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程津培院士:高新区企业应加大基础研究

2013.3.12

  

程津培

  “过去10年,我国高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新区的工业企业R&D投入已占到全国工业领域的35%,ZL授权数量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日前,中国致公党中央副主席、科技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程津培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肯定了高新区和园区内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作出的成绩。

  但程津培更加强调,高新区仍然出现创新驱动不足的现象,如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可形成支柱产业的创新成果不足等。“高新区要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更需要强调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责任,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的能动性。”他说。

  缺乏世界级创新企业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这是国家对科技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求。”程津培表示。 

  “由于我们对于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重视不够,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不完善,使得我国没有产生创新驱动的世界级影响的企业。”程津培遗憾地说,在不断强调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同时,却没有一家中国公司在相关世界级评选中上榜。

  如世界公认的汤森路透全球创新力企业(机构)百强评选。在其最近的百强名单中,共有47家美国企业、32家亚洲企业和21家欧洲企业上榜。虽然中国发明ZL申请数量已领先全球,但由于ZL质量及成果转化不足,在最近两年的百强榜单中,无一国内公司上榜。

  中国的论文数量、ZL的申请量已居世界前列,论文引用率也在不断提高,但万人平均ZL数只有3.2件,远远落后于美国的75件,也没有达到创新型国家万人平均20件以上的标准。

  “我们ZL的转化率太低,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完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程津培强调。

  企业应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尽管我国近年来不断强调和鼓励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原动力不足,创新投入也远远落后于欧美企业。

  据相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只有0.93%,远低于发达国家2.5%~4%的平均水平。

  在我国,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的仅占27.6%,平均每家企业的研发人员只有89人。而世界500强企业中,470家在华建立了研发中心,研发人员少则几百人,多则数千人。

  我国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8.6%的企业没有申请ZL。“企业总是希望用最少的投入解决最关键的问题,但如果完全不作基础研究,怎么可能在众多因素中识别并提出最关键、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呢?如果将科研创新都寄托在科研机构身上,就像家长不知道自己孩子问题出在哪里,总指望心理咨询机构解决问题一样。那么,解决问题就只能靠测试、靠排查,怎能有效率?”程津培说,“所以,有历史责任感的创新型企业,必须有选择地建立自己的基础研究,一方面可以提高与科研人员对话的针对性,掌握产学研的主动权;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基础研究带动持续的技术创新,掌握企业未来的命运。”

  现在,有些企业将加强产学研结合的责任主体看成是科研机构,这是本末倒置。他强调企业要加强在产学研结合方面统筹布控的能力。

  程津培说,目前很多企业都希望从研发机构拿来项目直接就能生产,不然就需要科研机构项目负责人,甚至整个研发团队长期跟进项目,而企业自身却完全缺乏“二次研发”的能力。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尽管也有为企业服务的愿望,但如果其成果无法转化成实际效益,则可能失去为企业服务的热情。

  “国际上,甚至有些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项目是来自企业的。但在我国,即使像华为这样的高技术企业,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也只有1%,远远达不到国际创新型企业的标准。”程津培说。

  地方财政和企业支持基础研究有待提高

  充足的资金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催化剂。

  “德国的制造业为什么做得好?因为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支持基础研究,而且投入力度相当之大。但我国很多地方政府更愿意将钱投在能迅速看到成效的地方,企业更是缺少基础研究意识,以为基础研究完全是中央政府的事。这是鼠目寸光。”程津培说。

  近年来,中央财政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增量明显,去年全国的R&D投入已过万亿元,但在R&D投入中,基础研究的比重常年徘徊在百分之五左右。而世界上的创新型国家,基础研究的比例约占研发投入百分之二十甚至更多。目前,我们地方财政主要关注应用研究,在财政比较紧的情况下,基础研究多被舍弃,只有少数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还保留了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企业方面,目前我国企业R&D投入已经占到R&D总投入的74%,而基础研究的投入几乎为零。

  因此,程津培认为,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不能只看中央财政。未来,加大基础研发投入的潜力,可能主要是来源于地方财政和企业的投入。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韩国都走过模仿为主的路子,他们把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总投入的比例控制在百分之十左右,目的是省出更多的经费用于跟踪性应用研究。但后来他们都意识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看到跟踪是跟不出强国的。现在,韩国用在基础研究的投入已占到其R&D总投入的15%,日本也在努力向15%以上的目标提升。”程津培强调,“只有加强基础研究,才能降低我们经济发展中的对外依存度,企业也才能看到创新带来的真正效益。”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