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全国质谱分析学术研讨会:环境与食品分析分会

2014.5.04

  2014年4月26日,首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西郊宾馆盛大开幕。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陈洪渊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分析化学学科主任庄乾坤教授分别为研讨会开幕式作了精彩致辞,十五位从事质谱分析的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研讨会于27日举行了6场分会,内容广泛涉及质谱分析技术在环境科学、食品科学、生命科学、医药科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以及仪器研制、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最新研究。

  在4月27日上午《环境与食品分析》分会上,来自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李攻科教授、厦门大学化学系分析科学研究所的王秋泉教授、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的冯钰錡教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张庆合研究员、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刘震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的邀请报告。

121036_201405041436281.jpg

分会现场

121036_201405041436282.jpg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李攻科教授

  来自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李攻科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复杂体系色谱/质谱分析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的报告。李攻科教授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结合色谱、质谱检测方法的前处理介质的研究,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分子印迹微萃取方法

  采用微波辐射悬浮聚合物法分别制备了β-谷甾醇MIP磁性微球及赤霉素(GA3)-MIP磁性微球。建立了微波辅助提取/β-谷甾醇MIP磁性微球萃取富集/衍生化GC-MS联用分析测定三种甾醇类物质的方法,方法检出限在1.1-3.6μg/L范围内,方法成功用于蘑菇、血清和西瓜样品中甾醇类物质的分析。建立了微波辅助提取/GA3-MIP磁性微球萃取富集/LC-MS联用分析测定4种赤霉素的分析方法,检出限在1.9-4.4μg/L之间,实现了水稻样品中赤霉素类组分和黄瓜样品赤霉素残留的分析测定。

  2、石墨烯微萃取方法

  开展了功能化石墨烯SPME涂层研制及其应用研究,制备了石墨烯SPME涂层、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nO/石墨烯SPME涂层及原位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磺化石墨烯/聚吡咯SPME涂层。建立了石墨烯SPME-GC/MS联用测定PAHs的分析方法,成功用于水和土壤中PAHs的分析。建立了ZnO/石墨烯SPME-GC/MS联用测定5种硫化物的分析方法,成功用于韭黄和蒜苔中的几种主要挥发性硫化物的定量分析。建立了SG/PPy/SPME-GC/MS联用测定萜类物质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八角和小茴香中4种典型挥发性萜的定量分析。

  3、金属有机骨架MOFs萃取方法

  采用表面化学键合法制备了磁性MOF-5固相萃取材料、建立了磁固相萃取-GC/MS联用测定多环芳烃(PAHs)和磁固相萃取-LC-MS/MS联用测定赤霉素(GAs)的分析方法,分别应用于土壤、海藻、罗非鱼中PAHs和荞麦、绿豆、小麦豆苗中Gas的分析,满足非极性和极性多类复杂样品目标物的同时检测分析。

  4、纳米阵列SPME方法

  采用层层化学键合法实现MOP颗粒在石英纤维表面的可控固载。制得的MOP涂层均匀致密,且含有丰富的共轭结构和氨基,因此对苯系物及其衍生物、多环芳烃以及游离脂肪酸(FFAs)等有良好的富集能力。建立了MOP SPME-GC/MS在线分析FFAs的方法,测定了茶叶、烟丝气味中FFAs。

121036_201405041436283.jpg

厦门大学化学系分析科学研究所 王秋泉教授

  来自厦门大学化学系分析科学研究所的王秋泉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我国学者ICP-MS的典范性基础研究工作》的报告。王秋泉教授首先简述了ICP-MS的基本原理和相关仪器,以及ICP-MS的优势与不足。随后王教授的报告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进行展开:

  1、 ICP-MS的新进样技术

  据王教授介绍,可以通过施加电场,提高样品引入效率进一步提高灵敏度,这样的工作进行得相对较少;利用电热蒸发的技术加入化学改进剂等方法。

  2、 元素形态分析和金属组学研究

  王教授介绍,国内学者利用色谱/电泳-光谱/质谱联用技术已经进行了元素形态与金属组学的许多研究工作。例如GC-ICPMS联用技术极性进行铅和汞的形态分析、CE-ICPMS进行砷的形态分析、CE-ICPMS联用进行砷的不同形态与DNA的相互作用的研究、金属元素在生命体中的分布等研究。王教授认为,目前国内主要关注有害的金属元素的分析,在未来锌、铁等有益元素的分析将会逐渐增加。

  3、 生物分子和细胞/病毒定量和计数

  ICP-MS已经在生物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ICP-MS仪器改进和相关分析方法学、蛋白生物标志物的定量分析、酶分子的定量和活性测定、DNA分析、病毒和肿瘤细胞的技术等。

