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5667-14:1998
水质.采样.第14部分:环境水样采集和处理过程质量保证指南

Water quality - Sampling - Part 14: Guidance on quality assurance of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ing and handling


ISO 5667-14:1998 发布历史

ISO 5667-14:1998由国际标准化组织 IX-ISO 发布于 1998-09。

ISO 5667-14:1998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Z16 水环境有毒害物质分析方法,在国际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13.060.45 水检验综合。

ISO 5667-14:1998的历代版本如下:

  • 2014年 ISO 5667-14:2014 水质. 取样. 第14部分: 环境水取样和处理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指南
  • 1998年 ISO 5667-14:1998 水质.采样.第14部分:环境水样采集和处理过程质量保证指南

 

ISO 5667 的这一部分为与地表水、饮用水、废水、海洋和地下水的手动采样相关的各种质量保证技术的选择和使用提供了指导;注:在某些情况下,ISO 5667 本部分概述的一般原则可能适用于污泥和沉积物采样。

ISO 5667-14:1998

标准号
ISO 5667-14:1998
发布
1998年
发布单位
国际标准化组织
替代标准
ISO 5667-14:2014
当前最新
ISO 5667-14:2014
 
 

推荐

水质环境监测中样品采集及保存过程的质量控制分析

 1.引言   监测数据的质量是环境监测工作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从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为了使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的现状,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要求环境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水质环境监测工作包括监测点位的布设、水样采集与保存、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综合评价5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影响监测数据的质量。...

水质采样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地表水+地下水+降水+废水)

水质采样在水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监测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在水样采集过程中却存在这一系列问题,今天小析姐就和大家聊一聊水样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享一些常见水体的采样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水质采样是为了检验各种规定的水质特性,从水体中采集具有代表性水样过程水质采样水质监测分析的前提基础,直接关系到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代表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一)

本标准是水质采样标准的第二部分。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5667-2:1982《水质——采样——2部分采样技术指导》。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是采样技术的基本原则指导,不包括详细的采样步骤。本标准适用于开阔河流、封闭管道、开阔水体、底部沉积物及地下水采样。  本标准是为质量保证控制、水质特征分析、底部沉积物及污泥在内的采样技术指导,是为水污染鉴别得到可靠的数据而设计的。...

从今天开始污水采样要按这个规范做

采样方式采样频次1 采样方式1.1 基本要求 采集水样应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污水的水质情况,满足水质分析的要求。水样采集方式可通过手工或自动采样,自动采样时所用的水质自动采样器应符合HJ/T372的相关要求。...


ISO 5667-14:1998 中可能用到的仪器设备


谁引用了ISO 5667-14:1998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