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用追溯体系守护食品安全 道阻且长

2015.7.28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从毒奶粉到苏丹红,从瘦肉精到地沟油,无不冲撞着消费者的内心。在“吃货的国度”,屡治不止的食品安全事件正慢慢“蚕食”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公众不禁发问,“舌尖儿上的安全”到底该如何保障?

   面对此况,严法应群众呼声而出。今年10月1日,号称史上最严的新修订《食品安全法》将正式实施。然而,政府扼制食品安全问题的决心并不止于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项第三条明确指出,要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至此,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大势将至,作为治理食品安全的新手段,“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信息化技术正式扛起守护“舌尖安全”的大旗。

   食品追溯体系技术储备已不止十年

   放眼国际,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最早是1997年欧盟为应对“疯牛病”问题而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而我国在2000年前后也已经开始研发可追踪系统的相关技术,包括一维条码、二维条码、三维条码,一直到RFID、无线射频技术、可传输的温度监控探头等,“所有的技术问题,已经做了长达十年以上的研究和储备。”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胡小松在2015年国际食品安全大会上表示。

   追溯体系建设早已拉开大幕

   2004年,农业部开始在北京、天津、上海等8个城市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试点工作。2008年,农业部“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正式立项,获得国家财政资金支持。

   从2010年开始,商务部、财政部持续推动大中城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上海、重庆、大连、青岛等10个城市成为首批试点。

   工信部于2013年5月发布《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旨在促进全国食品工业建成统一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事实上,不仅农业部、商务部、工信部在建追溯体系,广东、上海等多省市及各地企业也纷纷开建各自的食品追溯系统。

   然而,在食品追溯体系大规模开建之前,农业生产过程记录制的建立就为“从农田到餐桌”的可追溯体系打下了稳定基础。何谓农业生产过程记录制?胡小松指出:所谓农业生产过程记录制,是指农民在生产过程当中,记录下使用了哪家的化肥、哪家的农药,把这个纪录并保留三年以上。之所以说农业生产过程记录制为食品追溯体系打下了基础,其实就是指农民主动记录原料生产过程意识的提升。

   此外,国内食品追溯体系建设也在探索中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纷纷引入食品追溯体系,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2014年12月,广东婴幼儿配方奶粉追溯平台正式发布并对市民开放,是全国首个覆盖奶粉加工、奶粉销售和奶粉消费等全环节的质量追溯体系。6月2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今年第二阶段婴幼儿配方乳粉专项监督抽检结果,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一时间利用广东省婴幼儿配方乳粉电子追溯系统的追溯功能,锁定了在广东省内销售的不合格产品流通信息,精准出击,迅速处理、督促商家下架召回,将不合格产品的危害控制到最低程度。食品追溯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

   乱象频频待规范

   在食品追溯体系的建设中,问题伴随着成果接踵而来。

   今年6月,一则关于食品追溯体系乱象的新闻再次引起消费者聚焦。报道直指某食品追溯平台为企业定制并批量生产“追溯标签”,这种标签与普通标签的区别在于,所有食品生产信息都由食品企业提前自主录入,消费者追溯到的信息自然为假。食品安全事件一旦发生,此标签提供的追溯信息并不能为社会各界提供真实的回溯路径,对于问题食品的召回、下架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食品安全追溯早已失去了其应有价值。

   食品追溯码原应是保卫食品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如今却变成了商家为商品添码加价的“利器”。除追溯信息自主录入之外,追溯标签张冠李戴、以次充好,追溯程度参差不齐等乱象更是不胜枚举。

   对此现状,业内专家宋向清坦言,目前我国的食品追溯体系的建立还处于起步阶段,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都需要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加以鼓励引导。我国食品企业点多面广链条长,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各阶段分属不同部门监管,可谓“九龙治水”,只有政府、企业联合发力,制定出科学规范的食品追溯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才算用好“互联网 ”这个工具,助力食品安全建设,让百姓吃上真正的放心菜。

   然而,在众多问题背后,我们也要看到,食品追溯体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也在正轨上有序进行。据悉,《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已呼之欲出,拟追溯范围主要涵盖粮食及制品、畜肉及制品、禽类、蔬菜、乳品、食用油、水产品、酒类等。作为我国第一部关于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的地方性规章,《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正式出台让公众对食品追溯体系建设继续充满期待。

   让追溯码深入人心

   虽然困难重重,但食品追溯体系建设仍在各地如火如荼进行着。

   统观全国,各地多省市纷纷建立食品追溯体系,决心坚定,进程飞快,但与此相对的现状,则是众多追溯终端全线“黑脸”,追溯体系只是“看上去很美”。

   据媒体报道,走访北京多家商超发现众多溯源终端并不好用:没有电源无法使用;联网困难数据不能更新;查询出的信息存在较大误差……消费者想要查到准确的食品追溯信息仍是难乎其难。与此同时,消费者并没有培养起食品追溯的意识,终端机多成“摆设”。在实际生活中,市民对溯源查询机的使用率不高,大多数消费者并不知道溯源终端机如何操作,更没有主动索取可追溯小票的意识。

   5月25日至27日,针对上述问题兰州市商务局利用3天时间在全市各县区16个标准化菜市场开展了大型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消费抽奖和宣传活动。消费者凭购买肉类蔬菜追溯当日有效小票在抽奖处抽奖。此次活动受到市民热捧,共有20万余市民参与抽奖,参加活动的16个菜市场客流平均增加3成,9成市民主动索票。此次活动在推动食品追溯体系宣传方法上开创了先河,为溯源体系的基层宣传打下了基础,更为各地溯源体系落地推广提供了借鉴。

   如果说目前各地溯源体系的建设还处在萌芽状态,那么群众的广泛参与无疑为萌芽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充足养分。只有全民参与,社会共治,才能使溯源体系真正成为打击食品安全问题的铜墙铁壁。

   食品追溯体系建设道阻且长,希望它的发展正如胡小松所说的一样——食品全程追溯确实有很大的难度,要用客观的发展的眼光去看今天的实践和未来的构建,最终达到全民分享。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