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漫天飞雪送钱老

2009.11.02

  ——追悼钱学森大师

  2009年10月29日上午,著名生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最年长的院士贝时璋先生,在安睡中辞世,享年107岁。

  11月1日起,钱学森位于北京中国航天大院内的家中设立灵堂,接受钱老生前同事、故旧亲友等各界人士前往吊唁、缅怀。

 

  漫天飞雪昨送钱老远行

  11月1日,钱学森院士位于北京的家中设立灵堂,各界人士冒雪前往吊唁。

  钱学森灵堂设立在位于北京西三环附近的航天桥中国航天大院内,灵堂并不大,布置得也非常简单。迎面墙上悬挂着黑色的挽幛和蓝色的布,挽幛上写有“沉痛悼念钱学森同志”九个白色大字,挽幛下方正中位置是钱老遗像。地上摆放着黄菊花、白菊花和常青的绿色植物,两侧则摆满了前来吊唁人们敬献的花圈、花篮。

banquan5.jpeg

  虽然一早就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但冒雪前来吊唁的人士依然络绎不绝。记者在现场看到,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等单位领导层,先后集体赶来,前往钱学森家中灵堂敬献花圈、花篮,并依次向灵堂正中的钱老遗像鞠躬致敬。

banquan5.jpeg

  钱学森家中所设灵堂仅约十平方米左右,布置非常简朴,墙上悬挂的黑色挽幛上写有“沉痛悼念钱学森同志”九个白色大字,挽幛下方正中位置是一幅钱学森神采奕奕的遗像,两侧则摆满了前来吊唁人们敬献的花圈、花篮,左侧最里面的两个花圈是钱老夫人蒋英及儿子钱永刚所献,分别写有“您永远活在我心中”、 “爸爸永远活在我心中”的挽联。

  昨天前来吊唁的各方人员中,包括孙家栋、栾恩杰、任新民等中国航天界的知名专家。“两弹元勋”朱光亚的夫人许慧君也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代表朱光亚前来吊唁。许慧君对钱学森夫人蒋英说:“钱老是光亚最敬重的人,他为中国航天事业建立的功勋无人能及。”

  此外,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学生也自发来悼念。

banquan5.jpeg

banquan5.jpeg

  前来吊唁钱老的各界人士实在太多,许多吊唁者敬献的花篮、花圈在灵堂内根本没有地方摆放,只好放在灵堂外面的墙边,也摆满了好几排,它们正和着越下越大的雪花,一起默默地吊唁和缅怀钱老。据了解,钱老家中设置的灵堂将向社会开放6天,直到11月7日。

  现场的总装备部人员介绍,从昨天开始几天内,社会公众可以前来吊唁,不用预约,吊唁时间是每天上午8时至11时30分,下午1时30分至5时。

 

  “一棵松”堂前追思

  阜成路8号院有些年头了,在清代被称为“皇袋子坟7号”,1958年,在周总理的主持下改成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钱学森担任院长,因此这里也被老航天人称为“老航天五院”。从那时起,钱学森一家就住进了院子深处4单元的一幢红色苏式小楼里。

  住5单元的亓荣德,今年已经86岁,曾任航天工业部财政局局长的他,前天已经第一时间去钱老家吊唁,昨天又拄着拐杖来了。他说当年的许多人都搬了,但钱老在这栋红色小楼已经住了50年。前几年,大院附近有施工项目,非常吵,有领导请钱老搬家,但他却说:“这儿挺好,我哪儿也不去。”

  钱老的小楼前昨天一大早就已经摆满了各界送来的花圈,有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政府的,有西安交大、中国工程院的,还有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中央组织部、解放军总参谋部、解放军总装备部等单位。由于吊唁的人过多,昨天钱老的灵堂刚开始只接受航天系统内部人员的吊唁。经过协调,最后一共有8家媒体的11名记者被允许到灵堂吊唁。

