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人造生命:福兮?祸兮?

2010.6.01

   "人造生命"原理

   1、科学家选取一种名为丝状支原体的细菌,将它的染色体解码。然后利用化学方法一点一点地重新排列DNA。

   2、将重组的DNA 碎片放入酵母液中,令其慢慢地重新聚合。

   3、将人造DNA 放入另外一个受体细菌中。通过生长和分离,受体细菌产生两个细胞,一个带有人造DNA,另外一个带有天然DNA。

   4、培养皿中的抗生素将带有天然DNA的细胞杀死,只留下人造细胞不断增生。

   5、几个小时之内,受体细菌内原有DNA 的所有痕迹全部消失,人造细胞不断繁殖。新的生命诞生了。

   “人类是否可以扮演上帝的角色?”美国科学家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生命”,再次激起了这个古老的争论。日前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宣布培育出第一个由人工合成基因组控制的细胞,被认为是地球上首个人造生命形式。对这一成果,有人看到未来解决食品短缺、能源危机的希望,但更多的人担心这打开了“潘多拉盒子”。“人造生命”引发的有关伦理道德和人类存在的危机争论越来越激烈。

  研 究:所有基因都来自实验室

   美国基因组学先锋人物文特尔宣布,在他位于马里兰州和加州的实验室,科研人员在为期15 年、花费4000万美元的研究项目中,已成功制造出全球首个“合成细胞”,一种称为蕈状支原体的细菌。蕈状支原体是一种简单的微生物。

   文特尔说,这一人造细菌的基因均在实验室内构建。他们用“四瓶化学物质”为他们的“人造细胞”设计了染色体,然后把这个基因信息植入另一个修改过的细菌细胞中,而这个合成的细菌细胞成功地进行了包括分裂在内的活动,就像天然细菌一样。

   著名的《科学》杂志收录了此项研究成果。

   合成的细菌仅是一个示范项目,这种技术眼下没有实际用途。但文特尔研究小组的人员称,这项实验室技术可以被用于合成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菌株,例如疫苗。而他们特别感兴趣的是,设计能够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然后产生碳氢化合物燃料的藻类。合成基因组公司正在资助这项研究。

  评 价:操控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文特尔研究所的最新成就,被许多独立科学家和哲学家誉为一个标志性突破,因为它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操控生命的方式。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改造DNA片段,并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基因工程植物和动物。而创造完整生物体的能力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掌握生命的权力。

   “文特尔正在推开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扇门,通过它或许能窥见未来。”英国牛津大学的伦理学教授朱利安·萨乌莱斯说,“他不仅是在拷贝生物或者通过基因工程进行改造,他是在创造自然中绝不会产生的人造生物。”

   俄勒冈大学哲学家马克·贝岛称,文特尔的发现是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历史上的决定性时刻。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伦理学家阿瑟·卡普兰为《自然》杂志撰写评论称,文特尔的试验成果终结了有关生命的存在是否需要特殊力量或能量的争论。“这使它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研成果。”

   美国罗格斯大学分子生物学家埃布赖特也将其评价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转折点”。

  争 议:生化武器?变种怪物?

   然而实验成功的消息公布后,还是招致许多人的批评。据报道,有人称无论如何人类都不可以充当“造物主”;更多人则担心此研究成果会被用来合成大量生化武器,造成恐怖威胁。更有人预言 ,这项技术如果运用得不好,可能导致一场人类浩劫,重现好莱坞电影《我是传奇》中的恐怖情节。

   加利福尼亚大学贝克利分校的人类学家保罗·兰波认为,就目前而言,人工合成细胞技术由于太过复杂,还不太可能被恐怖分子当作生物武器。然而,这项研究必将改变有关基因技术伦理的讨论热度。

   中国著名学者、生物博士方舟子表示,文特尔的试验解决了一些技术难题,如达到足够的精确度让人造基因组被细菌识别并用于繁殖。但用“人造生物”或“人造细胞” 来定义试验的成功则未免夸大其词。

   在其看来,化学合成的基因组代替天然基因组并不奇怪。在过去几十年的生物工程实践中,一直都用到了化学合成的DNA,只是合成的长度有限。

  回 应:奥巴马下令评估影响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注意到了这项成果。他很快致信负责生物伦理问题研究的一个总统委员会的主席、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埃米·古特曼,要求委员会评估这项研究在医学、环境、安全等领域的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克隆技术、干细胞技术和基因工程等飞速发展,但它们引发的伦理和道德之争从未止息。对待人造生命,在看到其巨大应用前景时,也要时刻警醒其可能带来的危害。

   奥巴马在致信古特曼时也表示,需要确定这类技术的合适伦理界限,将其危害控制到最小程度。环保组织“地球之友”也认为,必须确保相关法规到位,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免受这项有潜在危险的新技术伤害。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