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针灸标准化与国际化息息相关

2010.11.30

  针灸学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相传伏羲“尝百药而制九针”。针灸治疗方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学术思想也随着临床医学经验的积累渐渐完善。《黄帝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针灸大成》等著作彰显着针灸学的辉煌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发展中医事业,使针灸学得到了新的提高,并开始注重针灸的国际化发展。

  针灸的国际化进程可喜

  由于针灸的神奇疗效,在距今1500年前中国针灸就传入临近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二战以后,针灸不仅在亚洲,而且开始向欧美和其他大洲发展,真正出现了国际化的热潮。现在世界上开展针灸医疗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40多个,针灸医学已经成为世界医学的一部分。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采用针灸治病,北极圈中也有中国人开的针灸诊所,针灸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今后针灸发展的趋势不是国家和地区的增加,而是在已经有了针灸的国家和地区内进一步普及和提高水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接受更多、更好的针灸医疗服务。

  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亚洲发展较好,如越南有2万多人从事针灸,地位较高。日本有针灸执照者相当多,但不一定都开业,只是作为主业的补充,针灸师、针灸按摩师、针灸正骨师合计不下10万人。

  在亚洲以外,针灸发展有一个规律,这个规律与国内的想法不太一样。过去我们认为,针灸“简便验廉”的特点决定了经济不发达国家容易接受。但情况却不是这样,针灸最容易被接受的还是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如非洲,虽然也有针灸,但发展并不理想。像美国、加拿大和一些欧洲国家针灸发展较快,非洲和拉美则发展缓慢。这说明在发达国家,现代医疗手段虽然很多,却有很多疾病解决不了,而且现代的医疗手段、生活环境又造成新的问题,反而更容易接受针灸疗法。现在的美国估计有2万多人从事针灸,奥地利有5千多人,估计全世界大概有20~30万人从事针灸。

  进入21世纪,人类老龄化趋势愈来愈明显,许多慢性病症更加普遍,要求回归自然疗法的呼声越来越高,而针灸等自然疗法正顺应了时代的召唤。中国进入WTO,为中医药、针灸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面对现代医学的一些问题,很多发达国家都已注意到了传统医学的可取之处,开始加大研究力度,并主张将那些经现代科学验证的传统医药和医疗手段纳入现行医疗体系,并协调其与主流医学的关系,形成“整合医学”的发展策略。

  针灸“标准之争”

  针灸为什么会有“标准之争”?因为标准意味着权威和实力。中国针灸穴位之所以成为“国际标准”,主要归功于我国有完整的古代典籍和统一的国家标准。事实证明:针灸标准化是实现国际化的必由之路。只有占领了国际标准这个制高点,才能振兴和弘扬针灸。

  针灸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医学科学,也是世界医学之林的瑰宝。几千年来,它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应该说,绝大多数针灸理论、诊疗技术等都是中华民族独创的,是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资源。把针灸的潜力挖掘出来,不仅是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而且是对世界人民的贡献。但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中医药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就是,针灸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

  为此,我国要尽快制定针灸医学的国家标准。这方面的中国国家标准应该高于国际标准。要让国际标准向中国国家标准看齐。这不仅关系到我国核心文化遗产的所有权问题,也关系到文化影响力、政治影响力和全球市场问题。

  可喜的是,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中医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性。2008年7月1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11项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的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包括艾灸、头针、耳针、三棱针、拔罐、穴位注射、皮肤针、皮内针、穴位贴敷、穴位埋线以及《耳穴名称与定位》。此举对于促进针灸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具有深远意义。

  针灸标准化进程问题多

  目前,部分已得到肯定疗效的病种已开始或完成机理研究。譬如科研人员已经能通过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确定接受针灸等传统医疗手段的患者大脑产生反应的区域。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医学和行为医学的最新成果,都将被运用于传统医学展开跨学科、新领域的研究。然而大多数针灸研究仍将停留在疗效的确认上;研究方法的科学化仍然是重要问题之一,基于随机对照和盲法的临床试验研究将更广泛地开展,有客观性统计价值的大样本研究将逐渐增多。

  要深入研究及推广针灸,另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针灸技术的客观化和标准化,从经络循行线的走行,腧穴的定位,到手法的实施,穴位的配伍,这些环节的标准化问题都给现代针灸学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2000年以来,国内针灸标准化研究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继启动了重大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针灸穴典研究”、标准化课题“《经穴部位》国家标准修订”、“《腧穴主治》国家标准制定”。这些项目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得到了审订专家的高度评价,为国内外针灸标准化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005年以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大力支持针灸标准化项目的制定,除上述已经制定的国家标准外,25项针灸标准被列入国家标准委《全国服务标准2005年~2008年发展规划》,而且这25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已分别于2006年、2007年分两批启动,其中的11项现已进入标准报批阶段。该11项针灸国家标准已同时报送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以下简称世界针联),将作为制定相关国际标准的中国方案,以推进国际标准化进程。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正组织中、日、韩三国进行《经穴定位》国际标准的研制工作,中国针灸专家实质性参与了该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在标准化组织机构建设方面,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一直以来是针灸国际标准的组织部门。成立于1987年的世界针联在协助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制定上述针灸国际标准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世界针联总部设在北京,历任主席由中国专家担任。2005年,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了国际针灸标准工作委员会,专门负责针灸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宣传、推广工作。

  在国内,成立于1979年的中国针灸学会是中国科协所属的全国性针灸学术团体,制定和推广针灸国家行业标准一直是中国针灸学会的重点工作之一。2005年,中国针灸学会成立了“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及“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项目管理办公室”,全面负责针灸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制定(修订)项目的管理工作。2007年3月国家标准委办计[2007]32号文件批准筹建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工作展开。

  在中医针灸申遗成功后,建立针灸标准化体系是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针灸学的哪些部分适于进行标准化,应尽早列入计划,早立项、早实施;哪些部分不适于标准化,尤其是针灸临床上那些无法用标准的简化原理、统一原理确定的针灸学问题,则不应过于强调标准化的形式,以免发生针灸的特色被“标准”掉了的危险。只有这样,才能打消行业内部分人的顾虑——“标准”是否会限制施术医师头脑的运用和手下的技巧,才能使“标准”真正发挥出促进学科发展的功用。

  另外,对于国际标准制定项目的提出,一定要有前瞻意识,以针灸教育标准为例,相对国内的需求,国外对出台针灸教育标准的呼吁更加急迫,需要我们对此做出积极应对。为此,加强国际标准化应对战略研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把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尽量用标准固定下来,争取以我为主,制定更多的国际标准,中医针灸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