  进入门洞,楼梯口处是一个大大的黑体“奠”字。右侧即是钱家原来的客厅、现在的灵堂。大约20平方米的灵堂,摆满了翠柏、鲜花和花圈。

  钱老的遗像悬挂在南墙上,画像上的他亲切慈祥。在遗像上方,是黑底白字横幅“沉痛悼念钱学森同志”。遗像两边,左侧挽联最前面的是钱夫人蒋英手书:您永远活在我心中。

  唯一的装饰来自北侧墙壁,那是钱老堂妹钱学敏在他九十华诞时赠送的一幅书法,写的是北宋诗人石延年的七律《松》。

  “直气森森耻曲盘,铁衣生涩紫鳞干。影摇千尺龙蛇动,声撼半天风雨寒。苍藓静缘离石上,丝萝高附入云端。报言帝室抡材者,便作明堂一柱看。”笔意虬劲,意境高远,正是钱老一生的写照。

  记者认认真真地向钱老遗像三鞠躬。灵堂寂静,脚踩在旧木地板上,沙沙的。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在连夜布置好了灵堂后,昨晨8点开始接受社会各界的吊唁。为了维持现场秩序,有关部门特地布置了执勤和警卫力量。

  钱学森生前三层楼的住所门前,两边全都摆放着花圈。层层叠叠的花圈,表达着人们对钱老的哀思……

 

  杭州百姓故园白菊寄哀思

  杭州市下城区马市街方谷园2号,一幢两层木屋民居。从屋外的画像下,到天井的台阶上,摆放着一束束寄托哀思的白色菊花。

  这是钱学森故居,当年是他母亲的陪嫁品。上世纪60年代,钱学森将它捐给当地政府。10月31日钱老去世后,当地政府决定临时对外开放三天,供人们缅怀。一位街坊告诉记者,两天里有很多人来此凭吊钱老。

  提起钱学森,杭州百姓总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他简历的第一句话是:“钱学森,浙江杭州人……”在这里,钱学森度过了3岁之前的幼儿生活;1929 年,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后,每年都回到这里过寒暑假,其间还因病在杭州休养了一年;1955年,钱学森冲破美国方面的阻力回国后,还特意带妻儿回了趟杭州老家。

  如今,钱学森故居修葺一新。大门仍然保持着原来的格局,墙壁进行了粉刷。大门右上方挂着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杭州市文物保护点——钱学森故居”。

  10月31日晚,中共浙江省委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向钱学森同志治丧办公室发出唁电,对钱学森同志的逝世表示不胜哀痛,对其家属表示慰问。唁电表示,钱学森同志的崇高精神和突出成就,必将激励家乡人民创业创新,开拓奋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钱学森遗体告别仪式暂定7日在八宝山举行

  北京11月2日消息: 昨天,位于钱学森家的灵堂布置完成,约有数百人前往吊唁,冒雪献上花圈花篮。相关人员称,钱学森的遗体告别仪式暂定于本月7日在八宝山举行,但最终的方案还需要由有关部门确定后公布。

 

  钱永刚:父亲去世时很安详 肺部感染是祸首

  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父亲去世时非常的安详。他还介绍,家人都沉浸在悲伤中,目前还没有通知外地、外国的亲属。一切后事,还要等待中央的统一安排。

  钱永刚讲述了此次钱老发病的情况,他说,10月29日吃晚饭时,钱老突然吐了一下,“父亲是一位老年人,老年人的身体一旦有变化,就必须特别担心,这也是我们多年照顾他的经验。”马上测体温,发现钱老体温有点高,“当时就决定赶快送医院。”

  据了解,钱老的身边除家人外,还有秘书、警卫人员,还有医疗救护车随时待命,只用了很短的时间,钱老就被送往附近的解放军总医院。

  “这次与以前不同,一进去就报病危。”钱永刚有些哽咽着讲述,医生很快给钱老进行检查,发现已是严重的肺部感染,“可能之前已经出现了轻微的呼吸道症 状,但他自己不觉得有什么明显不适,别人也没有特别细心地观测到,等送到医院时,炎症已扩散到肺部。”说到这里,钱永刚闭着眼睛痛苦地摇了摇头,“哎,还 是有点晚了。”

  钱永刚教授今天的手机一直处于繁忙之中,不停的有亲友来表示哀悼。他接电话的声音低低的,带着忧伤。他表示,父亲走的时候很安详,一家人都在身边。钱永刚今年5月曾对记者表示,钱老的身体只能是说对一个90多岁老人还可以。

