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双层高分子薄膜界面对离子电导率影响

目前我在做一个实验,主要是在磺化聚苯乙烯薄膜一侧贴上一层平板纳滤膜,粘接层用自己配的磺化聚苯乙烯胶。目前尝试了各种工艺,发现制作的膜离子传导率很低,而两种膜单独的离子传导率都比较理想,所以怀疑是界面上有某些因素没有考虑到。
我也来说两句 查看全部回复

最新回复

  • mimima (2016-4-01 11:12:49)

    目前我在做一个实验,主要是在磺化聚苯乙烯薄膜一侧贴上一层平板纳滤膜,粘接层用自己配的磺化聚苯乙烯胶。目前尝试了各种工艺,发现制作的膜离子传导率很低,而两种膜单独的离子传导率都比较理想,所以怀疑是界面上有某些因素没有考虑到。
  • 8899 (2016-4-01 11:22:19)

    我在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做CV的时候,不知道应该怎么去确定CV扫描的电势范围?
    求大牛给予指教。
  • QQ爱 (2016-4-01 11:22:46)

    略大于你的工作电势范围就OK
  • wwwh (2016-4-01 11:23:06)

    先做电势范围大一点的循环伏安曲线。通过氧化峰和还原峰的位置,再进一步确定电势范围。 如果范围太大,会出现氧还原,或者析出氢气的副反应,影响结果,如果范围太小,那么看不到你要的结果。所以,范围一定要选得合适。
  • wwwh (2016-4-01 11:23:26)

    O(∩_∩)O~ 那氧还原和析出氢气的电位一般是多少呢?
  • 大大 (2016-4-01 11:23:47)

    由于电极和电解液的性质不同,析氢和析氧点位差别很大,没有一般这么一说。做循环伏安曲线的话,如果不知道研究的电位范围,可以先大范围扫描,以析氢析氧电位为限,然后再对感兴趣的区域进行专门的扫描。
  • 美人鱼 (2016-4-01 11:24:10)

    呵,关键是关注峰的位置。如果做氧化,那析氧峰是确定扫描结束电位的决定因素。同理,做电化学还原,那析氢峰电位是决定因素。一般扫描结束电位既要体现出析氢或析氧反应,又要把我们需要的反应峰尽可能的表现的更好(峰型美观,峰高等等)。
  • 886爱 (2016-4-01 11:24:30)

    你所说的扫描范围还和你所选用的参比电极有很大的关系,参比电极不同你所设定的范围也是不一样的,建议找一本电化学基础方面的书籍看看
  • huali (2016-4-01 11:24:51)

    最简单的方法是找资料看看同行是怎么做的,找一些关于跟你课题相关的的,或者一样的资料看别人是怎么测得,那样比较省事
  • zouyou (2016-4-01 11:25:15)

    一般都是先查一些中文文献,看别人怎么做的,然后查阅外文文献,发现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扫描范围的确定和峰型有关的。
  • danzi (2016-4-01 11:25:37)

    还是先大范围扫,扫出析氢峰和析氧峰,然后根据曲线的电势电流情况,确定你的扫描范围
  • xiaoxiaojinglin (2016-4-01 11:25:59)

    一般先在-1~+1之间扫,看看析氢和吸氧电位,再酌情考虑
  • yayayu (2016-4-01 11:26:19)

    先做大电势范围扫描,再看峰的位置确定扫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