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运动由丁文江先生于1929年提出,代表在华南普遍存在的泥盆系与其下伏地层之间的不整合所指示的一次构造运动。通常认为,广西运动体现了加里东运动在华南的响应和具体表现,对华南大陆的演化和再造具有深远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少相关证据,对广西运动的起始时间、推进过程和影响范围缺少准确深入的认识。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旭院士等通过研究认为,赣南和粤北地区的奥陶系地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近年来由他带领的团队在该地区开展了大量针对性研究工作,并举行了若干次多学科的野外现场讨论会,目前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赣南崇义-永新地区的奥陶系以连续的黑色含笔石地层为特征,其上与泥盆系不整合接触。但是,奥陶系的这套黑色碎屑岩系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划分和对比问题。陈旭等对其中有关的重要笔石属种进行重新研究之后,发现陇溪组为晚奥陶世桑比期的沉积,其上覆的、由不同研究者建立的石口组和花面垄组实属氵韩江组的一部分,时间相当于晚奥陶世凯迪期早期。在重新厘定崇义-永新地区奥陶系划分对比的基础上, 陈旭等提出陇溪组黑色含笔石地层与其上氵韩江组巨厚碎屑岩系之间的生物相和岩相的剧变,正是广西运动在赣南启动的表现,表明这一构造运动始于晚奥陶世凯迪期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