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CFA 0007-2022
高唐锦鲤养殖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Gaotang koi carp culture


标准号
T/SCFA 0007-2022
发布
2022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SCFA 0007-2022
 
 
适用范围
4 环境条件与设施 4.1 场址选择 应符合 SC/T 5101 的规定,有充足的淡水水源。 4.2 水质管理 4.2.1 水质要求 溶解氧 ≥5?mg/L,透明度 30?cm~40?cm,pH 值 7.5~8.5。亚硝酸氮(NO2-)≤0.05?mg/L,硫化氢(H2S)<0.005?mg/L;底泥总氮 <1.5%。
5.5.2.2  水质调节方法 4.2.2 水质调节方法 通过加、换水和微孔增氧、曝气等方法进行水质调节,并采用水质监测在线系统实时对池塘水质进行监测,溶解氧、水温、pH值、氨氮、亚硝酸氮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养殖尾水排放按地方水产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规定执行。 4.3 养殖设施 应符合 SC/T 5101 的规定。 5 商品鱼养殖 5.1 放养前准备 放养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a) 清除池底淤泥后进行充分晒塘; b) 放养前 7?d~10?d,清理池塘内杂物,对池塘底、坡等进行必要的整理、维护; c) 使用生石灰 2 250?kg/hm2,或使用有效氯含量 30% 的漂白粉 120? kg/hm2~150?kg/hm2  进行干塘清塘消毒; d) 鱼种下池前 3?d~5?d,池内加注新水至池塘水深 50?cm~70?cm,进水口 80目筛绢滤网过滤,拉空水网 1?次~2?次。施放基肥培育饵料生物。 5.2 工具消毒 用 3% 食盐水溶液,浸浴 5?min~8?min ,或用 5?mg/L~10?mg/L 高锰酸钾溶液,浸浴 5 min~10?min。 5.3 放养 5.3.1 放养时间 五月下旬至六月下旬,选择在晴天上午 8 :00~9 :00 或下午 15:00~16:00 进行。 5.3.2 鱼种质量 选购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苗种生产单位培育的苗种,并经水产苗种产地检验检疫合格,苗种质量要求:体长 ≥10?cm,通过第二次挑选的规格整齐、无病无伤锦鲤,同一池塘投放品系、色泽一致苗种。 5.3.3 鱼体消毒 鱼种放养前,采用 5% 的食盐水溶液或用 5?mg/L~10?mg/L 高锰酸钾溶液,浸浴 5?min~10?min。 5.3.4 放养密度 根据养殖模式和养殖阶段,按下列规定选择适宜的放养密度: a) 水泥池:30?尾/㎡~40?尾/㎡;随鱼体增长逐渐降低; b) 土池塘:根据上市等级分级饲养: 1) A、B 级锦鲤 4 000?尾/ hm2~7 500?尾/ hm2; 2) C、D 级锦鲤 12 000?尾/ hm2~15 000?尾/ hm2; 3) 搭配规格为 5?cm 左右的鲢、鳙鱼种 3 000?尾/ hm2,鲢、鳙比例为 3∶1。 5.3.5 放养方法 宜在池塘上风处投放,投放时要带水小心操作,将容器沉入水面下,倾倒容器让鱼种自由入池,放养前后水温温差不超过 2?℃。如果温差过大,应将池水逐步加入容器中,待温差不大时,再将鱼种放入池塘。 5.4 饲料投喂 投喂膨化配合饲料,配合饲料应符合 GB/T 36782 的要求。水泥池养殖的日投喂次数为 3?次,上午、中午和下午各 1?次;土池养殖的日投喂次数以 2?次为宜,上午、下午各 1?次。投喂需按“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原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 1%~3%,根据季节、天气、水质和鱼的摄食情况进行调整。 5.5 水质管理 5.5.1 水质要求 溶解氧 ≥5?mg/L,透明度 30?cm~40?cm,pH值 7.5~8.5。亚硝酸氮(NO2-)≤0.05?mg/L,硫化氢(H2S)<0.005?mg/L,底泥总氮 <1.5%。
5.5.2 水质调控方法 遵循“肥、活、嫩、爽”的原则。通过加水、换水、增氧、曝气、吸附净化、化学调控、生物调控、生态调控等方法进行水质调节,生产过程非必要不应进行大换水。养殖尾水排放按地方水产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规定执行。 5.6 日常管理 按以下要求操作: a) 巡塘:每天早、中、晚 3次巡池,观察水色变化、透明度、鱼的摄食与活动,以及病害生发等情况; b) 定期加注新水、换水、排污,防止池水浑浊,保持池水肥、活、嫩、爽,逐渐加深水位至 100?cm; c) 采用水质监测在线系统实时对池塘水质进行监测,溶解氧、水温、pH值、氨氮、亚硝酸氮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d) 养殖过程中的操作要细、轻、慢; e) 搭建防鸟网。 6 遴选分级 6.1 遴选时间 鱼苗生长至 15?cm 左右时进行三选,三选环节的工作由锦鲤遴选经验丰富的专人完成。 6.2 遴选标准 红白类按照 SC/T 5703 —2014 的规定进行分级遴选;白底三色类按照 SC/T 5707—2017 的规定进行分级遴选;墨底三色类按照 SC/T 5708—2017 的规定进行分级遴选。 7 病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病害防治药物见《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a) 鱼苗放养前做好池塘的清塘消毒;鱼苗进行体表消毒;生产工具专池专用,使用前、后进行消毒; b) 鱼苗在拉网、筛选、转运、分塘过程中要谨慎,做到细、轻、慢,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减少应激,要带水操作; c) 进行水质调控,维持良好环境,保持水质清爽;饲料要新鲜,保证质量;坚持“四看” “四定”投饵原则。 8 记录和档案管理 8.1 生产者应保存生产过程记录,记录内容和频次应能证明各项要求得到实施。记录包括但不限于: a) 水源水质检测报告; b) 苗种采购或生产记录; c) 饲料、渔药等投入品的采购、储存及使用记录; d) 水质日常监测记录; e) 日常管理记录; f) 捕捞和销售记录等。 8.2 生产者应制定记录归档和保存管理制度。记录应保存至该批水产品全部销售后 2 年以上。

T/SCFA 0007-2022相似标准


T/SCFA 0007-2022 中可能用到的仪器设备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