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T H.625-2017
基于网络的语音到语音翻译服务的架构(第 16 研究组)

Architecture for network-based speech-to-speech translation services (Study Group 16)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ITU-T H.625-2017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如果您需要购买此标准的全文,请联系:

点击下载后,生成下载文件时间比较长,请耐心等待......

 

标准号
ITU-T H.625-2017
发布
2017年
发布单位
ITU-T -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 Telcommunication Sector
 
 
适用范围
This Recommendation defines the following items for designing a platform of the network-based speech-to-speech (S2ST) system: ?C a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and mechanisms of network-based S2ST; ?C interface protocols between S2ST modules; and ?C a workflow of the network-based S2ST system

ITU-T H.625-2017相似标准


推荐

AI同传离成熟还有多远

得益于人工神经网络深入研究,这些年,AI同传技术发展很快。   “但是,这仍然不是一项成熟技术,AI同传仍然有很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克。”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研究员宗成庆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就目前AI同传技术水平而言,在某些简单场景中,可以实现较准确语言同步翻译,如问路。但是,在复杂、专业、严谨场景中,AI无法实现精准翻译,做到“信”“达”“雅”。   ...

“一个让人更加兴奋技术时代来了”

王海峰在受访中谈到,如果说我们之前跟国外最好系统还有些差距,“现在这个差距正在加速缩小”。他告诉记者,百度很早就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语义理解、语义匹配等技术嵌入搜索引擎升级之中,目前搜索应用也在与文心一言协同“进化”;在 ToB业务端,基于知识增强大模型开发应用正在改变云计算游戏规则,百度智能云也正借力MaaS(模型即服务)让智能服务变得更易用、更快捷。...

跨模态通用人工智能平台“紫东太初”研发出炉

会上,自动化所长徐波展示了基于“紫东太初”平台打造虚拟人“小初”,并进行通用多模态大模型的人机对话演示,展示了不同模态间互相转换和生成实例,涵盖视频描述、智能问答、图像检索、吟诗作赋、中文续写、双语翻译语音识别等多个功能。这表明,通过图文音三模态关联与协同能够有效提升机器理解和生成能力。  ...

用真正无障碍沟通“温暖”冬奥

“不管是运动员还是观众,只要有这个随身‘翻译官’,就可以随时随地跟其他国家朋友无障碍沟通。”科大讯飞AI研究院副院长陈志刚拿着讯飞双屏翻译机边演示边介绍,“只要打开双屏,选择对方语言,按住按键说话就可以了。”    话音刚落,翻译屏幕上,几行翻译英语“跳”了出来。    科大讯飞长期致力于多语种翻译和交互领域研发,突破了基于多语种语音识别、合成、机器翻译与智能问答等关键技术。...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