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董峻:评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过期事件

2014.8.19

  在长期混乱、一片厮杀、骂战声声的转基因舆论场,华中农大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17日过了有效期这件事,竟然上升到了有没有“人性”的境界。有人撰文认为,“在这样操蛋的现实面前”,转基因水稻不能商业化是言而无信,对科研是摧毁性的、对于科研人员是极不公平的。

   一些挺转人士扼腕叹息时机已逝、痛恨有关部门无所作为,认为这个时间节点是“抗争的失败”。与此同时,许多反转人士为此欢呼雀跃、奔走相庆。

   “给科学家的心灵打击,不是几个月能恢复的。”一篇透着悲情的文章援引支持转基因的陈君石院士的话这样说到。文章由此认为,这是国家辜负了科研人员,是很严重的事。因为它不不符合道德,不符合人性。

   坦率地说,如果你天真地以为,政府决策是靠道德和人性,那你可能就或成最大输家了。在同样作为支持发展转基因技术和产业的本人看来,大可不必如此悲情,更没必要对这件事看得这么严重。

   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在转基因的问题上,我一直都持鲜明的支持态度,为此也开罪过一些关系不错的朋友。我从不认为发了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水稻在安全性上有什么问题,也希望转基因水稻、玉米、小麦等所有主粮能够实现商业化种植——在安全性问题上,主粮也好、副食也罢,评价尺度应当是同样的,不存在主粮要“更慎重”的问题。转基因技术以后就是个常规技术,因为科学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了。

   同时,对于张启发以及所有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者来说,他们的心血成果暂时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以及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的供给和质量安全起到“第一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我有深深的共鸣和理解。

   这些年来,因为从事农业报道的缘故,我结识了一大批农业科技工作者。从院士、校长到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许多人几十年就在做一件事,有时头脑简单得让人匪夷所思。要说推广转基因是科学家被商业利益群体买通的结果,打死我都不相信。

   但我认为,还没有实现商业化种植,并不意味着这些科学家的失败。在中国,转基因研究力量基本上来自公立科研机构,高校、农科院是两个最主要的系统。一般来说,高校更偏重科学理论的研究,而农科院则偏重技术应用和推广。国家财政支出的转基因重大专项等研究投入,基本上也是以这两大块的科学家为对象。这些拿着国家给的研究经费的科研人员,最重要的使命应当是基础性研究、前育种研究,而不是商业化育种。

   在国外,农业科技力量强大的国家,几乎都不是由公立科研机构来做这个事,而是由具有强大研发实力的公司扮演这个角色。许多人痛恨的孟山都就是这样的典型。几乎没有商业公司会投入巨大力量进行基础研究,因为这是公立科研机构该做的事,也是不直接产生经济价值的研究活动。

   而在中国,由于前几十年科技体制改革走过一些致命弯路,高校、农科院投身市场经济大潮,和全国成千上万家种子公司竞争,并由此诞生了众多依托“专家大腕”的种子公司、形成了“双重利益群体”,并阻碍了市场主体的发育……当然,这是历史问题,不能拿现在的眼光来看待过去、更不能去具体要求科研人员该怎么做。

   要知道,袁隆平发现水稻杂交优势、李振声证明了小麦可以远缘杂交、郭三堆搞出转基因抗虫棉把外资公司的“洋种子”挤出中国市场,还有玉米研究领域的奠基人李竞雄等等,这些农业领域功勋人物的成就说明,不一定都要靠其本人培育的某个新品种实现了商业化应用才算是成功。

   当然,这个群体也包括以转基因水稻最为出名的张启发院士。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基因图谱和功能基因组研究,是中国植物基因组领域的主要先驱者和带头人之一,还把学术界对杂种优势生物学基础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些都是张启发的卓越贡献。

   还是我已经说过的那个意思,科学家这个群体的想法和动机其实很简单,新技术不能及时推广应用肯定很失望,但硬要把人家塑造成与某种反派势力抗争的悲情人物,这个我不赞同。希望科学家们不要受这种悲情的过大影响。把几个新品种进行商业化推广,不是这些公立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最主要的工作。特别是现在正在积极推进的种业改革,就是要尽快培育一批具有商业化育种研发实力、市场竞争能力的种子企业,更有效转化科研成果,也更可能和国际种业巨头抗衡。转基因新品种,未来肯定是要越来越多诞生于这些商业组织的。

   那么,为什么非要把一个早就通过安全性评估的转基因品种硬生生拖了5年、以致于安全证书过期?国家为什么迟迟不给个明确态度、倒底为什么还不批准商业化种植?由于工作原因,我接触过一些相关的决策者,也接触过比这些决策者更高层的有关人士,感觉这事确实需要从一个更大的视角来看待。

   首先,过期并不意味着就“黄了”。如果政府部门决定要使“转基因主粮”这一招了,重新再批准算不上什么难事。其次,对于安全性的认识,确实在某些位高权重的群体里有并不统一的认识。要知道,对于科学问题,他们的素养并不一定比你我更高,同样需要有一个认识和科普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进行得快,那么对于推进转基因研发和应用来说就会顺利一些。反之,对农业部这样的靶子部门来说也并非易事。这个意思我只能说这么明白了。

