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7/T 41-2022
高海拔地区乡土草种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DB5307/T 41-2022




购买全文,请联系:


标准号
DB5307/T 41-2022
发布
2022年
发布单位
云南省地方标准
当前最新
DB5307/T 41-2022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海拔地区乡土草种种子生产的基地选择、繁育技术、种子采收、检验、贮藏、残茬管理等技术要求

DB5307/T 41-2022相似标准


推荐

产学研企协同创新 破解草种业“卡脖子”难题

  针对内蒙古乡土草品种数量少、产量低、种子缺口大的问题,近期,内蒙古科技厅组织实施了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优良乡土草种质创新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目前,该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等 8 家单位共同实施。  ...

保护牧草种质资源迫在眉睫

师文贵告诉《中国科学报》,内蒙古当前乡土草种质资源家底不清,草种业发展基础仍旧薄弱,自主培育的乡土草品种数量少、种子产量低、种子供给缺口大,应尽快提升草种业竞争力。“将国家牧草种质资源中期库建立在内蒙古,对草原畜牧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资源保护和利用能力有待加强  牧草种质资源收集整理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武自念介绍,资源收集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撑。...

专家赴甘孜州石渠县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8月12日,专家们与州、县草原站科技人员就“石渠县草地生态保护和草种质资源利用”展开座谈。座谈会上,与会人员认真分析了当前高寒草地建设和保护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难题,3位专家分别就石渠县高海拔区域特色生态型牧草如披碱草、黄芪等种质资源收集和评价、资源圃建设、草品种选育、草种子繁育基地建设、天然草原基况调查等进行了技术交流。双方还讨论了加强学院与甘孜州在人才培养、项目申报和技术支撑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事宜。...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