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药资源无序开发威胁生态环境

2012.3.02

banquan12.jpeg

 在盛产虫草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过度的挖采不但导致虫草资源枯竭,也破坏了本来就稀疏的植被,极易引起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甚至沙化。

  巨大的市场需求导致中药资源无序开发,不但使得中药资源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对生态环境也带来了威胁

  近日来,归真堂欲上市、其"活熊取胆"模式在社会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在争论的背后,不仅反映了当下人们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更折射出了传统中医药行业发展与新时期公共环境诉求之间的矛盾。

  作为一种资源依赖型的医学和产业,中医药的发展与药用动植物、矿产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利用息息相关。

  中医中药诞生于地广人稀、生态环境优良的传统农业社会,而现在迅速崛起的中药产业,正在以工业化社会的胃口消耗着已经被规模化农业和城市化蚕食无几的自然资源。近乎于"竭泽而渔"的药用植物采挖方式已经对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在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发展中医药产业和加强环境保护两者之间能否找到一个平衡点?

  现状:

  中药资源呈恶性循环趋势,给自然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感冒流行的时候,人们就会想起板蓝根。在消费市场上,像板蓝根这样的香饽饽还包括金银花、重楼等"抗病毒"中药材,近些年来这类药材需求大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类传统药材中,重楼的身价最为神秘。"七叶一枝花,无名肿毒一把抓",这是江浙一带民谚对重楼功效的说法。因为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重楼的药用价值逐渐被开发出来。

  由于中国境内的百合科重楼属植物大都分布于四川、云南等西南省份,资源分布的集中,也使得云南白药、四川抗病毒冲剂成为最早利用重楼功效获得成功的中药制品。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市场走俏,重楼开始面临着灭绝的境地。

  四川省平武县水晶镇大坪村是野生重楼的主产区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这里的村民便开始采挖中药材。

  据了解,当时重楼大约是1元钱1斤;1994年,重楼的市价还徘徊在每公斤8元~10元左右,并不引人注目;1995年,伴随着抗病毒冲剂的销量骤增,重楼用量加大,价格很快上涨到每公斤18元左右。

  后来,由于药材公司改制、个体经营者直接到各产区收购,刺激了药农采挖,重楼资源开始偏紧。

  2003年4月,受SARS的影响,重楼一夜之间价格飙至令人吃惊的每公斤120元左右。而现在在北京市多家中药店,重楼的价格已经攀升至每公斤400元~480元。

  记者联系的一位在重楼主产区的药材批发商说,今年重楼的价格像直升机一样直线上升,成都中药材市场的重楼价位在1公斤400多元,在农村收购时湿的重楼都是40多元1公斤,更别说干的了。

  "现在重楼都快要挖绝种了。"这位药材批发商说。

  而重楼仅是众多濒临灭绝中药资源中的一种。

  其实对中药的研究早就不局限于中国,在国际上许多国家都拨出巨款开发天然药物。正是由于著名国际制药公司加强了对中药等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出口中药材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度上升,给野生药用生物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

  据统计,在我国处于濒危状态的近3000种植物中,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约占60%~70%,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药用植物已达168种。

  世界各国对天然植物药的需求每年呈两位数增长,预计未来10年的需求量将翻3番。世界制药企业近年来竞相在中国设厂及大财团纷纷介入中药业,正是看好中药未来的广阔前景。

  来自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显示,我国中医药出口额从1996年的6亿美元迅速攀升至2010年的18亿美元。而在未来5年~10年内,中国中医药出口额预计年增长额将超过10%。

  拥有世界最丰富中药资源的中国,随着出口量的增长,不但使得目前中药资源呈恶性循环趋势,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隐患:

  药用植物挖采“竭泽而渔”,带来生态环境隐忧重重

  当前普遍存在的药用植物"竭泽而渔",给自然生态带来了一系列隐患。

  隐患一:无序开发导致中药资源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我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在日前中国中药协会针对"活熊取胆"争议召开的媒体沟通会上,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介绍了这样一组数据:中药的来源主要是动植物,根据最近一次全国中药材资源调查统计显示,我国有1.28万种中药材资源,其中有1.114万种植物,占中药材资源87%;1580多种动物,占中药材资源12%。

  然而目前随着药用植物大量采集,致使大面积植被被毁,野生资源逐年减少。中药资源面临可持续发展危机,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的破坏。

