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2014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会议举办 新技术、新应用精彩纷呈

2014.10.29

  2014年10月29日-11月2日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会议在江西景德镇市召开,本届会议由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主办、北京化工研究院分析研究室承办,会议坚持历届有机质谱学术会议注重学术交流,致力于促进我国有机质谱学科发展的方针。来自生物、食品、环境、石油化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仪器厂商代表、青年学者等200余人参与了本次大会。本次会议包括国内外专家的大会综述报告、仪器公司的新技术研究报告以及专题分会报告。

  会议首先由国家大型仪器中心徐坚主任、北京化工研究院张明森总工程师和本届大会主席北京化工研究院张颖教授致辞。

 105658_201410292001177.jpg 

105658_201410292001178.jpg

会议现场

 105658_201410292001171.jpg 

国家大型仪器中心 徐坚主任

  徐坚主任首先简单介绍了国家大型仪器中心发展过程,并指出随着近年科学的发展,中国与国际间无论是科学成果还是科研论文方面等的差距也在日渐缩小,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巨大发展,并对中国未来科学发展寄予了很大期望。

105658_201410292001172.jpg  

北京化工研究院 张明森总工程师

  张明森总工程师指出有机质谱经过70年的发展,不断取得巨大进步,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新的质谱技术的不断涌现,有机质谱也成为了生命科学、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医药等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我国有机质谱仪的拥有量非常大,从事质谱研究和应用的技术人员数量增长非常迅速,因此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会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平台,使得不同领域从事不同技术工作的人员能够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和开阔视野。

105658_201410292001173.jpg  

本届大会主席、北京化工研究院 张颖教授

  张颖教授介绍了本届大会专门为五位大会名誉主席设置了一个杰出贡献奖项,这五位质谱老前辈已从事质谱研究、教学40余年,虽然都已年过或年近80但依旧活跃在质谱领域的一线,继续进行科研研究,无私分享科研经验,并为历届有机质谱学术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巨大贡献,他们分别是王光辉教授、康致泉教授、杨松成教授、苏焕华教授以及盛龙生教授。

 105658_201410292001174.jpg  

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合影

  会议第一天由来自南丹麦大学Peter Roepstorff教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纪建国教授、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任一平教授、暨南大学周振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史权教授、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分析中心主任周燕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张金兰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江骥教授以及军事医学科学院杨松成教授带来精彩大会报告。

105658_201410292001176.jpg  

南丹麦大学 Peter Roepstorff教授


        来自南丹麦大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系的Peter Roepstorff教授带来报告题目为《质谱在多肽和蛋白研究中的作用》。

  Peter教授介绍到很多实验室用质谱主要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但更专业实验室同样使用质谱来进行蛋白质组学相互作用和构象的研究,或者是确定天然生物活性肽的结构研究。报告中介绍了本小组和其他研究小组在蛋白质质谱研究中的一些例子包括蛋白质组学、肽段相互作用的结构测定和构象的研究。

 105658_201410292004562.jpg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 纪建国教授

  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的纪建国教授带来报告题目为《蛋白质多磷酸化修饰位点鉴定研究-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信号转导网络的动态蛋白质组学研究》。

  纪教授报告中介绍目前为止,基于质谱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是研究蛋白质磷酸化的有效手段,本次研究主要利用实验室开发CATSET方法对大鼠神经干细胞的磷酸化肽段进行分布富集,并结合SILAC定量方法对大鼠神经干细胞分化早期的磷酸化的蛋白质组进行分析。

  研究结合SCX顶分级,在大鼠神经干细胞中共鉴定到11440个磷酸化位点,其中8058个为高可信的classⅠ位点,3264个为新位点。在视黄酸的诱导作用下,大鼠神经干细胞发生分化,通过SILAC定量方法共鉴定出9265个磷酸化肽段和10663个磷酸化位点,其中561个磷酸化肽段和534个classⅠ位点在此过程中发生变化。本次研究还发现calpastain蛋白的S57位磷酸化水平发生显著上调,而在RA的诱导分化下,CDK5的活性在药物作用0.5h时就发生显著上调,表明CDK5在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研究结果从整体上展现了蛋白质磷酸化在神经干细胞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为研究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机制提供了有用的线索,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寻找药物靶点提供重要线索和方法。

 105658_201410292004563.jpg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任一平教授

  来自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任一平教授带来报告题目为《质谱技术在食品中蛋白质定性和定量中的应用》。

  任教授介绍研究中应用蛋白质定性、定量检测平台建立了系列的检测方法,不但能对食品中营养蛋白、致敏蛋白、毒性多肽进行检测,而且还能对食品真伪及其掺假比例进行确认,除了在食品检测领域,还可以将此平台推广至医学检验、微生物鉴定等领域,为蛋白质的定量技术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105658_201410292004564.jpg 

