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科技创新创辉煌 江苏08年获奖科技成果精彩纷呈

2009.1.12

科教大省江苏的科技创新再创辉煌!1月9日,“新鲜出炉”的2008年度国家各项科技奖中,江苏省一批具有领先水平的项目喜登榜端。

    “金钉子”确立地质年代“国际权威”

    此次,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彭善池研究员为首的“寒武系和奥陶系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及年代地层划分”项目,荣获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地质年代系统是地学领域不可或缺的参考系,要研究全球各地某一时段的地质事件,各国科学家就得确定同一把尺度,找到公认的典型的地层剖面,将其确立为“金钉子”。因此“金钉子”也成为划分地质年代层的“国际权威”。作为全球地层划分的唯一标准,“金钉子”的要求苛刻,国际竞争激烈,代表一个国家地质学的总体实力和水平。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获奖项目创建了全球寒武系4统10阶的划分新框架,替代了国际上沿用了170余年的3分方案,在我国确立了奥陶系的首个金钉子、寒武系内的首个金钉子和奥陶系赫南特阶的金钉子,并创建国际单位“芙蓉统”和“排碧阶”。

 

    “数字农作”为粮食增产开辟广阔前景

    南京农业大学曹卫星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基于模型的作物生长预测与精确管理技术”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曹卫星教授领导的课题组自1994年以来,在国家及部省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本项目以小麦、水稻等为对象,提出了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系统,实现了作物生长与生产力预测的数字化及作物管理方案设计的精确化,从而为精确栽培和数字农作提供了广适性的决策支持技术。

    该技术成果在江苏全省及安徽、浙江、河南、山东、河北等省份的部分农区进行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表现为明显的增产增收作用,显著提升了作物生长与生产系统的设计、预测和调控水平,促进了农业产业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取得了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累计推广面积2990.7万亩,新增经济效益110759.4万元,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看”气味实现食品“无损检测”

    由江苏大学赵杰文、黄星奕、邹小波等完成的“食品、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新技术和融合技术的开发”项目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所谓食品、农产品无损检测,就是在不破坏被检测对象的情况下,应用一定的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法对其内在品质和外在品质加以测定,并按一定的标准对其做出评价的过程。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江苏大学的专家们就开始了农产品无损检测的研究。经过20多年的努力,他们引入了信息科学领域中的高技术——融合技术,在单一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将计算机视觉、电子嗅觉和近红外光谱分析等多种检测信息有机融合,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江苏大学此次获奖的项目,发明了一种新的食品气味无损检测方法,开发的“农产品气味的图像化识别系统”是全球首台气味图像化识别系统,能够将食品气味转化为图像进行识别,使“闻”气味变为“看”气味。

    据了解,这一项目成果的实施使我国食品农产品无损检测的科研水平、技术水平总体达到国际先进,部分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提升了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直接促进了农产品产后处理水平的提高,对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现代食品加工业作出了贡献。多项成果得到转化应用,据其中7家单位的数据,新增利润1.5亿多,应用前景广阔。

 

相关报道:

江苏三十三个项目获得2008“国家科学技术大奖”

 

  【龙虎网报道】1月9日记者了解到,在此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江苏省部分单位主持或参与的33个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现将部分获奖项目介绍如下:

  南京土壤所:湿地也会产生温室效应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项目是“中国湿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H4和N2O(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排放规律研究”。据了解,科学家们通过长期实地考察,发现冬季土壤水分是控制我国稻田CH4排放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关键因素。正是依据这个理论,2006年版《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将非水稻生长期水分状况作为估算稻田CH4排放量的重要因素。揭示了光合作用对自然湿地CH4排放量昼夜变化的驱动作用。


  地质古生物所:将两枚“金钉子”钉在我国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该所以“寒武系和奥陶系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及年代地层划分”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地质年代系统是地学领域不可或缺的参考系,通过在全球确立一系列“金钉子”和划分框架来构建全球地质年表,作为全球地层划分的唯一标准,“金钉子”的要求苛刻,国际竞争激烈,代表一个国家地质学的总体实力和水平。“寒武系和奥陶系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及年代地层划分”项目创建了全球寒武系4统10阶的划分新框架,替代了国际上沿用了170余年的3分方案,在我国确立了奥陶系的首个金钉子、寒武系内的首个金钉子和奥陶系赫南特阶的金钉子,并创建国际单位“芙蓉统”和“排碧阶”。

 

