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614-2023
河岸植被缓冲带修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storation of riverbank vegetation buffer zones


DB22/T 3614-2023 发布历史

DB22/T 3614-2023由吉林省地方标准 CN-DB22 发布于 2023-12-28,并于 2024-02-01 实施。

DB22/T 3614-2023在国际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65.020.40 绿化和造林。

DB22/T 3614-2023 河岸植被缓冲带修复技术规程的最新版本是哪一版?

最新版本是 DB22/T 3614-2023

DB22/T 3614-2023的历代版本如下:

 

DB22/T 3614-2023

标准号
DB22/T 3614-2023
发布
2023年
发布单位
吉林省地方标准
当前最新
DB22/T 3614-2023
 
 

DB22/T 3614-2023相似标准


推荐

新华社半月谈:“破坏式治污”正加速河流生态退化

很多地方更愿意把钱花在买设备、河岸绿化美化上,许多城市为打造“亲水平台”视觉效果,将河岸公园、人行步道作为投入重点。如何评价这一现象?李建华:这些做法是本末倒置,全然不顾河岸与河流生态的互动和统一,硬质护岸/护堤及配套绿化工程破坏了河岸带的自然属性和栖息地功能、缓冲带属性和自净功能。中日专家在太湖流域多年观测发现,许多护岸景观工程实施后,鱼类多样性和生物数量显著下降。...

景观尺度揭示多重压力因子对长江干流鱼类群落的影响

该研究揭示出河岸带土地利用类型和河道内压力因子对长江鱼类群落的定量影响,进一步突出了景观尺度分析方法在评估大型河流生态系统中多重人类活动干扰对鱼类群落多样性影响的重要性,并为长江的水生生物保护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建议:建立或修复河岸缓冲带、加强商业航运的管理、实施岸线保护措施、加强渔业管理、修复水生生物产卵场生境等。  ...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浅析

植石治理法是人为地将自然石体排列埋进河岸,形成人工的沟壑及鱼礁为某些生物生存提供有利环境。浮石带治理法是构建钢筋混凝土框架,此框架既可抵御洪水,又可作为鱼巢,达到一物两用或多用的效果。  (3)设置植被缓冲带。城市河道的景观设计既要满足人们对水的实际需求,也要充分的发挥河道的基本作用,结合河道周边的岛屿、植物和动物等多种因素来构建怡人的自然景观。...

流域和湿地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

②岸坡生境修复工程技术。最常用的是河道生态护坡工程修复,主要为采用自然属性较强的材料作为主体结构,结合适宜生态护岸结构采用的块石、生态混凝土、植草砌块、石笼、土工合成材料等,构筑可以抵抗水流淘刷侵蚀的结构,同时适合植物的生长和自然演替。③河道缓冲带修复工程技术。其关键是确定缓冲带的宽度和植被群落的结构。...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