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院士中的工人和测绘届的“微笑老汉”

2007.8.08

——记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

2001年冬天的一场大雪,差点导致北京全城交通瘫痪。这一天,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受邀为一批特级教师讲课。主办方左盼右盼,好不容易等来一辆车,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宫辉力先从车上走了下来。主办方好心,招呼开车的老司机:“天太冷了,师傅也到屋里来暖和暖和吧。”
 
老司机没说话,嘿嘿笑着下了车。宫辉力连忙介绍:这位就是刘先林院士。
 
自从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以来,刘先林一直不习惯“刘院士”这个称呼。别人一叫刘院士,他就连忙摆手:“叫我老刘好了。”
 
有人甚至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如果说袁隆平是院士中的农民,老刘就是院士中的工人。
 
“同意。”老刘用一贯简短的风格回答。在68岁的他看来,抛开所有的光环,自己一直是位普通的测绘一线的科研工作者。

1_200708081021541.jpg
7月28日,刘先林在新研制的航空摄影仪前分析仪器结构。(新华社记者袁满摄) 

1_200708081022001.jpg
这是刘先林(中)在实验室里与学生共同分析航空摄影仪。(新华社记者 袁满摄)

低产论文的院士
 
在测绘业内,老刘大名鼎鼎。专长于摄影测量和航空仪器研究的老刘,几十年来用很少的经费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为国家节省资金近两亿元,创汇2000多万元。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继贤这样形容老刘的地位:每当国内的测绘业发展到瓶颈阶段,老刘就会跳出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当年入选的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老刘确属另类:既非领导,论文又少。几十年的科研工作,发表的论文屈指可数。过硬的只有两个国家级大奖:1985年,“数控测图仪”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2年,“解析测图仪”摘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3岁那年,老刘到院里工作,老院长说,你们要到生产第一线多看看,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科研成果。“我们老院长忘了说了,你们也要发表文章。”说到这里他嘿嘿一笑,自己承认“错误”:我对文章的确不够重视。但是,他解决生产问题非常在行。2001年,他又拿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老刘经常告诉自己的学生:科技有实有虚,咱们玩点实的,不玩虚的。现在科技界申请课题,大多数情况是国外如何如何,跟踪性的研究比较容易申请立项。老刘很少关注某个课题是不是国外研究的热点。对他来说,从事研究的题目要从测绘生产需要出发。尽管地处北京,各类项目多的是,可老刘就是不会申请项目。对他来说,写项目申请书要比科研工作复杂得多,不是自己的长项。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遥感所研究员童庆禧感慨:老刘不循常规,很少发表论文。他也不拘一格。数字航摄仪这么大的科研项目,他从科技部和国家测绘局要了几十万元,就开始干上了。
 
实际上,老刘的重大科研成果不少,基本没有几个国家项目。以解析测图仪为例,上个世纪80年代,武汉的一位教授为此申请100多万元的经费,没搞成。老刘只申请十几万元,搞成了。
 
老刘带着一帮年轻人成立了一个公司,专门转化自己的科研成果。“如果只在实验室里做出成果就完了,那最多是用老百姓的钱证明自己的正确。”实际上,在老刘看来,成果转化远比科学研究要难得多。
 
公司不大,20多人,一年的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这帮年轻人仿佛是老刘的翻版:动手能力很强,论文能力很弱。一年全公司的人发表的论文加起来不超过两三篇。公司的骨干刘宗杰没发表过一篇论文,却担任影像扫描仪项目的负责人和数字航摄仪项目的常务负责人。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