暨南大学 周振教授

  来自暨南大学的周振教授报告介绍了《TOF-MS研究进展及其在大气污染在线源解析中的应用》。

  周教授报告中首先阐述飞行时间质谱仪(TOF-MS)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大气污染源解析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创新性,着重介绍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和在线挥发性有机物质谱仪(SPIMS)的原理、功能及特点,并介绍了这两种技术在大气源解析中的应用案例。其中,SPAMS能够实时在线快速获取大气颗粒物污染源解析的结果,相对于耗时久、花费高、多种仪器联用的传统PM2.5源解析方法有多种优势。

 105658_201410292004565.jpg 

中国石油大学 史权教授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的史权教授带来报告为《石油及环境样品的高分辨质谱分析:进展与挑战》。

  史教授报告中主要介绍了最新的FT-ICR MS技术、以及近年来作者在石油及环境样品分子组成分析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分析石油及环境样品分析面临的技术挑战,探讨了高分辨质谱在石油及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的潜在的应用方向。

 105658_201410292004566.jpg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分析中心主任 周燕研究员

  来自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分析中心主任周燕研究员介绍了《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报告中介绍对中药多成分多靶点作用的认知体现中药整体观的中药质量控制提出了挑战,化学成分多、结构类型复杂、所含化学成分性质和相对含量差异大、生物活性未能完全阐明等是中药的基本特征,也是影响中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在所含化学成分之生物活性没有阐明的情况下,进行“全成分”分析似乎是体现中药整体观的中药质量控制的权宜策略。应用现代色谱联用技术快速表征中药化学成分通常有两个基本思路,即非目标成分表征和目标成分表征。

 105658_201410292004567.jpg  

中国医学科学院 张金兰教授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张金兰教授介绍了《脂质组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张教授报告中介绍研究采用现代液相色谱联用质谱技术建立了系列的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结构特点和体内丰度水平差异大的脂质类化合物,形成了脂质组学分析平台,应用于临床生物样本的分析,探索能够用于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

  105658_201410292004568.jpg  

北京协和医院 江骥教授

  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江骥教授带来报告题目为《新药临床开发过程中对分析技术的需求》。

  江教授介绍在新的候选药物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以后,似乎对药物以及代谢产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已经不是太大的问题了。理由是关于这部分的探索研究在临床前的研究中已经基本解决了,但事实上,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进入人体研究阶段,对于分析的需求才进入了挑战阶段。这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人体标本的获得更加不容易,也不仅仅是因为权威机构对人体数据的要求和关注程度更高,而是在于药物临床研究的风险和成本太高所致。一个新的候选药物,从进入临床开始,知道通过Ⅰ,Ⅱ,Ⅲ期临床研究,并获得权威机构的认可,通常需要10年。在整个过程中,90%以上的药物都因为安全性、药效或者药物代谢等原因导致失败。这种失败通常导致数亿元乃至数十亿元的损失。这个趋势不仅在欧美的药物研发领域中存在,也逐渐体现在我国的药物研发过程中。为此,为了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降低药物研发的风险,人们把药物研发的重点逐渐放在了药物早期临床研究的阶段。因为如果能够在早期临床阶段决定候选药物的继续开发或者终止将可以大大降低药物开发的风险。这个早期临床阶段是指从0期开始到Ⅱa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集中了大量的、多种的对药物分析,生物标志物分析的需求。在药物临床研究的早期,不仅需要测定药物在人体中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比较需要测定药物在人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还需要测定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包括物料平衡过程情况。

 105658_201410292004569.jpg 

军事医学科学院 杨松成教授

  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的杨松成教授介绍了《质谱在抗体-药物偶联物研究中的作用》。

  杨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抗体-药物偶联物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类新概念和新型的靶向药物,由于其具备抗体的高特异性亲和力和小分子药物的强药性性能,已成为新一代抗体药物发展的方向和热点。ADC由弹头-强药性的小分子药物、抗体和偶联链三部分组成。作为治疗癌症的ADC利用抗体作为载体,将细胞毒药物-弹头送至特有的靶部分,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在溶酶体处释放出细胞毒药物,从而专一性的杀死癌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组织细胞。ADC是一类生物和化学的高科技产品,其分子量大,超过14万道尔顿,而且结构复杂。在它的研究、生产、应用和储存中,为了确保它的疗效和安全性,它的结构鉴定至关重要,质谱在这方面发挥了特有的作用,报告中介绍了近些年来质谱在ADC研究中的作用。

  参与本次会议的厂商有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AB SCIEX中国公司、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珀金埃尔默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布鲁克.道尔顿公司、美资力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磐合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华质泰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绿绵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八方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105658_201410292001179.jpg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105658_2014102920011717.jpg 

AB SCIEX中国公司

105658_2014102920011712.jpg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105658_201410292004561.jpg  

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105658_2014102920011714.jpg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105658_2014102920011715.jpg  

珀金埃尔默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105658_2014102920011716.jpg  

美资力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105658_2014102920011718.jpg 

上海磐合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105658_2014102920011711.jpg  

华质泰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05658_2014102920011710.jpg  

绿绵科技有限公司

 105658_2014102920011713.jpg 

北京八方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105658_201410292001175.jpg 

合影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