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刘文清:科技成果转化难其实是权益和责任问题

2015.12.01

  刘文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刘文清长期致力于环境监测领域光学/光谱技术的研发工作,开展了环境光学监测技术方法创新研究,研发了系列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并实现产业化,系统集成了大气污染立体监测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开拓了我国环境光学监测技术新领域。尤为突出的是,刘文清所在的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实现了大量科技成果转化,在所企合作方面,有丰硕的成果。

128328_201512010913541.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 刘文清

  让成果转化为产品更重要

  “刘院士,我们企业是做激光吸收光谱气体检测的,有些技术问题,想请您帮忙。”

  一位年轻的陌生人拦住刘文清,递给他一张名片。面对工程院院士,这位年轻人显得有些紧张。

  这是第八届中国在线分析仪器应用及发展国际论坛暨展览会(CIOAE2015)现场,分析测试百科网邀请刘文清接受采访时,在展馆走廊里发生的一幕。刘文清抱歉地看了分析测试百科网约访编辑一眼,把手中的电脑包放到地上,从包里掏出名片,递给那位陌生人。

  “你说的内容,董老师(指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董凤忠,分析测试百科网注)比较了解,你可以直接找他。”在确定这位年轻人认识董凤忠之后,刘文清如此说。

  “像这样,企业有一些技术问题,都可以来所里找我们咨询,我们都会告诉他。”刘文清说。

  这些技术问题,对一些院所来说,可能并不复杂,甚至可能是他们某篇论文里的一个小小的知识点,但对于研发积累还比较薄弱,甚至研发力量不足的企业来说,往往是卡脖子的事。“奇货可居”还是“开诚布公”,刘文清显然选择了后者。

  “我们单位是国家科研事业单位,理应对全社会和企业开放。如果是做基础研究的,需要往上走,通过发表高水平论文实现知识传播,而做高技术开发的,就要往下做,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把样机做出来,然后和企业合作,做工程化、可靠性,把技术变成产品。”

  刘文清介绍,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一共有四五百人,实际上,从事环境监测技术的团队只有六七十人。但多年来,在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已经实现了一系列的成果转化。“DOAS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紫外差分烟道在线监测系统”、“机动车尾气遥测系统”……

  2011年,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大气细粒子与臭氧时空探测激光雷达系统研发与应用示范”获批,刘文清是项目负责人。

  “臭氧和高浓度细颗粒物污染是目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问题。我们不能只监测地表的臭氧和细粒子,还要监测在大气边界层内污染的空中分布情况。这个项目就是通过地面的激光雷达,监测从近地面到几公里高空范围内,不同高度的臭氧和细粒子。通过这个项目的开发,我们和聚光科技合作,在无锡成立了一家公司(指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分析测试百科网注),目前,环保系统用于监测高空臭氧和细粒子的设备都是我们的产品。”

  “科技成果能否成功转化,主要还是科技人员的良心和社会责任在起作用。”刘文清说,“科技人员的很多成果可能是不成熟的,其实不成熟没关系,可以跟企业共同完善。”

  “有些科技人员会觉得,技术在我手上,如果我给了人,我就没饭吃了。”刘文清说,“所以我就说服我的团队:一个人从30岁开始做科研,做到60岁,总共30年,一个国家项目要做3年,做10个国家项目就退休了,那么你给社会留下些什么东西呢?哪怕你能够有一个项目实现转化,变成为企业带来经济价值的产品,你就可以说,这是我开发出来的,这样你才会有真正的成就感!”

  “对企业来说,也是很实际的,企业需要成果转化带来的收益。企业还没拿到利益呢,咱们研发人员就不能跟人家说你要多少利益。让企业把产品做出来,推广出去,尝到甜头,觉得跟你合作是值得的,这更重要。”刘文清说。

  “院企合作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权益责任的问题。”刘文清说。刘文清认为,当前科技转化市场上,缺乏合适的中介,也是转化难的重要因素。

  研发空间环境监测技术

  “当前,我国比较缺的就是卫星、飞机平台上的环境监测仪器和技术。我现在的研发重点是机载和星载环境监测技术。”刘文清说,“我们要做卫星上的环境监测仪器。我国发射了很多卫星,但还没有专门针对大气环境污染遥感监测的。”

  而就在分析测试百科网采访刘文清结束后的晚些时候,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等6个试点专项已经被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和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研发试点专项对于“大气污染多平台一体化监测技术”的研发需求中,即明确提出“研制大气污染多参数地基高分辨在线集成测量技术、车(船)载和机载走航观测技术、自由对流层与边界层物质能量交换的探测技术、卫星遥测技术,开展多尺度大气污染过程天空地一体化实时监控的技术示范,支撑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说到机载大气环境监测,刘文清告诉分析测试百科网,欧盟有关国家在部分民航客机搭载了空气污染监测的专用传感器,记录飞机飞行路径上的大气环境情况。但在国内,类似这样的技术,很多都因管理方面的原因还难以成行。

  在历年的研发过程中,刘文清团队曾研发了城市汽车尾气排放监测设备,即“机动车尾气遥测系统”。这些设备被用于在街头,可远距离测试过往车辆是否排放超标。

  “这种技术类似于当前的酒驾测试,属于事后监管,而事实上,国外已经在进行事前监管,在汽车上安装传感装置,监测尾气排放。”刘文清说,“如此看,这将会是一个新的市场需求。已经出台的‘大气十条’、‘水十条’,以及将出台的‘土十条’中,将会产生新的环境监测设备的研发需求,用来增强监测网点的建设。”

  “但这个需求需要环境主管部门制订相应的监测要求和规范,什么样的车、什么样的城市,如何监测。”刘文清说。

  “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投入情况,大部分都在治理方面,比如脱硫脱硝、水处理等,在监测方面,投入相对比较少的。”刘文清说,“光靠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有局限性的。科技部有一个重大专项(指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分析测试百科网注),还是不错的,好多企业都能拿到。专项要坚持下去,坚持个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肯定会有所收获,出一些不一样的技术和产品。否则,我国的环境监测仪器仪表行业,会‘你做的我也能做,大家形成极端的竞争格局’。”(十三五期间,科学仪器重大专项将发生不小的变化,详见本网报道:吴学梯:十三五科学仪器重大专项有哪些变化?

