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NRZ 009-2022
澜沧江流域干热区芒果种植培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ngo cultivation in dry-hot area of Lancang River Basin

2023-08

标准号
T/YNRZ 009-2022
发布
2022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替代标准
T/YNRZ 009-2023
当前最新
T/YNRZ 009-2024
 
 
适用范围
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澜沧江流域干热区:年均温在17.5℃以上,年降雨量1000㎜以下,≥10℃年积温6000℃以上,无霜期330天以上的区域。 1.1 建园 1.2 园地选择 1.2.1 海拔  宜在海拔1 500 m以下建园。 1.2.2  土壤 土层深厚0.6 m以上,结构疏松,地下水位低于1.0 m,pH值5.5~7.5。 1.2.3 气候条件 适宜:年均温在17.5℃以上,年降雨量1000㎜以下,≥10℃年积温6000℃以上,霜期小于30 d。 最适宜:年均气温在18.4℃以上,≥10℃年积温6200℃以上,霜期小于20 d,年降雨量小于1000 mm。 1.3 种植环境 空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符合NY/T 5010 。 1.4 园地规划 1.4.1 种植小区 种植小区布局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按坡向、土质、肥力相对一致、方便排灌、交通便利、节约资源的原则划分。平缓地小区面积50亩~100亩,山丘地小区的面积30亩~50亩为宜。 1.4.2 梯田开垦 梯田开垦等高,山丘地进行坡改梯,梯面宽大于3 m、向内倾斜3°~5°。 1.4.3 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规划符合NY/T 880的要求。 1.4.4 排灌系统 1.4.4.1 排水系统 大型果园排水系统由主渠、支渠和小渠组成;中型果园由支渠和小渠组成;小型果园由小渠组成。要求主渠、支渠、小渠纵横相连。 1.4.4.2 灌溉系统  根据地形、地貌、小区等配备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系统。要求配有蓄水池(塘)、灌溉管。 1.4.5 种植规格 株行距:4 m×5 m或4 m×6 m。 1.4.6 种植沟(塘) 果园进行全垦,充分犁耙,使土壤细碎松散,开沟(塘)定植。 沟规格(宽×深):100 ㎝×100 ㎝,塘规格(底宽×深×面宽):120 ㎝×100㎝×150 ㎝,开沟(塘)时表土、底土分开放置,晒土、晒沟(塘)1~3个月。 2 苗木 2.1 砧木选择 砧木选择缅8、马切苏、帕拉英达、红象牙等。芒果砧木苗规格见附录A。 2.2 品种选择 宜选择景东晚芒、金煌芒等。 2.3 种植苗木要求 出圃种植的苗木符合GB/T 36856。 3 定植 3.1 定植时间    除冬天外,全年均可定植。4~6月定植最佳。 3.2 定植前准备 3.2.1 回沟(塘) 回土时熟土回到沟(塘)底40 cm~50 cm,生土拌基肥后回到沟(塘)中上部,每亩1 000kg,基肥原料配比为:磷肥:秸秆:畜禽粪:菜籽饼:草木灰=2:10:30:5:5。回沟(塘)的土比地面高出15 ㎝~25 ㎝。 3.2.2 挖定植穴 回沟(塘)后标记苗木定植中心位置,按育苗容器大小挖定植穴。 3.3 定植方法 定植时去除育苗容器,确保土柱不松散,定植时要充分覆盖苗木土柱,覆土厚度高于土柱2 ㎝~3 ㎝,压实。距苗木主干50 ㎝周围建立圆形中凹树盘。浇足定根水。 4 土壤管理 4.1 土壤水分管理 干旱时期,采用滴灌或微喷灌溉等节水灌溉措施达到芒果根系分布区域的土壤田间持水量在70%~90%;雨季做好排水工作。 4.2 土壤改良 4.2.1 深耕改良 除雨天和高温干旱天气外,全年可进行,以秋冬季为宜。