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3700-2020
棉花黄萎病测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 detection and reporting

NYT3700-2020, NY3700-2020


标准号
NY/T 3700-2020
别名
NYT3700-2020, NY3700-2020
发布
2020年
发布单位
农业农村部
当前最新
NY/T 3700-2020
 
 

NY/T 3700-2020相似标准


推荐

[中青在线]中国科学家找到攻克棉花“癌症”的技术

郭惠珊告诉记者,棉花黄萎病不仅造成棉花植株的叶片干枯脱落,棉铃损失,而且即使侥幸逃过一劫的棉花,其纤维长度也会受到严重影响,2015年新疆的棉花纤维长度超过28mm的比重大幅下降,收购价格受到严重影响,这也是黄萎病带来的恶果。  棘手的是,很多传统的防治手段对棉花黄萎病几乎不起任何作用。郭惠珊决定从黄萎病的致病机理入手。...

[科技日报]基因调控技术抗黄萎病有了新途径

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郭惠珊团队,通过8年努力,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了黄萎病菌的致病机理,并利用RANi干扰技术,培育出防治棉花(陆地棉)黄萎病棉花新品系。    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的侵染而导致的。郭惠珊团队首先研究了这种真菌是如何进入棉花体内的。他们发现大丽轮枝菌有一个附着枝并产生一个“穿刺钉”,能刺穿棉花的根表皮细胞壁,最终在棉花的根维管组织中生存繁殖。...

[中国科学报]与棉花“癌症”“死磕到底”——中科院微生物所有望攻克植物黄萎病

最近,郭惠珊团队先后发表了3篇文章,他们首次在全球揭示了黄萎病真菌如何“敲开”进入棉花体内的“大门”;首次运用新型基因沉默技术——RNAi基因“小剪刀”阻止进入棉花体内的病菌肆意扩散,并在陆地棉中培育出对黄萎病抗性较高的棉花新品系。...

新华社: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调控技术有望攻克棉花“癌症”

棉花黄萎病的“罪魁祸首”是大丽轮枝菌。郭惠珊团队在国际上首先揭示了这种真菌进入棉花体内的途径,随后运用基因调控技术——RNAi基因“小剪刀”成功阻止进入棉花体内的病菌肆意扩散,并在陆地棉中培育出对黄萎病抗性较高的棉花新品系。经鉴定,新品系抗黄萎病性相对于对照品种提高了22.25%。  郭惠珊团队还进一步揭示了新棉花抗病品系是如何抵抗黄萎病的。...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