  钱家是个大家族,在江南有大量的族人,在海外也有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这样的亲属。钱永刚介绍,家人们都在忙于后事,目前还没有通知他们外地、海外的亲友,因为父亲的身份,所以一切后事,要等等中央的统一安排。钱学森同志的秘书涂元季少将的身边工作人员也表示,现在一家人都在忙于后事,追悼会或纪念仪式的日期与形式都还没有定下来,大家要耐心的等待通知。

  钱永刚告诉记者,从钱老病危抢救到家中设立灵堂接受悼念,他一直非常忙,昨天也有不少领导、老同事和媒体记者前来悼念,目前,群众都可前往悼念,但也要分批前往。他说,等办妥钱老的身后事,他会在适当的时候谈谈钱老晚年的生活。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昨日告诉记者,已经有不少老领导、同事和媒体记者冒雪前往钱老家中悼念。

 

  夫人眼中的钱学森 他一生激动过三次

  钱学森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可以说尽人皆知;但这位科学巨匠和妻子长达55年的相濡以沫,以及他在妻子心目中另一个侧面的“钱学森”却鲜为人知……

  蒋英是我国现代著名军事战略家、军事教育家蒋百里的三女儿。蒋百里早年在杭州求是书院读书时,与钱均夫——钱学森的父亲是同窗好友,钱学森与蒋英青梅竹马。

  据她介绍,钱学森一生共激动过三次。

  钱学森年老时曾说,“一次是在1955年,我被允许可以回国了。我拿着一本我刚出版的《工程控制论》交到老师冯·卡门手里。他翻了翻感慨地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我钱学森在学术上超过了这么一位世界闻名的大权威,为中国人争了气,我激动极了。” “第二次是建国10周年时,我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我激动得睡不好觉。”“第三次心情激动,就在今年。今年,我读了王任重同志为《史来贺传》写的序。在这个序里,他说中央组织部决定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这五位作为解放50年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我能跟他们并列,心情怎不激动?!”

 

  外媒关注钱学森逝世消息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李秋恒报道:我国科学巨星钱学森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外国媒体也纷纷发布消息,并对钱学森在中国航天和导弹领域的贡献予以着重介绍。

  英国路透社31日转引新华社消息称,被广泛认为是中国核导弹和太空计划之父的钱学森逝世,享年98岁。1955年钱学森回到中国,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路透社在报道中说,钱学森出生于中国东部,1935年赴美,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学习。报道还说,钱学森负责领导研发了中国首枚导弹,并监督了中国首枚原子弹的发展。

  英国广播公司中文网刊发了题为《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在京逝世》的简讯,称钱学森曾主持完成中国火箭技术建立规划,并参与两弹一星研制。

  西班牙埃菲社、乌克兰国家通讯社以及匈牙利媒体也纷纷刊发了钱学森去世的消息,并着重介绍了他在中国航天技术和导弹领域的贡献。

 

  网友提议为钱老举行国葬降半旗

  这两天,不少网友留言表达对钱老的悼念之情。

  “祝钱老走好!”“永远的钱老!”“钱老一路走好!是你让中国人腰杆挺直了!谢谢。”

  “一代巨匠走了,亿万中国人站起来了!钱老,一路走好!”“钱老,走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你留下的浓墨重彩一笔,伟大的中国人民始终都会永远记得你。”“智商最高骨头最硬的科学家,是全体中国人的楷模,我的偶像。一路走好!”

  也有网友在悲痛之余表达深深的敬意:“你所做出的贡献对于这个民族,对于这个国家都是无法用奖章来衡量的,你的人格更是不愧‘伟大’二字。”“ 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一个为人民为国家奉献一生的人!”“钱老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全世界熟悉他的人从他身上看到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坚韧、自信、勤奋、聪明。他老人家为我们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毛泽东等老一辈解放了中国,钱老等老一辈保卫了中国。”

  更有网友感怀钱老是“中国永远的骄傲!我们民族的魂!”并建议为钱老举行国葬、降半旗哀悼,用最隆重的仪式,向这位科学巨匠和伟大的爱国者告别。有网友这样留言,“钱老帮中华民族挺直了脊梁,受得起国葬之礼”,也有网友附和道,“唯有国葬才是最好的纪念!”

  相关链接: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

  梁思礼院士:没有钱学森就没有中国航天今天的业绩

  来自钱学森先生10月23日的一封贺信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