  据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以甘草为例,我国1年要消耗4万吨以上,其中85%来自野生。虽然人工种植甘草技术已经成熟,但需5年成长期和成本投入,而收购价格与野生甘草一样,显然不如去挖野生甘草来钱快。

  国外有一家制药企业干脆每年直接到内蒙古向农牧民高价收购甘草。这家企业所收的2000吨甘草制成甘草甜素后,其产值相当于我国甘草全年1.8万吨的出口总价值。

  像甘草这种非常大众化的药用植物由于过度采挖,数量骤减,蕴藏量由20世纪50年代的200多万吨减至目前不足35万吨,出现了濒危的可能。

  根据新疆植物学会一些学者和专家多年的考察和研究发现,目前,在已开发利用的100多种野生植物中,由于过度开发利用,有近20种野生植物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中国环境科学院生态研究所副所长、首席专家李俊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对药用植物野生种群的过度采集,造成了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甚至濒临灭绝。尤其是高价值的中药材,如野生人参、虫草、雪莲、天麻、猪苓等,野生种群数量下降达90%以上。

  据调查,药用植物资源中甘草、光果甘草、羌活、肉苁蓉、银柴胡、紫草等100多种中药材的资源量普遍下降,影响60多个药材品种的医疗用药;八角莲、杜仲、见血封喉、野山人参、凹叶厚朴等30多种药材因野生资源量稀少,无法提供商品或只能提供少量商品而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

  长期以来,无序开发导致了一些物种濒危,中药资源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破坏。

  我国《中国植物红皮书》所收载的398种濒危植物中,药用植物达168种,占42%强。我国目前共有169种药用植物被列入《野生药材资源保持条例》、《濒危动植物国际公约》和《国家野生植物保持条例》,在贸易和利用上受到相应的管制和限制。在我国处于濒危状态的近3000种动植物中,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约占60%~70%。

  来自国家林业局的消息说,曾经遍布淮河以南半个中国的石槲(中药脉络宁的主要原料)目前在我国已没有经济产量了,所需药材主要依靠从越、泰、缅等国进口。由于有不少药用植物还无法人工栽培,人们担心无节制的市场需求随时都可能让这些物种消失。

  在盛产虫草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过度的挖采不但导致虫草资源枯竭,也破坏了本来就稀疏的植被,极易引起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甚至沙化。资料图片

  隐患二:中药材大量采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冬虫夏草可谓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物种,而世界冬虫夏草98%的采挖量来自中国的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每到虫草采收的季节,当地人都会组成一支庞大的"挖草军团",奔赴3000米~5000米的高山上采挖珍贵的虫草。有关资料显示,仅三江源保护区1年就有12万人参加。

  2010年,记者到青海省西宁市采访时,出于对于虫草这一古老而神秘药材交易的好奇,曾专门到西宁虫草市场的集散地进行探访。勤奋路是西宁虫草市场的集散地之一,在前后不到1000米的街上,集中了100余户商铺。

  记者在跟一些商户交谈中了解到,每年夏季和春节前两个交易旺季,这条街每天完成1吨多的虫草交易,成交金额近5000万元。一部分虫草由零散的挖草人之手汇集到大的虫草交易商手中;另外更大的部分,则被来自全国各地的虫草交易商带走。

  而这样一条街,仅仅是当地200余家虫草交易商的集散地之一。

  虫草的采挖,带来的是令人喜忧参半的景象。近两年,青海西藏的牧民在每年夏天50天虫草采挖期的收入,约占全年收入的1/3甚至更多。虫草经济,已成为当地很多人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青海省境内,虫草的滥挖现象触目惊心。据保守估计,每年进入整个三江源保护区内的"挖草大军"最少在10万人以上,而果洛州全州常住人口也才10多万。尽管政府禁挖限挖,但仍阻挡不住来自四面八方的"淘金者"。

  虫草滥挖的直接后果,除了使青海省境内部分地区的虫草资源产量降低质量下降外,更冲击着高原生态环境。

  李俊生告诉记者,冬虫夏草的采挖季节正是高原草甸草原万物复苏的生长期。若不控制采挖规模、不采取有效的采挖措施,每采集一根虫草,都会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其直接后果是不但造成虫草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下降,而且虫草采挖区本来就稀疏的植被被破坏后,裸露的泥土极易引起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甚至沙化。"李俊生说。

