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浙江大学赵烨博士PNAS揭示体细胞超突变的分子机制

2013.5.06

  B细胞被抗原激活之后,将会迅速增值。在快速增殖的过程中,编码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基因,将会通过一种成为体细胞超突变(somatic hypermutation,SHM)过程,发生非常高概率的点突变。这种突变方式可以增加抗体池的多样性,并且对抗体与抗原的亲和力产生影响。那些表达亲和力增强的抗体的B细胞,会在与免疫系统其他部分的交互过程中,获得比较弱者更强的生存信号,后者会逐渐因为凋亡作用而消失。这种使得产生的抗体逐渐增加亲和力的过程,就是抗体亲和力成熟的过程。尽管该过程的具体分子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但大量证据表明DNA聚合酶η参与介导了体细胞超突变的过程。

   为了探寻这一重要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浙江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首先从生化水平检测了DNA聚合酶η诱导突变的能力。实验结果与已报道的生理数据一致,DNA聚合酶η能够识别WA基序并行使dGTP的错误插入。

  同时,利用结构生物学以及生物化学的研究手段,研究人员发现了其产生该种偏好性的分子机制:T-dGTP碱基错误配对可以通过R61及Q38两个保守残基被非常好的稳定在活性中心;氢键力的不同造成了该DNA聚合酶对底物序列的选择偏好性;DNA聚合酶η最终能够较为高效的复制通过错配位点,完成体细胞超突变的全过程。该项研究成果提高了我们对于SHM机制的理解。

   本研究成果是赵烨博士继2010(Nature)、2012(Nature、PNAS)年之后又一重大发现,已于近期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该研究为国际合作成果,赵烨博士为第一作者,浙江大学为第一单位,通讯作者是华跃进教授。合作单位通讯作者为2013年最新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杨薇(Wei Yang)研究员。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