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质谱分析法成像 (MSI)

2018.6.29

现已使用MSI的技术,如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MALDI)和二次离子质谱法(SIMS)被广泛应用于制药组织学和临床实验室。常规应用要求的同时具备高通量和高空间分辨率,目前还无法满足。 
由于数据采集过程中的破坏性和连续性,质谱分析法得到的图像往往分辨率低,这也和使用强光照射导致样品降解有关。 

为了使质谱法成像更具可行性,需要专业人员对相关样品进行预筛选。在进行质谱分析之前,把用于检查的切片组织或其平行组织染色,并用标准显微镜观察分析。 
然而,使用化学品对样品进行染色的过程中会改变样品的生物化学结构,消除定向的重要生物化学成分,此外,从平行组织中选取的切片有不尽相似。 
进一步讲,涉及质谱法的技术要求高级的操作技巧,所以只有经过培训的具有博士水平的员工才能操作系统。因此迫切需要一个具有非破坏性和高分辨率拍摄的工具。 
一个容易使用的工具必须可以扫描大的样品组织,并且无需染色就能为后续的MSI操作识别出目标区域。现在有一台仪器就具备上述功能,那就是Daylight Solutions设计的Spero显微镜。 


红外成像和质谱法成像都可以从化学的角度进行组织成分研究,第一种方法是基于分子键对红外线的吸收,第二种方法则是提供相同分子的质量信息。原则上,除它们各自的特异性以及可比拟的技术,它们应当被视为等价的。但实际上,它们并不是等价的。 
显然,质谱法成像更难操作,并且数据不能被自动解析。更糟糕的是,它通常需要用同位素标记来区分质荷比及数值,从而来识别样品中的化合物。因此,这项技术仍未部署到常规应用中,且依然需要高素质的员工来操作。 
相比之下,红外显微镜的不足之处是反应慢。现在,快速获取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因此它的瓶颈是数据的自动处理。但是,得益于它的稳健性和不需要使用试剂,红外成像很快会成为化学成分分析的常规使用技术。一个快速和简单的技术肯定会为药理学和生物科学带来一个美好的未来。

来自Inserm U1029 的“3D光谱成像”研究小组的带头人,Petibois博士,最近接见了Insights from Industry系列的贡献者。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