121036_201405041436284.jpg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冯钰錡教授

  来自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的冯钰錡教授为大家带来《基于衍生化技术的LC-MS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的报告。冯钰錡教授在报告中主要汇报了LC-MS用衍生化试剂合成、LC-MS分析方法、以及它们在内源性植物激素及相关代谢物分析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提高检测灵敏度

  合成了一种廉价的质谱衍生化试剂溴代丙酮基三甲胺(BTA);衍生化技术可以提高酸性植物激素的离子化效率,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建立了包括10种赤霉素在内的5类酸性植物激素测定方法;在5mg水稻测定了11种内源性的酸性植物激素;已经为我国植物学家提供了大量的酸性植物激素测定数据。经过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基于亲水作用的磁固相萃取与原位衍生技术的内源性油菜素甾醇LC-MS分析方法。衍生后灵敏度提高18-48倍,100mg(鲜重)植物用量中实际样品检出限为1.94~5.12pg/mL。

  2、 同位素差异标记

  分别合成了溴代丙酮基喹啉胺(BQB)和d7- BQB。以(BQB)和d7- BQB为标记试剂,建立了一种同位素差异标记-LC-MS同时测定还原型和氧化型巯基化合物的方法。

  3、 相对定量

  合成了溴代丙酮基吡啶胺(BPA)和d5-BPA,以BPA和d5-BPA作为双标记试剂,HPLC-QTOF-MS作为分析工具,建立了一种对胁迫水稻及早衰型水稻突变体中茉莉酸代谢路径上的各组分进行相对定量的分析方法。

  4、 潜在小分子生物标志物的筛选

  设计合成了一种羧基化合物的质谱(氘代)衍生化试剂(N,N二甲基丁二胺);将衍生化技术与中性丢失扫描技术结合,提出“同位素标记-双中性丢失扫描质谱分析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筛选方法;在受伤番茄中找到了与伤胁迫相关的6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121036_201405041436285.jpg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张庆合研究员

  来自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张庆合研究员为大家带来题为《影响HPLC-IDMS测量准确度因素探讨》的报告。张庆合研究员在报告中介绍到,同位素-色谱-质谱法作为复杂样品中痕量成分分析的高准确度方法,已经被国际计量委员会确认为潜在的痕量成分测量的基准方法。但是,就方法本身而言,还有许多值得探讨之处。

  以奶粉中的氯霉素和三聚氰胺为目标物,氯霉素为弱酸性化合物,在负离子多级反应监测模式下检测;三聚氰胺为碱性化合物,在正离子多级反应监测模式下检测。系统研究了样品前处理条件(提取、净化、稀释试剂)、色谱分离条件(流动相组成、保留)、目标物浓度、同位素内标试剂种类、质谱仪器与检测参数等因素对高效液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检测结果准确度的影响,探讨了导致基质效应及影响测量结果准确度的因素,并对其量化。

  实验研究发现,奶粉样品分别通过溶剂萃取、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混合型反相固相萃取和分子印迹净化后,样品复溶溶剂中乙腈含量、流动相乙腈含量、三种不同品牌仪器之间,基质效应的差异能够达到20%以上;对于IDMS分析,尽管目标物与其同位素内标有着极其相似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但其性质的微小差异依然能够引起显著的响应差异,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121036_201405041436286.jpg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刘震教授

  来自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刘震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Boronate affinity materials for the selective enrichment of glycoproteins and glycopeptides》的报告。

  硼酸可以与糖蛋白、糖肽在相对高的pH值条件下反应形成共价复合物,而在低pH值时,复合物发生解离。近年来,这种通过简单的调解PH即可捕获/释放化学硼酸盐的亲和材料在分子识别和蛋白质组学领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刘教授的实验室近年来开展了许多通过硼酸盐亲和性进行选择性富集糖蛋白、糖肽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进展:

  开发出硼酸盐亲和整体柱,并且可以用于糖蛋白和糖肽的选择性富集;开发出硼酸盐亲合性磁性纳米粒子,其表现出对糖蛋白的结合强度比传统的硼酸盐亲和材料高出3-4个数量级,从而可以进行糖蛋白的选择性富集;开发出基于硼酸盐亲和性的仿生材料、整体柱和MIP柱,允许抗体与糖蛋白分别进行特异性富集;开发出纳米级亲和力的材料(整体柱和微球),它允许高丰度血清蛋白的选择性消耗。

  另外,来自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黄春华先生、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王培龙先生、北京化工大学的林雪霞女士、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韩书磊先生也在本场分会上分别作了精彩的口头报告。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