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地少如何粮安天下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20 15:06:27/ 个人分类:饮食

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18亿亩耕地要生产出 13亿张嘴吃的食物,这在全球任何国家中都是难度最大的。几十年来,中国人凭着自己的勤劳智慧,基本实现了“用7%的耕地养育了世界21%的人口”的奇 迹。即使如此,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依然不容乐观,这正是中国科学家希望通过生物技术措施来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的核心理论依据所在。
 
然而,制约我国粮食产量进一步提高实际上另有瓶颈,这个瓶颈就是“人和地”之间的平衡问题。通俗地说,就是人越来越懒了,地越来越低产了。因此,中国的“粮安天下”之道,必须还得从“人与地”的矛盾分析入手。
 
目前,“人多地少”的矛盾并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一 方面是农民放弃农耕,进城去打工,耕地被荒芜;另一方面,农田基本建设严重滞后,能够产粮的耕地条件没法保证。从历史上来看,中国的粮食格局一直是“湖广 熟、天下足”的,而今则是“北粮南运”,但北方尤其东北的农业气候资源远不如南方。中国这一新粮食格局反映的客观现实是,精明的南方人不愿意伺候土地了。 “够自己吃就行了”,这是南方农民的普遍心态。
 
人多是个劣势,但也是一个优势,农民满足了自身的粮食安全就是满足了国家粮食安全。关键是怎么将人有效地组织起来。“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研究员介绍的河北东光县古树于村案例非常值得借鉴。
 
据李昌平介绍,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古树于村在2008 年3月成立了资金互助社,重走合作化道路。他们的做法是:一是自愿征集团购农资,每户出资500元入社,每亩节省肥料150元/年;二是帮助农户承包地向 互助社流转,将村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互助社成立前,农户之间有零星的土地流转,350元/亩;而流转给互助社,底价就是500元/亩;若年底付钱,则按 “500元/亩+利息或分红”结算。不到两年时间,全村165户、760亩耕地入社。在村委会支持下,经过互助社水利重建和土地整理,耕地变成了890 亩,增加了130亩。互助社购置了大型农机具;全村85%的劳动力离开土地经商办厂或外出打工;不仅粮食产量增长了25%,人均纯收入也由4000多元增 长到了9000多元。
 
再来看“地少”。据国土资源部不久前完成的《中国耕地质 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结果显示,我国耕地优等地和高等地仅占32.6%、中等地占50.6%、低产地占16.7%,其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耕地平均质量较 低。上述结果是综合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及投入等因素得出来的,是比较科学的。这就是说,我国18亿亩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 1/3,中低产田占近2/3。如果中产田改造为高产田,将低产田提高到中产田,我国粮食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的粮食产量是以大化肥、大农药、大量消耗 地下水为代价的,农业环境污染严重。恢复并提高地力、减少环境污染需要生态学的解决之道,而不是生物技术所能够解决的。
 
我国当前的农业基本是一盘散沙,是在吃毛泽东时代的老 本。突出表现在:农田基本建设多年来不搞了,农民之间的互助合作没有了,农产品价格任市场波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反复受挫。2009年春季一场大旱,就暴露 出了各种问题。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于振文院士及时向国家建议,紧急调动各种力量(包括出动消防车)抗旱,才保证了河南、山东、河北一带小麦丰收。
 
因此,下一步农业的重点是要按照“农业八字宪法”的科学 原理,恢复30年前的农田基本建设,走合作化与生态化道路。据李昌平估计,如果全国农村走东光县古树于村互助合作之路,我国粮食产量在5~10年内可增长 10%~20%;而据我们估计,发展生态学主导的大农业,增加30%“大粮食”产量是没有问题的。
 
有人说,笔者所指出的出路是回归到原始社会,这显然是抬 杠。依靠人力并不是抛弃现代的农机设备;相反,还要像古树于村那样加强农机与灌溉设施。生物技术要不要搞?种子要不要改良?当然要,但必须是中国人的原始 创新。要接受阿根廷、巴西农业的教训,时刻警惕国外种子公司控制中国的粮食生产主权。
 
中国要应对粮食危机,在农业制度上,应继续坚持既有的农 村基本经济制度不变,扶持小农合作,发展合作农业;在技术上,应根据作物生长规律,保证水、肥、气、热各种环境要素不退化,用地养地,实现生态循环型农 业;在资金使用上,要保证国家各种涉农资金落实到农民头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唯有这样,才能在“人多地少”的客观条件下,引领农民走“粮安天下”之 道。antpedia dot com

TAG: 人多地少粮安天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