  南农大:“傻瓜式种田技术”8年增收11亿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传统的种田方式中,种地、施肥、浇水都要靠农民的经验,现今南京农业大学研发的傻瓜式种田技术完全颠覆了这个传统种田模式,没有经验的新手照样可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名为“基于模型的作物生长预测与精确管理技术”昨天获得了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据技术研发主创人员曹卫星教授介绍,该技术能够让农民或农技员知道如何定时、定量施肥、灌溉、管理,从而精确种田,而无需凭借经验。其奥秘就在于,研发人员事先把作物生产管理知识体系的定量化分析技术集成到一套软件中,农民只要有装入这种软件应用系统的电脑或一种大小类似于手机的掌上电脑PDA作物管理仪,敲敲鼠标就能够了解相关种田信息。

  这个技术从2000年起就开始在江苏全省及安徽、浙江、河南、山东、河北等省份的部分农区进行试验和推广,目前累计推广320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110759.4万元。

 

  江苏大学:农产品无损检测能“看”气味测品质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通常只能靠鼻子闻出来的气味,竟然能够很直观而又精确地用眼睛“看”出来!通过这套检测系统,水果的大小、颜色、形状甚至糖酸度等的精确指标全部历历在目!在昨天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江苏大学赵杰文等完成的“食品、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新技术和融合技术的开发”项目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赵杰文教授还作为100名获奖代表之一上台领奖。

  所谓农产品无损检测,就是在不破坏被检测农产品的情况下,应用一定的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法对其内在品质和外在品质加以测定。江苏大学的专家们引入融合技术,将计算机视觉、电子嗅觉和近红外光谱分析等多种检测信息有机融合,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其中,能够将食品气味转化为图像进行识别的“农产品气味的图像化识别系统”,使“闻”气味变为“看”气味。用它来检测酒类产品,不仅能辨别真假,甚至连不同批次的产品都能鉴别出来。

 

赵杰文教授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来源:江苏大学

1_200901142042421.jpg

     2009年1月9日,人民大会堂大礼堂里灯火璀璨,鲜花如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赵杰文教授作为获奖代表之一上台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领奖。在会前中央领导接见时,站在前排的赵老师非常有幸与胡主席、温总理握手并有简短谈话。

      我校赵杰文教授带领团队完成的“食品、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新技术和融合技术的开发”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是我校有史以来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江苏大学继去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之后的又一个国家级奖项,江苏大学科技工作成果喜人。

       此次获奖项目“食品、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新技术和融合技术的开发”,属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等技术交叉渗透的新领域。是理论和技术高度融合、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并重的基础应用型项目。 (1)深入研究了计算机视觉、电子嗅觉、近红外光谱分析等多种单一检测技术,发明了几种新的食品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方法和装置。其中"农产品气味的图像化识别系统"把气味信息图像化、数字化,为国内外首创;"全信息拍摄的苹果在线检测分级装置"相对国外单摄像系统分级装置,获取的信息完全,可检项目多,科技含量高。(2)首次提出采用多技术融合一体对食品、农产品品质进行无损检测的学术思想,并将其应用于食品农产品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取得创新性成果。开发的"三技术融合的水果无损检测系统"和"牛胴体质量快速无损检测装置"均为国内外首创。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共申请发明ZL16项,其中7项已授权,其余均进入实质性审查程序。另获实用新型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出版著作3本,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的论文被引用361篇次(其中它引296次),有53篇被SCI、EI收录。

       项目的实施使我国食品农产品无损检测的科研水平、技术水平总体达到国际先进,部分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提升了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以信息技术引领传统装备的升级换代,直接促进了农产品产后处理水平的提高。对实现加工增值、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现代食品加工业作出了贡献。成果科技含量高、通用性强,可广泛用于食品、农产品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的质量监测和评定。多项成果得到转化,应用前景广阔。

       国家科学技术奖设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5大奖项。本届国家技术发明奖共评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35项。


    会议期间,科技日报、新技术杂志等媒体记者采访了赵杰文教授。谈到成就,赵杰文教授感慨地说:“我们学科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如吴守一老师、方如明老师等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是他们辛勤创业,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为我们奠定了研究的基础。团队能取得这一点成绩,是我们团队全体成员十多年来团结协作、不懈努力的结果。从对象物的静止图象处理技术,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实时检测;从相关信息的辅助联用,到多传感信息的融合决策;从绳捆索绑的简陋装置,到在线分级的小型生产线......多年来勤勤恳恳、默默耕耘、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往前走。也充分说明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张罗出来的。团队能取得这一点成绩,是依托省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省工程技术中心这些强有力的后盾,依托学校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基础和特色,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撑。我们的发展,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关怀,感谢学校领导多年来给予的厚爱。同时也衷心感谢各职能处室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帮助。”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