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我国首次拍到不同粒径石墨发光"光谱图"

2010.5.24

  中国科学家在保证石墨完整性基础上获取其发光现象,并拍摄到不同粒径的发光“光谱图”,这在世界纳米碳材料领域尚属首次。

  在苏州近日举行的第四届新型金刚石与纳米碳材料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康振辉介绍了其领衔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水溶性的荧光碳量子点和催化剂设计》,该成果即将在国际顶尖杂志《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

  据介绍,量子点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荧光探针,与传统有机荧光染料相比,具有优良的光谱性能。康振辉表示,传统有机荧光染料分子,通常采用不同波长的光来分别激发产生不同颜色;而碳量子点发射光谱与粒径大小有关,通过调整其粒径大小,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从而使不同生物分子标记、区分、识别变得更加容易,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9年,英国剑桥大学的费拉里等人通过氧电浆轰击首次观察到单层石墨片发光现象,但其原理是打断了部分碳原子之间的键结,利用石墨氧化后表面的缺陷而获得发光效果。康振辉团队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

  “我们在保证石墨完整性前提下获取发光现象,并拍摄到不同粒径的发光‘光谱图’,这在世界纳米碳材料领域还是第一次。”康振辉说,他的研究团队将石墨切割成4纳米以下的碎片,给予一定光线照射即可发光,粒径不同发光也不同。如,1.2纳米发蓝光,3纳米则发红光。

  此外,康振辉团队的研究成果还揭示出另一发现:“纳米级”石墨碎片具有“上转换”特性,能吸收长波长将之转换成短波长,实现低能向高能的聚变,将之与其他材料配合制成催化剂可以吸收“全光谱”太阳光。

  康振辉介绍,一般催化剂只吸收4%的太阳光,其余96%则被浪费掉;而石墨碳粒子能与100%的阳光作用,催化效果大幅提升,在污水处理、环境净化等方面具有极强的应用性。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