  2011年,刘文清作为项目负责人,亦得到过科学仪器重大专项项目,2012年开始,科学仪器重大专项强调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成为项目牵头单位的机会锐减,“所以我们在民用监测领域现在都是做重大专项的支撑单位,其他的,在卫星环境监测方面做一些工作。”据了解,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作为第一技术支撑单位,已经参与了安徽蓝盾光电子、合肥金星机电、南京国电等多家企业作为牵头的科学仪器重大专项项目。就在10月底,由安徽蓝盾牵头承担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高性能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器开发和应用”通过了中期评估。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主持了该专项的核心任务——高性能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开发和集成工作。通过瞄准国际当前先进仪器技术的领域前沿,设计开发了高性能红外干涉仪的基础结构,自主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使得研发的设备在一系列核心指标上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同类仪器水平。并通过与国内多家单位的联合攻关,开发了超高分辨率中红外气体分子吸收截面数据库和化学计量学算法软件。在本项目中,研制的傅立叶光谱仪实现了四个方面的应用:在气象探测应用领域中,实现了对大气中CO2、CH4和N2O等关键温室气体的高灵敏在线监测;在污染源排放监测应用中,实现了超低排放的十余种高温烟气连续自动在线监测;在中药生产过程分析应用中,实现了银杏总黄酮和银杏总内酯以及水分含量的快速评价;在药品快速检验应用中,实现了典型药片、胶囊等药品的真伪识别。

  零部件和可靠性卡住了中国企业咽喉

  “这次我看了CIOAE2015展会,发现前几年还在实验室里的技术有很多都已经成了产品,说明这个行业的发展之快。”刘文清说。

  刘文清尤其关注国产企业的发展,“像聚光科技、先河环保、天瑞仪器等企业,做得都很不错。”

  刘文清也正视国产企业与国外企业存在的差距。“国外企业,很多都发展了很多年,并且一些大企业都是集团化的,实力雄厚,有很好的积累。”

  在中外差距方面,刘文清认为,这几年,国产企业的发展非常快,“现在国家重视环境保护,企业的形势好转了。我走访了好多企业,以前他们哪有电磁兼容试验或老化试验?现在大家都有了。”刘文清说。

  对于国产仪器的形象,刘文清认为,“一是有些国人不自信而带来的崇洋媚外的心态,认为外国人的才是好的;第二个原因,即使国产的质量做得好,他们也会认为你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国产设备的可靠性一直被质疑,降低可靠性对企业其实是重大损失。你一年修一次和一年修十次,成本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的合作企业安徽蓝盾,从安徽卖了几百套设备到新疆,如果整天坏,来回一趟一趟出差维修,企业受得了吗?”刘文清说。

  “质量和可靠性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每个企业都应该真正地重视。生产仪器仪表的企业,首先要过ISO9001或9002产品质量认证,过了质量认证,只要认真按要求做,它的仪器设备可靠性就会达到要求。”刘文清说,“有的企业可能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检查来了它认认真真做,检查走了,就又是老样子。我希望我们的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对企业严格一些,看看企业有没有那些问题,比如电磁兼容的干扰,比如高低温振动试验,包括一些符合环境标准的试验等。有的企业做仪器,都卖出去了,结果连自己的企业标准都没有,这样它的可靠性就难以保证。”

  至于零部件的短板,作为长时间处于环境监测仪器研发一线的学者,刘文清自己也感同身受,“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光电传感器和探测器,国内几乎没有一家有竞争力的企业生产。我们现在只能从英国或日本购买。”刘文清说,“有些探测器,比如红外波段,给再多的钱人家也不卖。”

  “我国的小企业,研发成本比国外高,为什么呢?国外企业做研发,跟零部件企业去谈,部件企业会免费提供给他用,整机做好了之后,再谈购买量和购买价格。国内好多研发企业或者是不了解这个情况,或者了解了但跟人家谈的时候,人家不干,只出售。这样,仪器研发成本就比国外高了。”刘文清说。

  “现在谈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我希望在若干基础材料和探测器方面,实现全产业链贯通。就像光电倍增管,现在中国企业基本买日本企业的,光电倍增管得从材料开始一步一步做,国家应该给予投入。”刘文清说,“针对关键零部件,现在国家也在做一些大的专项。这些专项投下去大量资金,肯定会有进步,希望未来不再受制于人。”

  关于刘文清:

  江苏徐州人,环境光学监测领域专家。197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1995年获希腊克里特大学健康科学学院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国家环境光学监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光学学会环境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等学术职务。

  刘文清主要从事环境监测技术和应用研究,开展了环境光学监测技术方法创新研究,研发了系列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并实现产业化,系统集成了大气污染立体监测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开拓了我国环境光学监测技术新领域。已获42项发明ZL授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发表SCI收录论文160余篇。研究成果“空气质量和污染源环境光学监测技术系统与应用”和“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技术研发、系统应用及设备产业化”分别获2007年、2011年和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获2012年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

  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