每年交替在株间或行间挖长方形改土沟,沟深度30 ㎝~50 ㎝,宽度30 ㎝~40 ㎝,长度则应随树龄而逐渐增加,结合清园,把芒果枝杆、杂草放入改土塘中,覆土,每年1次。 4.2.2 绿肥间作 在行距间离树干1.0 m外,种植爪哇大豆,饭豆、亚洲硬皮豆与光叶紫花苕夏冬交替种植。 4.2.3 果园杂草管理   符合NY/T 880土壤管理中的间作、覆盖、中耕除草要求。 5 幼树管理 5.1  幼树施肥 5.1.1  景东晚芒 一次梢一次肥,每次新梢老熟后施46%尿素30g。第二年每株施有机肥3kg,尿素45g。第三年每株施有机肥5kg,尿素100g。 5.1.2  金煌芒 一次梢一次肥,46%尿素25g~50g,年株有机肥5kg~10kg,逐渐增加施肥量。 5.2 幼树修剪 5.2.1 景东晚芒 在主干70cm~80cm未分枝时截顶,培养一级枝2~3条,当一级枝老熟后,在25cm~35cm处短截,保留二级枝2~3条,依次类推培养三、四级枝,四级枝以后每级保留1~2条。培养成圆头形树冠,及早形成早结丰产树冠。 5.2.2  金煌芒 在主干60cm~70cm未分枝时截顶,培养一级枝2~3条,当一级枝老熟后,在30cm~40cm处短截,保留二级枝2~3条,依次类推培养三、四级枝,四级枝以后每级保留1~2条。培养成圆头形树冠,及早形成早结丰产树冠。 5.3  田间管理 建立生态型果园,控制杂草高度低于30cm;清除枯枝落叶;加强流胶病、细菌性黑斑病、蓟马、桔小实蝇、芒果切叶象甲、横线尾夜蛾等主要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防治。 6 结果树管理 6.1 水分管理 花芽分化期控制土壤适度干旱;花期至果实膨大期,根据土壤水分情况灌溉。 6.2  肥料管理 6.2.1  景东晚芒 每年施肥三次,第一次促梢费,采果后一周进行,施有机肥15kg~25kg,46%尿素0.5kg,过磷酸钙0.3kg~0.5 kg。第二次促花肥,开花前1个月施用,主要为复合肥料0.5~1.0 kg,硫酸钾1.0kg~1.25 kg,硼酸300倍液喷施。第三次壮果肥,第二次生理落果后进行,有机肥10kg~15 kg、硫酸钾0.5kg~0.75kg,过磷酸钙0.3kg~0.5kg。 6.2.2  金煌芒 每年施肥三次,第一次在采果后一周进行,施有机肥20kg~30kg,46%尿素0.75kg,磷肥0.3kg~0.5kg。第二次在开花前1个月进行,施复合肥(15:15:15)0.5kg~1.0kg,硫酸钾1.0kg~1.5kg,硼酸300倍液喷施。第三次在二次生理落果后进行,有机肥10 kg~20 kg、46%尿素0.1kg~0.2 kg,硫酸钾0.8kg~1.0kg,过磷酸钙0.3kg~0.5kg。 6.3 修剪 6.3.1  景东晚芒 采果后15d内修剪完毕。重回缩上部枝条,轻修剪中下部枝条;并剪除病虫枝、交叉枝、直立枝、內膛枝,约占全年修剪量的55~65%。春剪修除花穗过密枝,秋剪修除过密枝。 6.3.2 金煌芒 采果后15d内修剪完毕。重回缩上部枝条,轻修剪中下部枝条;并剪除病虫枝、交叉枝、直立枝、內膛枝,约占全年修剪量的60~70%。春剪修除花穗过密枝,秋剪修除过密枝。 9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 7 套袋 7.1 套袋前准备 疏果:套袋前疏除病虫果、畸形果等。景东晚芒每穗留果1~2个;金煌芒每穗留果1个。 病虫害预防:套袋前做好炭疽病、细菌性黑斑病及蚧壳虫等病虫害防控,防治方法见附录A。 7.2 套袋方法 在芒果出现二次生理落果后,果实鸡蛋大小时进行套袋。套袋材质选择市场上专用的三层复合芒果纸袋。首先将纸袋打开足够空间,一手夹住果柄,一手拿纸袋,将果实套入纸袋内,并将纸袋口往中部折叠起来,再将其绑在果柄处,避免果实触碰纸袋内部,导致受伤。 8 采收 8.1 标准 景东晚芒≥250g,可溶性固形物≥17%;金煌芒果实长到单果重≥500g,可溶性固形物≥18%。 8.2 方法  从果柄基部5~10cm处剪下,果蒂部留果柄1~2cm即可,避免剪口流出乳状胶液,污染果实表面,轻拿轻放果实。

T/YNRZ 009-2022相似标准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