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细菌群落分布 提供文物保护新思路

2017.3.09

121036_201703091453111.jpg

  2月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龚德才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学术论文,题为《考古发掘前墓葬环境研究新视角: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细菌群落分布》(A new perspective on studying burial environment before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analyzing bacterial community distribution by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该文报道了通过16S rRNA扩增子测序的方法对湖北荆州望山桥一号楚墓的细菌多样性和群落分布加以分析,结果证明墓葬环境不同取样点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各异,而盗洞内样品的差异性更为明显。研究表明文物材料的保存状况和细菌群落的分布息息相关,发现不动杆菌属可能在墓葬中有机质文物的降解中起到重要作用,而拟杆菌属的大量存在则有利于文物的保存。

  古代大量精美丝绸、纸张、木器漆等有机质文物大都埋藏在土壤或饱水的环境中,很多文物能够保存下来,得益于墓葬中稳定未被扰乱的埋藏状态。墓葬环境中的微生物研究对探索文物降解和腐蚀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而盗墓作为一种违法行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未有人从科学的角度揭示盗墓对文物本体的影响。本研究以全新的视野证明了,盗墓的行为不仅会导致陪葬物品的丢失,更为严重的是,墓葬的盗洞使地下墓室与外界空气环境,使原有的微生物群落分布剧烈改变,打破了墓葬内部稳定的埋藏环境,使得有机质文物的降解速率加快,对整个墓葬产生极大的破坏。本项研究为被盗墓葬的抢救性发掘提供了研究依据,也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了千年丝绸的消失之谜。

  研究成果重要意义在于,为文物降解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能够帮助文物保护工作者重建文物保存的原始环境。站在国际前沿的视角上,该方法彰显了预防性保护的理念所倡议的,从环境着手解决文物科学保护的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为大型有机质文物的原址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原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41691)。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