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核磁共振波谱方法

2020.3.05

  一种现代仪器分析法。在外加磁场B中,自旋量子数为I的核自旋可以有2I+1个不同的取向。例如1H,13C,19F,31P(I均为1/2),则有2个不同的取向。这是由于带正电荷的核自旋所产生的磁场,可以有与外磁场B相同的取向(具有位能E1),也可能相反(位能E2),在常态下,当E2>E1时,处于E1这个较低能级的核个数稍多。(E2-E1)与外磁场的强度B和核磁矩μ成正比:E2-E1=μB。如果以射频照射处于外磁场B中的核,且照射频率v恰好满足hv=E2-E1时,则处于E1能级的核将吸收射频能量而跃迁到E2,这种现象称为核磁共振。 

  1946年由波塞尔(Purcell)、布洛赫(Bloch)等人所发现,当时主要用于固体物质的研究。直到1951年,阿洛德(Arnold)等人发现乙醇的核磁共振是由三组峰组成,也即发现共振频率的精细结构以后,核磁共振就变成化学家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有力工具。根据核磁共振原理发展起来的分析方法称为核磁共振波谱法。七十年代以来,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和应用方面都有了迅速的发展。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仪的问世,大大提高了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灵敏度,使微量分析成为可能,同时极大地推动了13C,15N等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超导核磁共振的出现和在生物学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从生物大分子到细胞、组织器官、甚至人体),有力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