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GCML 4216-2024
大气电场监测与雷电预警系统

Atmospheric electric field monitoring and lightning warning system


标准号
T/QGCML 4216-2024
发布
2024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QGCML 4216-2024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气电场监测与雷电预警系统的基本要求、系统架构、功能要求、技术要求、软件系统、接口、安装和验收、运行和维护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大气电场监测与雷电预警系统的建设和运维管理。

T/QGCML 4216-2024相似标准


推荐

大气电场监测网建成 促进雷电灾害研究

北京汛期也是雷电灾害的高发期,在北京地区建设大气电场监测站有着特殊的意义。大气电场仪主要用于探测空中带电物质所引发的地面电场变化,监测系统可对局部地区潜在雷暴活动发出警报,从而提高对局地潜在雷暴活动及雷电灾害的预警能力。此外,大气电场监测网的建成将促进北京市气象局开展雷电灾害机理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对雷电发生机制的认识。...

误发地震预警消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致歉

4月19日00:20,地震预警系统发出福建古田4.2级地震预警信息。福州等地一些民众收到预警。初步查明,福建古田未发生3.0级以上地震。从地震预警系统调取的信息表明,共有4个监测仪被震动触发。初步查明:1.这些监测仪所记录的波形地震波的相似度低,而更像雷击导致的震动波形;2.4月18日晚,古田及其所在的宁德市有暴雨和雷电天气。...

雷电交朋友——“引雷人”蒋如斌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气物理所)研究员蒋如斌打包行囊,从山东滨州的实验场地回到北京。从2009年开始,蒋如斌就过着候鸟般的生活。作为“引雷人”,他的工作就是迎着暴风雨出发,在变幻莫测的雷电当中找到科学规律。“自然发生的雷电其实是行踪诡异、难以预测的,但雷声就是命令。我的工作是‘雷电交朋友’,这件事比较困难,我会把这个目标当作毕生的追求。”蒋如斌说。...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