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634-2024
玉米-大豆轮作模式下大豆覆秸免耕生产技术规程


标准号
DB22/T 3634-2024
发布
2024年
发布单位
吉林省地方标准
当前最新
DB22/T 3634-2024
 
 

DB22/T 3634-2024相似标准


推荐

中科院海伦站站长韩晓增:躬耕陇亩 授业解惑

通过水土、气候和作物常年观测,利用20组多年试验的生产要素的组合,韩晓增阐释了大豆重迎茬种植减产原理;揭示了玉米秸秆一次性全还田对土壤作物的长期影响机制;明确黑土肥力演化过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阐明了大豆肥田功效及其在和玉米轮作中的生态意义;阐释了和深耕相互作用机制及其技术组合原理;大豆营养原理与减量化施肥技术机理。  ...

东北大豆迎来收割季,国产大豆自给率仅15%急需提高单产

在安徽省濉溪县,在麦茬机械化播种栽培基础上,重点集成了病虫害防治、除草剂安全施用、测土配方施肥、根瘤菌施用、高效低损失机械化收获等技术,平均亩产接近200公斤,增产10%以上。  项目通过农机农艺融合,实现了品种、栽培与农机的有机配套,形成了以机械化技术为核心,走区域化、标准化和适度规模化的模式,可满足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需求。  ...

山区油菜周年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示范成功

在高坪镇示范区,通过配套穴播、秸秆还田、化肥减施节本增效等技术和实行“菜油两用”“花油两用”等多功能开发模式,实现了油菜与多种作物生产周年亩产增收增效。  建始县菜籽油产业链链长姚永红介绍,在优质品种和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模式支撑,该县全域种植油菜11万余亩,形成以油菜产业为核心的“春赏花、夏榨油、秋肥田、冬采薹”的绿色高效循环产业,“以菜促油、以旅促油”的油菜多功能高质高效发展模式。...

黑土地上的科研娘子军

比如,团队在试验基地开展了包含玉米-大豆轮作、秋翻玉米-大豆轮作玉米连作、秋翻玉米连作、常规耕作玉米连作且秸秆不还田5个处理的研究,采集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其土壤热稳定性,计算热分解(RE)相关指标,同时与土壤异养呼吸及微生物残体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对RE指标影响很大,但是作物轮作对其无显著影响,其中显著提高了土壤表层的有机碳热稳定性。...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