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 ISO/IEC TR 29794-5:2010
信息技术 生物识别样本质量 人脸图像数据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ometric sample quality. Face image data


PD ISO/IEC TR 29794-5:2010 发布历史

PD ISO/IEC TR 29794-5:2010由英国标准学会 GB-BSI 发布于 2010-07-31。

PD ISO/IEC TR 29794-5:2010的历代版本如下:

 

PD ISO/IEC TR 29794-5:2010

标准号
PD ISO/IEC TR 29794-5:2010
发布
2010年
发布单位
英国标准学会
当前最新
PD ISO/IEC TR 29794-5:2010
 
 

PD ISO/IEC TR 29794-5:2010相似标准


推荐

一米开外扫一眼,百万人中识身份

“通过智能三维机交互和远距离虹膜识别两大核心技术,我们打造了全球首款具有‘虹膜识别+活体检测+人证对比’功能的产品,以及国内首款同时具备虹膜和人脸两种生物特征信息采集功能的产品,推出的多种混合生物特征识别一体机、人车识别一体机等近十款成像系统,广泛应用于安防设备及高度保密需求的场所,如边检、公安司法、反恐维稳、金融、机场、高铁等行业,为其提供精准智能识别及大数据视觉数据采集、大规模人群身份信息管理等完整解决方案...

清华教授苏光大:生物识别步入“黄金时代”

据孙哲南介绍,生物识别图像包含点、线、区域、纹理等,类型多样,类别繁多。同时,其统计和结构信息、局部和全局信息十分丰富,对于微妙的差异,能够以图像、视频、语音等各种信号形式进行体现和描述,因而是一个典型而又复杂的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认知和神经计算问题。  回顾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苏光大认为可以将其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  ...

生物识别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公众

此外,采集虹膜图像不用接触,方便易用。  和人脸识别技术一样,虹膜识别技术突破也得益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孙哲南说,近几年来生物识别技术的爆发,并非单单是识别技术本身所推动的,它是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比如,智能终端的发展让虹膜数据采集更方便,而大数据分析方法又提升了数据比对的精准度,万物互联以及随之而来的对安全性的更高要求,让生物识别技术有了用武之地。  ...

关注生物识别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公众

此外,采集虹膜图像不用接触,方便易用。  和人脸识别技术一样,虹膜识别技术突破也得益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孙哲南说,近几年来生物识别技术的爆发,并非单单是识别技术本身所推动的,它是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比如,智能终端的发展让虹膜数据采集更方便,而大数据分析方法又提升了数据比对的精准度,万物互联以及随之而来的对安全性的更高要求,让生物识别技术有了用武之地。  ...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