工作,去庙会当个保安或快餐店里客串几天服务员,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还不免要被“中介”们盘剥。居住的房子是由当地农民为了赚取房租而自行开发的很拥挤的简易楼房,有着明显的安全隐患,用他的话说,如果“着一把火,就OK了”。这便是“蚁族”青年们今生的生存现状的一个缩影。他们忍受着很差的生活条件,在缺乏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做着一份又一份临时的工作,时刻忍受着挫折和焦虑的折磨,却不愿意和家人明言自己真实的生存状况。

  最近,新兴的“蚁族”已经开始被社会学者所研究,这种现象也开始得到了一些关注。但随着待业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并不断向大城市的聚集,在经济危机的余波犹在的情况下,“蚁族”的现象肯定不会在短期内消失,相反其人群可能越来越大。社会和政府如果不及时加以关注并设法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难免给未来的社会埋藏下一定的隐患。“蚁族”青年们或许是为了一个美好的梦来到了大城市求学和寻求工作,梦醒时分,却是冰冷的现实。他们的未来还会再有这样美好的梦么?


TAG: 蚁族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