  在西宁采访时,一些专业人士向记者介绍说,挖虫草,一般工具是专用的镢头和小铲。发现虫草后,为不破坏虫体,人们就将周围的草皮连土一起挖出。因而每条被挖出的虫草都会在草甸上留下一个十几厘米见方、9厘米左右深的坑。

  以前人们挖虫草还要留下一些做种,不一次挖尽;但现在人们恨不得一下子挖出所有虫草,极少有人会将草皮和土回填。这样一来,挖一根虫草最少要破坏30平方厘米左右的草皮。而采挖过程中被践踏、碾压的面积更大。为了找到一根虫草,一个人必须在苔原上反复徒步几小时,鞋底会践踏好几亩草地。

  除植被破坏外,成千上万人挖掘留下的空洞,也大大加快了雨季中水土流失的速度。

  被国内外同行尊称为"中国冬虫夏草第一人"的沈南英教授上世纪60年代曾做过一个实验:在青海省玉树地区采挖了一根虫草后,有意留下一个拳头大小的土坑。40年过去了,这个坑的植被不仅没有恢复,还扩大了。

  曾有人计算,青海"三江源"地区每年因挖虫草被破坏的草原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如今的果洛州牧区,广阔的草山上满目皆是松散的泥土和挖掘虫草后留下的洞穴,给高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不仅是虫草,甘草、麻黄、防风等中药材在采挖过程中对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在内蒙古、新疆、宁夏的荒漠地区,盛产甘草、麻黄、防风等固沙中药植物,其中甘草根茎深达10米左右,可覆盖6平方米土地,防风固沙作用极为显著。由于管理无序,滥挖滥采,导致甘草空前浩劫。

  在宁夏同心县的甘草收获季节,每天数千人上阵,每挖1公斤甘草就要破坏60平方米的植被,40多天破坏了800万亩的草原,1.5万亩草场千疮百孔,造成草原严重沙化,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俗称"沙漠人参"的寄生药材肉苁蓉,以前广泛分布在新疆昌吉市、吉木萨尔等地。但由于遭到人为的乱采滥挖,现在成片的肉苁蓉很少见了。同时,采挖一株肉苁蓉就要破坏3平方米的沙漠植被,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加速了沙漠化扩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甘肃、宁夏沙漠地区大量采挖甘草等沙生植物,使得固定沙丘变为流动沙丘,加剧了沙尘暴的发生。"李俊生说。

  隐患三:药用植物濒临灭绝引发生态链种群消失"蝴蝶效应"

  中药材的无序开采,带来的不仅仅是药用植物本身濒临灭绝,更会引发"蝴蝶效应",导致相关物种也迈向消失的境地。

  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的中华虎凤蝶就是这样一个例子。由于中华虎凤蝶的生存依赖于一种叫杜蘅的植物,杜蘅的花期很短,而且成长较难,因此虎凤蝶的分布便被限制在有杜蘅分布的很狭小区域内。

  2011年,中国环境科学院生态所在秦岭调研时,发现中华虎凤蝶的寄主植物杜蘅被大面积采挖后,中华虎凤蝶也开始大量锐减。参与了调研的李俊生对记者说,中华虎凤蝶的寄主植物杜蘅又叫"白细辛",是中药材和调料,随着市场价格的走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过度挖采,在太白山数量已经下降了90%,相应的中华虎凤蝶也下降了90%。

  类似的情景在其他中药材植物上也能见到。如多种马兜铃是近20种凤蝶的寄主植物,由于采挖马兜铃对很多种凤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红景天是多种绢蝶的寄主植物,由于藏药需求,被大量采挖,使得红景天数量急剧下降,相应的寄主绢蝶、小红珠绢蝶的生存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采访中,一些专家也表示出了提忧,中药材生态系统近年来正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一个物种的消失会导致15个~30个物种的危机,如不紧急抢救保存,丢失的基因将一去不复返。

  出路: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濒危动植物利用和管理

  当传统中医药产业化发展碰到环保新问题时,如何解决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

  一些专家指出,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重要意义在于保证药源的可持续供应,保护中药的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

  事实上,传统中药的出路必须建立在保护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基础上,确保野生资源不被毁灭;应大力发展名贵药材的栽培、养殖,通过人工养育及科学管理,逐步形成半野生栽培状态的资源群,以满足生产需要。

