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技术展示生命科学 西南首个医学博物馆在重庆开放

2013.9.27

  人类从出生到衰老的过程,如果用标本展示出来,会是什么样子呢?日前,重庆市人类生命与健康博物馆正式开馆,作为西南地区首个专业医学博物馆,通过500多个人体标本和丰富的数字影像资源,向市民普及医学知识。

  位于重庆医科大学大学城校区的人类生命与健康博物馆为两层楼院式建筑,总展区面积5100平方米,分为生命旅程、人体结构与功能、疾病与健康、诺贝尔荣誉殿堂四大展区。展厅内,通过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不同病理的人体标本,以及丰富的图片、文字、视频资料,展示了人类从“产生”到“诞生”,从青春期到衰老期的全过程,展示了每一个人体器官和组织的详细情况,以及多种疾病的表现形式和如何预防治疗。

  “我们一共有500多个人体标本,还有两万小时的数字资源。”重庆医科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西南地区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医学专业博物馆,除去建筑本身,博物馆耗资1300万~1500万元。人体标本大多是重医建校近60年积累下来的,有的是为博物馆专门采购的塑化标本。

  踏进人体结构和功能展厅,“太极”、“思想者”、“掷铁饼”等几个人体标本“雕塑”首先映入眼帘。这些标本和著名的“思想者”雕塑略有相似,但与传统标本不同,它们没有保存在福尔马林液体中。“这是我们专门购买的塑化标本,是国内最先进的。”负责人介绍,塑化标本经过脱水、脱脂处理,能够立体地展示肌肉、血管、骨骼,不会被氧化,可以保存几十年。这些塑化标本制作成著名雕塑的样子,让市民易于接受,又能直观地了解人体组织,可以说是用科学展示艺术。

  如果人体只剩下血管会是什么样子?血管在人体中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博物馆的“红人”人体血管标本可以解答这一切。在这个由全身血管组成的人体内,红色的大小血管像杂乱而又有秩序的树根一样。讲解员介绍,这个标本由遗体捐献者的遗体制作而成,制作人员先把一种塑化剂打入血管,让血管固化,然后“洗去”组织、肌肉等,再将动脉血管染成红色,静脉血管染成蓝色,就成了眼前这个“红人”人体血管标本。

  让人觉得神秘的手术过程,在这里都可通过电子触摸屏直观地了解。记者在手术展示电子触摸屏上看到,这里收集了脉管系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免疫系统4个分类的24种手术的视频资料。“这里全面展示了手术的诊断原理和手术过程,让市民对手术的实施有清晰了解,也是我们医学院学生学习的新方式。”志愿者余文婷介绍,如老年人常患的白内障,许多老人因为不了解而恐惧,不愿做手术,从而耽误治疗,但是看了视频他们就可以将手术过程了解得一清二楚。

  除了一些临床常见病,美容手术在这里也有介绍。在假体隆鼻手术视频中,从诊断是否需要隆鼻、手术方案到实施过程,都进行了详尽展示。

  展厅里还有一台人体成分分析仪,赤脚站上去,握住两个测试柄,不到一分钟,就可测出身体的脂肪量、骨质重量和蛋白质,测试自己的健康指数有多少,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

  “吸烟者都可以来看看,吸烟对身体的危害!”在疾病与健康展厅,讲解员向大家介绍了病变的人体器官标本。据介绍,对于吸烟者来说,35岁前戒烟,能避免 91%因吸烟引起的心脏病,59岁前戒烟,在15年内死亡的可能性仅为继续吸烟者的一半,即使年过60岁才戒烟,肺癌死亡率仍大大低于继续吸烟者。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