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AASS 027-2022
宁夏规模奶牛场牛副结核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ovine paratuberculosis in Ningxia large-scaled dairy farms


标准号
T/NAASS 027-2022
发布
2022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NAASS 027-2022
 
 
适用范围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牛副结核病 Bovine paratuberculosis;Johne’s disease 是指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牛的一种表现为渐进性消瘦、持续性腹泻的慢性传染病。 3.2  副结核病传染源 Infectious source of paratuberculosis 是指副结核分枝杆菌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活的动物机体。副结核病传染源包括病畜和副结核分枝杆菌携带者。 4 预防性消毒 4.1 消毒时机 对规模奶牛场圈舍、场地、用具等进行每周至少一次消毒,以达到预防牛副结核病的目的。 4.2 消毒剂的择选 由于副结核分枝杆菌对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强,规模奶牛场应使用对本菌有效的消毒剂。推荐使用的消毒剂包括:氢氧化钠、漂白粉、石碳酸、甲醛等。应严格按消毒剂的使用说明来配制消毒液,做到现配现用,消毒药要定期更换,严禁酸碱消毒液混合使用。 4.3 消毒对象 消毒区域主要包括运动场、产房、采食区、挤奶台、生产区道路、犊牛岛、饮水台等。消毒器物包括刮粪板、推粪及运粪车辆、工作靴等。 5 综合诊断 5.1 现场诊断 牛副结核病主要表现为顽固性腹泻,排泄物稀薄、恶臭,带有气泡、黏液及血凝块;精神不振,饮食欲下降,喜躺卧;颌下及腹部有水肿;逐渐消瘦,抵抗力下降。有一定的病死率。根据顽固性腹泻及渐进性消瘦等临诊症状,可现场初步诊断为牛副结核病。 5.2 流行病学调查 应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发病率等环节开展牛副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犊牛对牛副结核病最易感。病牛和隐性感染牛是主要传染源,可通过粪便排出大量病原菌,从而污染外界环境并可以存活很长时间。病原菌可污染饲草料及饮水后经消化道感染健康牛,经感染牛的乳汁、粪便及尿液排出体外。本病存在垂直传播的风险。 5.3 病理学诊断 外观可见尸体消瘦。消化道病变常限于空肠、回肠和结肠前段,尤其在回肠段,其浆膜和肠系膜都有显著水肿;肠黏膜形成大量皱襞,表面突起常呈充血状态,上附黏稠而污浊的黏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变软,切面湿润。 5.4 血清学诊断 采集牛血清通过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可疑牛只进行检测与检疫。检测对象包括犊牛、育成牛、青年牛及成年牛。检出的抗体阳性牛即为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牛。 5.5 变态反应诊断 对于没有症状及症状不明显的牛只,可按照NY/T 539述及的方法,采用副结核菌素或禽型结核菌素0.1ml经皮内接种于待检牛颈侧,72h后检查结果并检测皮肤皱褶,根据皮肤皱褶厚度差判定结果。 5.6 分子生物学诊断 对出现症状的可疑牛只,按NY/T 541 规定采样,按SN/T 1084 中PCR技术或GB/T 27637 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检测与诊断。 6 防控措施 6.1 科学饲养 针对牛副结核病防治并无商品化疫苗及有效防治药物,必须坚持自繁自育、科学饲养原则,提高牛群抵抗力,防止牛副结核病传染源输入。 6.2 定期监测 根据规模奶牛场和牛群的实际情况,每月按照一定比例采集牛血清样品对牛副结核病进行持续监测。对出现牛副结核病抗体阳性及明显临诊症状牛只的规模奶牛场进行大群采样检测。 6.3 及时淘汰 结合检测及监测结果,对血清学检测检出的阳性牛只及同时表现出明显临诊症状的病牛应做好标识,及时淘汰。 6.4 随时消毒 在检出阳性牛或确诊病牛后,对其活动区域的场地、污染区进行随时消毒,对其粪便进行严格消毒消杀及无害化处理。 6.5 病死牛的无害化处理 牛副结核病可引发患牛的死亡,并可导致人的感染。按农业部农医发〔2017〕25号相关规定,病牛死亡后的尸体应由指定车辆运往无害化处理厂进行处置。病死牛尸体禁止解剖,肌肉组织及内脏下杂禁止食用、销售。  

T/NAASS 027-2022相似标准


推荐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