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LY 001-2021
黔菜标准体系

Diagrams of Guizhou Cuisine Standard System


标准号
T/QLY 001-2021
发布
2021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QLY 001-2021
 
 
适用范围
3 术语与定义 本文件无术语与定义,以黔菜概述形式详尽解读,适合于本标准。 4 黔菜概述 4.1 黔菜  黔菜指具有贵州本土风味特色的菜肴食品。在中国34个风味菜系中,黔菜具有比较独特的个性特征和四大竞争力,即和、醇、辣、酸。延续千年的移民历史,使贵州成为了一个移民大省,多元文化的交融,使黔菜自始具有一种海派式的融合特质,广谱性、适应性和风味的融和性,酿造了黔味的和,让人感到黔菜味道厚重而好吃适口,和,就是黔菜的主要优势;美食,以味为本,美味,以食材为根。贵州得天独厚的原生态地理环境及丰富的高原生态食材,使黔菜天然地具有一种以醇为特征的罕见优势,包括由纯鲜和醇香构成的本味与本香;作为中国辣椒之乡和史上最早食用辣椒的少数省份之一,贵州对辣味的理解和运用别具一格,其中,在糟辣,煳辣和糍粑辣的烹制、调味上更是别具匠心,独树一帜,使辣香成为了黔菜重要特征之一;贵州是一个民族大省,具有民族风味主要特征的红、白酸汤,是贵州独创的美味,中国酸汤之冠地位已不可撼动。黔酸与黔辣;和、醇、辣、酸;本味、本香;天生丽质、天然优势,这四个方面构成了黔菜的个性、风味和特质,也成其为黔菜的竟爭优势;和与醇,代表着黔菜的风味、风格,辣与酸,即“特色辣”和“第一酸”,则集中体现了黔菜味道味型的特征。  黔菜大致包含三个风味支系,黔南黔东南黔西南民族风味浓郁;黔中贵阳贵安安顺六盘水因交通要道与多次移民影响大,技法和菜式中融合特征比较明显;黔北遵义毕节铜仁汉族众多,又与川菜有着广泛交流,民俗汇聚,家常美味比较多。黔菜由传统黔菜、时尚黔菜、新派黔菜和贵州小吃组成。 4.2  传统黔菜 在贵州市场和民间传承了几十年上百年,大众认知度和偏好度都非常高的菜肴食品。传统黔菜主要运用传承的烹饪方式、技法进行烹制,食材和调味料也大多以当地物产为主,菜式、口味符合当地大众喜好及文化需求,其菜式、食材、风味、味型及技法等,皆已基本成熟并定型,作为贵州餐饮消费市场的主流风味,它也成为了新派黔菜和时尚黔菜的基础及源泉。 4.3 时尚黔菜 黔菜中符合于当下流行风尚的新菜式、新风味。它是通过对传统黔菜开展升级、改良和变革,在市场上最新创造出来的符合新潮流、新需求的一些新黔菜,以时尚为主要特征,讲究文化与体验,变化灵活,菜式新颖美观,但又不失贵州地域特色和饮食文化色彩。 4.4 新派黔菜 在传统黔菜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现象、新风貌和新形态。它的最大特征就是一个新字,包括新近出现的创新成果、新技法、新食材、新发掘、新发明、新形态、新样式等等。在新派黔菜中引进其他菜系和其它地方的烹饪工艺、食材及调味品,实现黔料外烹、外料黔烹的创新现象比较集中和突出。由于贴近市场,贴近时代消费新潮流,新派黔菜已经逐渐成为黔菜市场重要的风向标。 4.5 贵州小吃 源于民间,源于大众,常用做早餐、夜宵、宴席席点,以及茶余饭后休闲遣兴的点心、小吃,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贵州小吃浓缩了黔菜小中见大,以朴博华,以约博繁的特质。

T/QLY 001-2021相似标准


T/QLY 001-2021 中可能用到的仪器设备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