   更重要的是,转基因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而是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层面。让我们就用经济视角看一下吧。转基因粮食在农产品贸易上是一柄双刃剑。比如,稍微客观了解一点美国玉米出口中国的情况就能明白这一点——转基因玉米在美国经过批准、说明没有安全问题(对,美国人也吃、比你我吃得都多,所以不要说只是为了出口中国了),但由于中国进口也要安全评估,而我们又不给人家发证书,你说是安全问题还是贸易手段?更不用说,对于美国这样,农场主是一大政治势力(手握选票)、国会山和华府不愿轻易得罪的国家,中美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上的交手、合作、纷争,许多时候其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再往下,我就不好说那么明白了。还不懂?你说说最近工商总局为什么频频跟微软中国、高通这些外企过不去?呵呵。所以,反过来也是那么回事。中国过去在粮食贸易上以大米出口、玉米和小麦进口为主,如果你种上了转基因水稻,在出口上会不会同样受制于人、从而影响稻农生计?你的大米制品甚至狗粮出口欧盟时,会不会又特么被绿和组织来挑事?

   从进口角度看,近几年中国粮食进出口形势有了很大变化,越来越成为粮食的进口国。作为市场调剂和国际粮价下跌时的考虑,中国从东南亚国家的大米进口量日渐增加,而这些国家在转基因水稻的研发方面落后于中国,所以还没有种植。由于中国实行转基因产品标识制(虽然这一点被许多挺转人士诟病),在许多人仍然担心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情况下,放开商业化种植,你会选择货架上用很小字体标识“转基因”的国产大米,还是用更大标识出“非转基因”的泰国大米?转基因粮食,农民爱种、市场不要,怎么办?——你批准了转基因水稻主粮,在国内消费是主体的情况下,到底市场将鹿死谁手?

   从供求市场来看,中国和美国、巴西、阿根廷等转基因粮食种植大国有根本的不同。这些国家的种植基本上是完全市场行为,转基因品种有市场竞争力就种植转基因的,中国拿进口转基因玉米没有经批准来说事他们就生产非转基因的。而中国,粮食是刚性需求,准确点说是仅仅是保持了“紧平衡”,稍有一点供给上的风吹草动,13亿张嘴的吃饭问题就会成为头等大事。一句话,在中国,粮食供应问题是影响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生产上,全国粮食已经连续十年增产,说明我们有了一套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经验。与现有的增产方式相比,转基因粮食能在多大程度上起到技术革命的作用?解决病虫害、增加营养、减少劳作强度等技术上的利好,会不会被其它负效应抵消?转基因这匹快马如果骑上了,会不会难以驾驭?在多快好省地生产粮食的同时,能不能保证农民增产也增收?有没有信心不引发公众恐慌和极端行为?所以,决策层的不作为,是不是目前情势下的一种作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政府失职问题,而可能恰恰是成熟的体现(写这篇文章有人给我五毛吗?)。我不否认转基因作为一项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但这与现实情况是不是吻合、条件是否具备、是否会带来其它难以预知的后果,都是需要从更宏观、更系统的视角来看待的。

   总之,关注和讨论转基因话题,除了生物学基础知识,还需要了解农业生产形势、农业科技水平、农产品市场贸易、农民收入现状、基础性农产品对价格指数的影响、社会公众消费心理、传播学中的受众认知模式、农业发达国家的转基因技术和应用发展现状……等等一系列的相关领域,只有尽可能从多个维度和视角看,才不致失之偏颇、偏听偏信。比如,科学家可能对安全性有话语权,但何时推广时机成熟等问题就不一定说话有份量了。

   当然,对于什么真实情况都不了解也不愿意了解的反转人士,我就没指望他们能了解更多。这篇文章基本上不是给他们看的。而更多没有时间精力和相关知识基础人们,的确需要有一个更干净、更去伪存真、更真诚沟通的环境去去了解和认识转基因这个新生事物。

   这就涉及到转基因科普的话题。在安全性问题上,一些支持转基因的活跃人士(以身处科学圈并习惯参与公共活动的科学界人士和有一定科学素养的记者等为主)认为这根本上是“一元论”,安全不安全由科学家群体、权威机构说了算,公众没有独立鉴别安全性的能力,所以没有质疑的权力。但是请不要忘了,您既然选择从事这项新生事物的科学普及工作,希望把正确的知识传播出去,就应当懂得和尊重公众的疑虑和担心,指望您说什么人家就会信什么,甚至只是自顾自地讲所谓道理,人家不明白、不理解、不相信就不耐烦,觉得对方智商有问题还硬要纠缠……那您不就是所谓的“科学二逼”吗?您愿意戴着“科学”的光环做一些跟普通“二逼”没啥区别的事吗?

   最后,还是友情赠送几句话给反转人士吧:其实安全证书过期根本不算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一件事。对于发展转基因研究和应用,决策层早就很清晰了,研究上加快、推广上慎重,发展转基因的历史大势无论如何是阻挡不了的。出于各种私心杂念、盘算某些阴谋诡计的反转控们,你们不要指望籍反转能治抑郁症和多卖几斤“良心”,不要指望反转能炒火有机食品,不要指望反转能掌控“阴谋论”的舆论市场,也不要指望反转能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和市场稳定。一味造谣骗人,除了自娱自乐,最终将掩盖不住真相。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