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我经历的实验室交流模式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5-30 10:25:24

一个实验室的风格,氛围和传统,可能和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样,对于科研成果的产出,学生的塑造,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很大程 度上,从这个实验室里出来的学生,以后做了老板也会秉承类似的风格。

而每个实验室,每个导师的风格和管理哲学也不尽相同,我在这里谈谈我 分别经历过的国内,欧洲和美国的三个实验室,导师与学生间交流的模式,希望同大家探讨探讨。

(1)国内的实验室:我在国内读研究生的时候,导师在上研时就给每个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权,给定一个大 的方向,要学生查询和研读相关的文献,然后在每周的组会里进行讨论,最后选定具体的方向。每周都有组会,基本上一个同学约3个周汇报一次自己的学习和研究 情况,导师还曾经交代我来排Schedule(可能是觉得我最懒?呵呵)。

国内的实验室一开始也不限定工作时间,作息时间比较自由,在实 验室大家可能也不一定都是埋头工作;据说现在严格多了,因为有时候学生的自觉性要差一些,还是要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出成绩。

这个交流模式可 以称为“网状交错”结构。不过,刚开始在这个模式下,实验室 的成果产出却有所减少。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刚刚读研,对方向性的把握不太好,广而不深,看来新生们还是更希望导师给定一个比较明确的课题方向吧?不过,我想 这种模式下,某些情况下,有可能产生思想的火花,催生大的创新。

网状交错(交流可能较多,但每条线之间可能联系很弱,也可能没有联系)


(2)瑞典的实验室:瑞典的导师是业内的名教授。人很Nice,即使你做 的不太好,也经常鼓励你,而极少责骂,能很大程度的培养你的自信。

在瑞典的组里没有开组会的习惯,一般都是自己间隔一段时间主动向导师汇 报(比如一个月写一份书面总结),当然有问题随时可以去问。不过组内的交流不是特别活跃,一般只在别的教授来访的时候,才有机会了解别人的工作(当然你可 以自己主动去交流)。

不过,导师对每个人的研究应该进展到什么程度很清楚,倘若你不找他,或者长久没有汇报,导师还是会主动找你Talk 的。

这种工作模式可以称为“众星捧月”结 构。我想对于一些水平很高的老板来说,可能更合适,而且老板自己需要付出很大的心力。不过,这种模式下,同事之间的交流不多,对于知识面的拓宽可能不太有 利。

众星捧月(基本跟老板单线交流,交流可能深入,但组内交流极弱或无交流)



(3)美国的实验室:美 国博后的老板算是牛人,且行政事务很多,由于他自身专业背景的原因,组内研究分为空气污染生物医学工程两分支,而空气污染分为理论建模和实验测定两分 支。

一般的工作模式是,这3个subgroup分别较规律地召开组会。比如,我现在做的是理论建模的工作,一般是我,一个同事,和一个英 国教授及美国老板开组会,但其他小组的会议一般不参加(我们一般也不知道Schedule)。

这种模式可以称为“花团锦簇”模式,每个人在较贴近自己工作方向的组会里,和同事也有较多的 交流机会,但对大组内他人离自己方向较远的研究也就不甚了解。可能是因为目前组里的同事几乎都是博士后,大家好像也相对独立一些。


花团锦簇(老板跟每个subgroup交流,subgroup内交流紧密,但与其他小组交流极弱或无交流)


~~~~~~~~~~~~~~~~~~~~~~~~~~~~~~~~~
这3种工作模式,大家觉得哪种更好 呢?这当然也取决于一个课题组的研究方向 的集中度,有的组小,大家做的研究很接近;有的组大,大家各自为政;很难一概而论。

我更倾向于 第三种,第一种似乎过撒,第二种似乎过于集中,而第三种似乎更平衡些(当然,其实我个人还是很希望扩大自己知识面的,我决定过一阵子参与实验测定小组的研 究和讨论)。

相关阅读:

TAG: 实验室交流模式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