  在李俊生看来,加强野生药用植物的采集利用监管,并研发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人工繁殖,是保护野生药用植物的主要途径之一。

  同时,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牵涉到方方面面,管理难度很大,必须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濒危动植物的经营利用和保护管理。

  据了解,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与濒危药用资源保护相关的条例和法规,但在实际的管理和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漏洞。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进一步地健全相关的法制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有专家提出,各级医药管理部门和新药审批部门人员应该熟悉国内外有关野生动植物保护法规和条例,不得批准含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产品和药品生产;对已有人工栽培或饲养、并能保证原料供应的物种,应该提供栽培、饲养的证据,并经核查准许后方可用于制药;对于目前尚未濒危但开发利用强度高的物种,应当作重点监护并限制不可持续性的资源开发行为。

  "对于利用过度的野生资源,国家野生动植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医药管理和利用部门、单位应当采取停止审批、限制产量等相应的措施,降低对资源的需求量,使资源得以恢复和增加。"一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另外,有关部门应及时调整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名录,调整时应既充分考虑国际濒危物种等级标准,又能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及时将某些以被严重威胁的动植物列入新的保护名录。

  而对于非法的野生动植物收购和经营活动、乱捕滥猎等非法的资源利用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惩处,使濒危动植物得到根本的保护。

  马上就评

  创新才能有出路

  无论是“活熊取胆”引发的伦理争议,还是“竭泽而渔”的药用植物采挖方式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破坏,都在提醒着中医中药从业者和关心这一祖国瑰宝的人们:在市场化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越来越有限的资源,中药材行业的发展亟需推陈出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我国的中医药行业历史悠久,在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缺医少药,不得不从自然界中获取药材以疗伤止疼、维持性命,由此发展出了神奇的中医文化,“神农尝百草”这一美好的传说见证了最初的起源。然而在古人所处的年代,没有急速发展的现代工业,更没有处处可见的工业污染,动物的生存环境尚未遭遇破坏。无论是可以入药的动物还是植物资源,都有着巨大的保有量。农业化时期的人们对中药材的需求量很小,使得药用动植物远离濒临灭绝的边缘。而所有这些孕育中药的先决条件,在今天已经完全改变了。

  今天的地球已与古人所处的环境不可同日而语。环境污染处处存在,过度开发遍地开花,几无可能找到一块净土。而中药材是最讲究“地道”、最讲究土壤、空气和水源的,一旦没了这些条件,中药也就如同无水之源。如广东本土药材广霍香中品质最好的“牌香”,因产于广州市石牌镇而得名。如今石牌镇早已成为寸土寸金的商业旺地,霍香的影子也难以找到了。

  此外,人口激增,对中药材的需求以几何级数增长,国外大药企也开始涉猎这一行业。巨大的需求导致了对资源需求量的巨大增加,利益驱动之下“竭泽而渔”的举动就不见怪了;而现在人们的野生动物意识日益增强,过去社会认可的动物药材获取方式在如今就面临着巨大的伦理挑战。

  可以说,传统中医中药行业在当今社会面临的诸多新问题,无论是来自环境保护、工业化发展还是人们认识方面的变化,都促使这一行业需要自我创新,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道。

  创新是适应时代发展、确保中医中药行业能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一些人看来,中医中药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等同于一成不变。殊不知时代不同了,中医中药行业也应该推陈出新,找到新的发展之道。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把这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比如过去类似虎骨、犀牛角都是名贵的中药材,但现在这些动物都列入了国际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严禁捕猎,而基于这些药材的中药要不进行替代品的创新尝试,要不就只能走向衰落境地。

  其实目前许多中药材生产企业面对原材料资源瓶颈,也开始进行新的探索,尝试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面对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中医药行业也在进行着新的变革。如果不进行保护越来越稀有的资源、不进行创新,等所依赖的药材资源消失掉的时候,如同“牌香”这味名贵中药材一样,只能走向灭绝。而韩国、日本等国,正是凭借科技优势进行创新,不仅在国际中医药材市场上占据了优势,还返销到了我国市场。

  有人指出,中医药文化最伟大之处,就在于善于推陈出新,善于否定自己,并在否定自己之后寻找到更适合的解决之道。面对资源和环保压力,相信通过创新,中医药这一民族瑰宝会迎来新的未来。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