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最重要的是让教学和科研人员回归本业,要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各自擅长的领域。

  好的制度设计应该使科研人员各尽其才,各展其能。这样的设计会使他们比较安心和专心于自己的本业。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各个奖项获奖人选相继出炉,又不见中国科学家的身影,让人惋惜之余也陷入沉思。近年来,在巨大的科研投入保障下,我国已经获得了相当可观的科研产出,发表的高引用率论文数以及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都呈增长趋势。然而,数量繁荣的表象背后,却潜伏着质量的危机。

  按道理说,高水平的论文数量增加了,重大原创性成果脱颖而出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可为什么会出现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剪刀差”呢?日前,有关媒体刊登了一则关于科研经费分配怪现状的报道,指出如今的科技界存在着咨询组专家塞项目、评审者和申请者可能是同一人等问题,影响到科研经费的分配。

  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一线的科研人员往往心情浮躁,很难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科研的本业上。很多中青年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既要为申报课题而焦虑,又要为达到一定的论文数量而焦虑;既要为自己的成果能否获奖而焦虑,又要为自己的科研经费能否达到规定标准而焦虑,还为职称评审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