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聚焦国内外研究进展 2018外泌体与疾病研讨会召开

2018.3.23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8年3月23日,2018(第三届)外泌体与疾病研讨会在上海中兴和泰酒店召开,本届会议主题围绕外泌体的基础研究、外泌体与疾病诊断以及外泌体分离与检测的技术,邀请了业内专家和青年学者进行深入学术交流,吸引了行业内近200位来自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的研究与技术人员参加。

105659_201803231851591.jpg

2018(第三届)外泌体与疾病研讨会现场

  本届会议的大会报告邀请了江苏大学医学院院长许文荣,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郭培宣,美国普渡大学教授陶纬国,中科院广州生物研究院教授陈小平为现场参会人员分别带来外泌体的基础研究和近期科研成果的精彩报告。

105659_201803231852177.jpg

江苏大学医学院院长 许文荣

  江苏大学医学院院长许文荣带来题为《2017-2018外泌体研究进展》的精彩报告,包括外泌体研究概况、外泌体方法与组学、外泌体与肿瘤、外泌体研究展望等。

  一种针对细胞释放的纳米级颗粒的不对称流场分离方法,可根据颗粒大小对细胞通讯环境中的组分进行分类。这项研究证实了至少两个先前报道的外泌体亚类的存在,分别命名为小外泌体(Exo-S)和大外泌体(Exo-L),并且还确定了一类之前未被认识的纳米颗粒,成为exomere(暂译为“外泌颗粒”),这是一种直径约35nm的离散且异常小的纳米颗粒,与外泌体相比,其表现出不同的蛋白质、脂质、RNA和DNA谱。

  基质细胞释放包含RNA的外泌体,其以无蛋白结合的形式驱动受体乳腺癌细胞中的抗病毒信号,最终导致肿瘤生长以及耐药性。该研究通过测试癌症患者的血液发现外泌体内存在非屏蔽的RN7SL1,检测外泌体非屏蔽RN7SL1可鉴定癌症侵袭性更强的患者。另一方面,现在已经知道这种非屏蔽的RNA如何产生发挥作用,基于此或可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

  国内研究方面,王红阳院士和杨文副研究员课题组通过microarray检测高转移癌细胞和低转移癌细胞的外泌体,发现肿瘤来源的关键外泌体miRNA能在转移前微环境中将成为纤维细胞转化成CAF。因此,CAF通过增加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来促进肿瘤细胞的一系列特性。研究发现,原发肿瘤细胞与基质细胞之间的双向相互作用是一种新的转移发生机制。

  外泌体的未来研究发展方向包括外泌体/胞外囊泡组学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外泌体/胞外囊泡分泌及运输新机制,基于外泌体/胞外囊泡的特定疾病发生及诊断技术,工程化外泌体/胞外囊泡用于疾病的靶向治疗。

105659_201803231852353.jpg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 郭培宣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郭培宣带来题为《RNA structure orientation to control siRNA and miRNA loading or ligand display on exosomes for cancer targeting and delivery》的精彩报告,还介绍了RNA纳米技术的新兴领域,RNA纳米技术出版刊物现况等。

105659_201803231852354.jpg

美国普渡大学教授 陶纬国

  美国普渡大学教授陶纬国带来题为《Extracellular Vesicle Phosphoproteins As Markers For Breast Cancer》的精彩报告,主要介绍了蛋白质磷酸化与癌症。

  通过血液检测对癌症等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监测已成为医学诊断数十年之久的目标。由于蛋白质磷酸化是控制细胞功能几乎所有方面的最重要和最普遍的分子调节机制之一,磷酸化提供了关于疾病状态的线索。然而,很少有磷蛋白作为疾病标志物被开发出来。由于组织活检的侵入性质和组织活检期间典型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中蛋白质磷酸化的高度动态性,是对来自组织的磷蛋白测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该研究首次证明了一种分离和鉴定来自人血浆的细胞外囊泡(EV)中的磷蛋白作为区分疾病与健康状态的潜在标志物的方法。从小量血浆样品中分离出EV中鉴定出近10000种独特的磷酸肽。使用无标记的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确定了144个血浆EVs中的磷蛋白,与健康对照相比,被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中显着更高。使用平行反应监测进行靶向定量,在个体患者中验证了几种新型生物标记。

  这项研究表明,血浆EV中磷酸化蛋白作为疾病生物标志物的开发非常可行,并且可能改变癌症筛选和监测。

105659_201803231852504.jpg

中科院广州生物研究院教授 陈小平

  中科院广州生物研究院教授陈小平带来题为《疟原虫相关外泌体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精彩报告。

  外泌体是细胞外膜泡,在细胞与细胞间通讯中起到作用。在病原体感染宿主时,外泌体也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肺癌小鼠模型作为研究对象,从感染疟原虫的小鼠血浆中获得外泌体,将这些外泌体注射到小鼠的肿瘤内部,并与没有疟原虫感染的小鼠血浆外泌体进行对照。研究发现,疟原虫感染小鼠的血浆外泌体显著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进一步研究发现,疟原虫感染的小鼠血浆外泌体通过四种特殊的微小RNA抑制血管内皮细胞VEGF受体的表达从而阻断血管生成的信号通路。

  这些研究发现加深了人们对疟原虫抗癌机制的理解,并为疟原虫疗法治疗癌症的临床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开发疟原虫感染来源的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型抗肿瘤制剂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部分参会厂商:

105659_201803231852172.jpg

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

105659_201803231852351.jpg

凯杰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105659_201803231852352.jpg

马尔文帕纳科

105659_201803231852173.jpg

大昌华嘉商业(中国)有限公司

105659_201803231852171.jpg

北京博尔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05659_201803231852176.jpg

广州市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05659_201803231852502.jpg

上海逍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05659_201803231852175.jpg

广州吉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5659_201803231852501.jpg

上海吉泰依科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05659_201803231852355.jpg

锘海生物科学仪器(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105659_201803231852503.jpg

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05659_201803231852174.jpg

广州表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